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跳舞」的機器人,成為人們談論央視春晚的一個話題。讓機器人跳舞純粹僅為了娛樂嗎?同一公司的機器人去年曾出現在中共聯合軍演的央視新聞畫面上,甚至背著步槍在遙控下進攻射擊。
在中共打出這個「中國製造」品牌時,其「軍民融合」的戰略正在試圖藉助中美學術合作來實現AI技術的「彎道超車」。而美國納稅人無意中資助了中共軍事技術?中國機器人在世界擴張,引起人們的擔憂。
人形機器人跳舞背後:今天丟手絹 明天就能丟炸彈
2025年中共的央視春晚,有16個人形機器人穿著花坎肩上台,整機骨架式的外觀調動著全黑的四肢,和真人舞蹈演員一起扭秧歌,甚至還能表演「丟手絹」。有視頻顯示,節目結束後,這些機器人退場時,步伐哆嗦,技術人員在與機器人一對一地並排著走路,拿著遙控器進行調度。
這些機器人是杭州宇樹科技(Unitree)2023年8月推出的人形機器人H1系列。宇樹科技的官網稱,H1系列身高約1米8,配有3D激光雷達和深度相機,能實現全景掃描,有360°深度感知。
但這些機器人在默認情況下並不具備表演秧歌舞的能力,它需要具有額外的軟硬件支持,例如得有定製化的運動編排系統、增強的機械結構以及能自由調度機器人的集群舞蹈控制台等。
據大陸媒體報導,為了本次秧歌表演,這些機器人接受了3個月左右的AI驅動全身運動控制訓練。例如拋手絹,配備手腕對接變換裝置,用電機旋轉「技巧手絹」,手絹的拋出和收回是一個放線和收線的過程。
自媒體《傑森視角》的主持人傑森(Jason)博士,有人工智能專業的學術背景。傑森對大紀元表示,在(開發)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這個方向,中國和美國競爭得非常激烈。這些機器人之所以被安排在春晚扭秧歌,因為「它們(中共)想展現它們的技術高超」,「實際上是在炫耀自己的技術」,「當然了,它們用在舞蹈這個方向上,讓人覺得有點毛骨悚然」。
大陸媒體紛紛炫耀機器人扭秧歌節目的同時,有觀眾分析了這款機器人的軍事應用潛力,在網上發布視頻進行推測。
在視頻中,這個網友以H1系列的機器人進行虛實結合的加工畫面裡,旁白和簡體字字幕的部分內容是:「今天能用機器人丟手絹,明天就能用機器人丟炸彈。因為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機器人與真人演員這麼近,動作互不干涉,說明機器人可以伴隨作戰。圍繞演員切換陣形,說明機器人可以充當盾牌,以及進攻中變換陣形。」
「機器人的動作標準穩定,說明它們的持槍穩定性突出。扔手絹的動作,說明機器人手部可根據任務進行更換。」他說,說白了,就是所謂的「尖刀連」和「文藝兵」。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頻現中共大型官方活動
實際上,這段文字的構思並不非全是空穴來風。因為推出H1系列人形機器人的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成立,於2017年發布其品牌(Unitree Robotics)第一款四足機器人Laikago,2018年開始公開零售。後來,宇樹還發布了其它6個系列的四足機器人。此前,中共央視春晚曾三年出現另一個大陸品牌的機器人,後來,宇樹科技取代了這個上春晚的位置。
從2021年牛年央視春晚、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到2023年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這家公司的四足機器人都有亮相。今年的央視春晚,這家公司推出了人形機器人。
能如此頻繁地出現在中國的大型官方活動,說明宇樹科技的產品受到中共官方認可,並得到了好的資源。據大陸媒體《晚點LatePost》2024年的報導,宇樹科技的創辦人、CEO兼CTO王興興說:「當你做的事情符合時代的主旋律,一些好的資源都會向你傾斜。」接著他表示,現在需要順勢而為的「勢」是發展人形機器人。
這句話耐人尋味,因為在中國,「主旋律」這個詞常用來指代符合中共主流價值觀和政治方向的內容或觀點。王興興向媒體承認「我中學時政治很好」,他還認為政治是有邏輯可循的。
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參加中共軍演
杭州宇樹科技的官網明確介紹自己為民用機器人公司。然而2024年5月,中共央視等官媒報導了一則軍演新聞,赫然出現了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引發廣泛關注和擔憂。中共央視以「能偵查能打擊!中方機器狗亮相中柬『金龍-2024』聯演」為標題,報導了這次軍演。2024年5月16日,在中柬「金龍-2024」聯合演習期間,中共軍方公開展示了兩款四足機器人。人們從新聞畫面可以看到這兩款四足機器人的型號,分別是宇樹科技的Unitree Go2和Unitree B1。
在這次陸上軍演中,Unitree Go2被當成偵察型仿生機器狗,在遙控器的控制下,前去查明障礙物情況。它不僅能完成前進、橫臥、跳躍、後退等動作,還能自主規劃路線,避開障礙物,迅速靠近目標。它配備一個4D超廣角感知系統,能將偵查畫面實時回傳給指揮部。
另一款Unitree B1被當成戰鬥型機器狗,背上掛載著自動步槍。它在操作員的控制下快速前進,進行偵查,能調整槍口方向,進行火力打擊。
中共軍方此舉引發西方社會的擔憂。不過宇樹科技辯稱,它們沒有向中共軍方出售商品,並且不會將它們的產品用於任何軍事目的。
四足機器人與美國防部支持的「跑酷」機器人研究
