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峰:華山的攝像頭很「中國」?

2012年10月09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10月9日訊】小說裡有「華山論劍」,現實中有「華山掄刀」。內蒙古一對度蜜月的夫妻遊客,在華山因要求退票,被捅十餘刀。丈夫小董親眼看見有四五個著保安服、戴保安帽的人夾雜在行兇者中。當地警方迅速宣佈「華山遊客被傷案成功告破」,稱兩名嫌犯均是倒票農民。小董表示,辦案民警和嫌犯所述情況與事實不符,疑似頂包。

其實,捅人事件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並不難水落石出。事發地遊客眾多,很多人都目睹了這血腥的一幕,只要廣泛取證,足以查清事情經過。部分目擊者證實了受傷遊客的說法,來自湖北的汪先生說:「我當時就在打人現場10米左右的地方,我作證,一個是沒有發生吵架,一個是不止兩個人打,至少起碼有十來個人。」遊客之間素不相識,我認為其證言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另外,2011年8月8日新華網等媒體以《119個可旋轉攝像頭確保華山景區旅行安全》為題的報導稱:「陝西省旅遊工作現場會議近日在華山景區召開,會議強調要對旅遊景區開展數位化建設和改造。為此,華山景區將投資1900萬元構建數位化系統,其中包括購置119個可360度旋轉的攝像頭,安裝在景區各交通要道上。屆時,景區內的遊客情況將在遊客中心的監控螢幕上一覽無餘,一旦發生遊客擁擠等緊急情況,指揮部即可根據監控攝像進行有針對性的救援。」既然華山有這麼多的攝像頭,只要把當時的監控錄影公佈出來,豈非一切都大白於天下?吊詭的是,對於監控攝像頭也有多種說法——景區方面說,現場沒有攝像頭;而警方卻說,之所以確定嫌疑人,除了調查走訪外還調取了監控錄影。事實再次證明,「相關部門」在發佈「權威資訊」之前,一定要及時溝通、統一口徑,否則很容易穿幫。看看,尷尬了吧。

根據近年來眾多與攝像頭有關的新聞,我總結出了幾條有中國特色的「攝像頭定律」:一,攝像頭是玩「政績工程」的重要道具,很多地方都將安裝攝像頭作為一項重大工作舉措大肆宣揚;二,公共場所的攝像頭花費不菲,有的甚至還是「天價」。因此,我強烈懷疑某些地方的攝像頭工程其本質不過是某些經辦人的「致富工程」;其三,中國的攝像頭「識大體、顧大局」,對官方有利的時候,它們盡職盡責、一覽無餘,而對官方不利的證據,它們基本上「選擇性失明」,甚至還常常在「適當的時機」壞掉,來個「一推六二五」。例如,雲南「躲貓貓」事件中,相關部門以監房攝像頭已壞為由拒絕提供錄影;武漢男子李文彥「做噩夢」猝死,看守所稱因電腦硬碟出現故障,因此事發當天的錄影無法調看……中國的攝像頭莫非有「靈性」不成?它們到底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

不知道華山的攝像頭是否也很「中國」,遵循了中國的「攝像頭定律」呢?這個「陝西省旅遊工作現場會議」安排的119個可旋轉攝像頭,後來到底安裝沒有?是及時進行了安裝,還是僅僅作為一個噱頭說說而已?如果安裝了,到底都安到了哪些地方,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甚至,我還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下下:這個所謂的「數位化系統」投資額高達1900萬,是否進行了公開透明的招標,是否進行了品質驗收,其中是否存在吃回扣、工程轉包等貓膩?……攝像頭雖然小,但透過攝像頭能夠看到的東西卻不少。如果「華山掄刀」能夠引出個攝像頭問題,最終將攝像頭變成了周久耕手裡的香煙、楊達才腕上的手錶,那也算是摟草打兔子——意外收穫吧。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