劉鵬:學藝就是燒錢一語道破藝術之功利

2012年02月03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2月3日訊】1月31日是山東省2012年藝考報名首日,山工藝等報名點非常火爆。但很多考生表示,學藝很燒錢。學習、培訓、食宿、畫筆、樂器等各種花費算下來,僅考個藝校,少則花幾千元,多則兩三萬。(據2月1日《生活日報》)
  
考藝校報名火爆,學藝很燒錢是一個事實。這其中隱含的問題值得剖析:
  
首先,考藝火爆,很多學子燒錢學藝,這是不是藝術繁榮、追求藝術者眾的表現呢?答案恐怕並不樂觀。一方面是春晚總導演無奈而又苦情地表示:「小品已經沒市場」,暗自為小品的淪落而嘆息,為藝術的整體不興而傷神。另一方面,卻是學藝者踏斷門檻,吼吼聲很大,卻始終不見成績單。這種反差背後到底是什麼?
  
何以老一輩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們,只有勤學苦練,卻憑藉著不懈地追求精神,達到了藝術的高境界,而如今,新人們用錢鋪路、燒錢買貴重的學藝工具與考藝之路,何以卻給人一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
  
其次,燒錢與藝術有沒有必然聯繫?從表面上看,燒錢是為了學藝,是為了追求。但事實上很多人心裡恐怕並不是這麼想的。反覆計算,衡量前景,取成本低的路而走,這是人類的本能。小品不賺錢就去拍電影嘛,這沒什麼奇怪。
  
學藝是很燒錢,但依然有人不惜燒之,為什麼?因為有人看到了學藝將有可能得到的高額回報、名利雙收。這與社會上流行的說法是相吻合的:比如「作品沒有出多少,富豪作家卻上榜了不少」;「好歌曲沒有多少,大款歌星卻出了不少」;「好電影沒有多少,大牌導演卻出了不少」……這種倒掛的藝術現象與藝術追求,顯然已經讓藝術完全陷入了功利化的窠臼。
  
並不是說,花錢、花大錢考藝、學藝就是錯的;也並不是說,新時代的學藝者們非得與老一輩藝術家一樣清燈枯影、鑿壁借光。但至少,少一些功利化的目的,然後再去藝術的路上求索;少一些成名成霸的期望,然後再去看待藝術;少一些將藝術當成娛樂的思想,多一些崇高的追求……或許,藝術就不再那麼地需要燒錢了!

文章來源:《千龍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