令人擔憂的是,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被中共用於軍演,同時也被用於美國國防部支持的機器人跑酷(Robot Parkour)性能的研究。在機器人領域,跑酷指的是讓機器人模仿人類在複雜環境中快速、靈活地移動,克服各種障礙。這類機器人的設計目的是使其能夠像人類跑酷運動員一樣,通過跳躍、翻滾、攀爬等技巧,克服困難的地形挑戰。
跑酷機器人通常會配備高度發達的感知系統(如視覺、深度感應等)來實時感知環境,並通過先進的運動控制技術來協調其動作。
網站「The Wire China」(連線中國)2024年11月的一篇文章《機器人技術走在風險鋼索上》(The Robotics Risk Tightrope)爆料,美國國防部曾資助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一起合作,用機器狗做提升跑酷(Parkour)性能的研究。這項研究使用的是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
七名團隊成員分別來自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以及北京的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和上海期智研究所,其中有四個是中國人名字。
這項研究項目由斯坦福大學主導,是用全新的AI強化學習方法,讓機器人學會進行自主跑酷,是實現「運動智能」的開源專案。機器人為此接受的跑酷訓練有關攀爬高障礙、跨越大間隙、匍匐穿越低矮障礙、擠過狹窄縫隙,以及奔跑等。
跑酷最引人關注的潛在用途,是在軍事領域。其中一位參與了該項目、且是該研究論文聯合作者之一的美國教授稱,「如果軍用機器人具有敏捷性,會有幫助嗎?當然會。」
中共「軍民融合」戰略下的中美學術合作
美國國防部下屬的海軍部是跑酷(Robot Parkour)機器人研究計劃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在2020年6月到2023年5月這三年,海軍部一共對此資助了將近52萬美元。根據報導,海軍研究辦公室(ONR)表示,不知道宇樹科技產品在這個項目中的使用。
「連線中國」指出,「這體現了中美學術合作的複雜性」,「美國與中國科研人員在具有軍事應用領域的這類合作案例,引發了關於學術合作帶來的益處與國家安全利益之間權衡的疑問。」
參與這項機器人研究的上海期智研究院,是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所屬的事業單位;清華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均屬於中共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參與共建的高校。
其中清華大學曾公開表示,將努力將「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創新強國戰略以及人工智能強國戰略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教育部支持下,加快了軍民融合智能化的研究,努力實現科技創新超越,服務於人工智能強國戰略。清華大學還為此設立了「清華大學軍民融合國防尖端技術實驗室」。
「軍民融合」是中共推動的一項戰略,想要打破軍事和民用技術之間的界線,通過促進軍事與民用產業的相互轉化和資源共享,來增強中共軍事實力。2015年,「軍民融合」進入國家級規劃。2017年1月,中共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習近平親自擔任主任,升級為國家戰略。同年10月,中共十九大報告將「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列為國家重點戰略。
人形機器人與中國研究人員後續展開的「跑酷」研究
跑酷(Robot Parkour)機器人研究團隊,於2023年發布論文《機器人跑酷學習》(Robot Parkour Learning)。
跑酷研究團隊的兩位中國研究人員又與上海科技大學合作,用宇樹科技的H1人形機器人做研究,在2024年發表了《人形機器人跑酷學習》(Humanoid Parkour Learning)。
《人形機器人跑酷學習》在摘要中提到,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端到端的基於視覺的全身控制跑酷策略學習框架,該框架無需任何運動先驗,便可使人形機器人學習並掌握多種跑酷技能。
《人形機器人跑酷學習》在網頁介紹中註明:本研究基於我們先前的跑酷研究——《機器人跑酷學習》。這篇人形機器人論文的關鍵字和前一篇幾乎一樣,都有視覺-運動控制、從模擬到現實的轉移等。
可見,美中研究人員合作的機器狗跑酷研究,確實對中國研究人員轉而做人形機器人的跑酷研究提供了經驗。參加2025年中共央視春晚的宇樹科技Unitree H1系列人形機器人,已經基於中美跑酷研究獲得了技術突破。網友在視頻中調侃的「尖刀連」,並非漫無邊際的暢想。
美政府報告:中共利用學術合作獲取美國關鍵技術
美中兩國科研教育機構的合作項目,獲得了美國國防部的資助,跑酷(Robot Parkour)機器人研究計劃並非個例。美國國會眾議院2023年成立的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簡稱對中共特別委員會),曾於2024年9月23日發布了一份報告《四方安全對話中的中共:美國納稅人和大學如何資助中共的先進軍事和技術研究》(CCP on the QUAD: How American Taxpayers and Universities Fund the CCP’s Advanced Military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根據這份報告,過去十年來,美國聯邦政府花了數億美元資助的研究,卻被中共利用美國大學與中共國防相關大學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用來實現中共的技術突破,包括軍事應用技術,例如軍民兩用技術、關鍵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半導體、高超音速武器、第四代核武器技術等。
該委員會審查了8,800多份由美國國防部資助的科研出版物,其合著者隸屬於中國機構。其中,2,000多篇美國國防部資助的論文,合著者均來自中共國防研究和工業基地。另外,185份由美國情報界(IC)資助的科研出版物,同樣是合著者隸屬於中國機構。
報告指出,這些國防部和情報部門資助的研究,是為了讓美國應用更先進的技術提升作戰和情報能力,但這些研究卻向中共「提供了後門訪問權限」。中共通過美國研究型大學與中國的大學和其它實體之間的聯合機構,表面上以學術合作的名義,實則將關鍵的美國技術和專業知識轉移到中國,包括轉移給與中共國防和安全機構相關聯的被列入美國黑名單的實體。
通過這些機構,參與的美國學者(其中許多人正從事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前往中國合作展開研究,指導中國學者、教授,培訓中國研究人員,並與中國企業在其專業領域開展合作。而這些領域,往往涉及國家安全相關的關鍵和新興技術。在這過程中,這些學者通常仍與美國的機構保持聯繫,且許多人仍領導美國聯邦資助的研發項目。這種模式令中共獲取美國研究專利成果,建立了一條直接的管道。
報告中列舉了三個這樣的中美聯合研究機構——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GTSI)和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SCUPI)。
報告對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被轉移到中國,舉了朱松純的例子。最先進人工智能的潛在軍事應用範圍極廣,涵蓋從自主武器系統到偵察、感測、目標鎖定及製造能力等多個領域。在過去30年間,朱松純獲得了至少3,000萬美元的美國聯邦補助,資金來自美國國防部(DOD)、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以及海軍研究辦公室(ONR)等機構。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招募了超過30名曾在美國與英國頂尖研究機構受訓的科學家,其中許多人曾是朱松純在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視覺、認知、學習與自主系統中心(VCLA)團隊成員,一些研究人員也曾獲得美國國防部的資助。
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2024年5月收到是國會眾議院的質詢信,要求審查它與中共軍方有關係的天津大學及附屬機構的合作,了解雙方在尖端半導體技術方面的研究細節。天津大學及其眾多附屬機構有竊取商業祕密和與軍方合作促進中共軍事發展研究的情況。
中共機器人行業的擴張及威脅
宇樹科技從推出四足機器人到推出人形機器人只用了8年時間,王興興稱,「其實沒有太大的難點,(人形機器人)可能就是關節電力的扭力更高一點。四條腿變成兩條腿,每條腿的負載會更大一點。控制算法很多能直接從四足機器人拿過來用。」既然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已被中共軍方用來做戰鬥型機器狗,那麼從技術層面上說,人形機器人也可能被中共軍方用作戰鬥型機器人。
這樣看來,中共借著安排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在2025年央視春晚舞台上扭秧歌,就像是藉助「文藝兵」的形式炫技。你覺得中共向世界展現的這一齣戲,是純粹的娛樂,還是別有野心?
而宇樹科技不是中國唯一生產人形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據《界面新聞》報導,截至2024年底,中國國內人形機器人整機公司已超過80家,而全球範圍這一數字接近150家。
中國的機器人行業擴張開始被視為對他國有潛在的軍事安全風險。去年6月份,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了《中國軍方的攜帶步槍的機器狗引起國會擔憂》。
也就是在中柬聯合軍演一個月後,美國眾議院議員在討論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時,在軍事政策措施中插入了一些文字,要求國防部對未來潛在衝突中「中國(中共)使用的持步槍機器狗的威脅」進行新的評估,要求國防部長調查「這種使用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