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0日訊】2月10日,有關「存2年不如存1年 銀行利率罕見倒掛」的話題登上熱搜榜,引發熱議。
據第一財經報導,近一個月來,大陸懷仁農商行、朔州農商行、陵川縣聯社、廣東南澳農商銀行、瑞穗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的一年期、兩年期存款利率都出現持平或「倒掛」。
報導提到,來到銀行存錢,卻發現存兩年不如存一年劃算。近期在山西工作的李先生發現,他常存款的某家農商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剛剛上調為1.75%,兩年期定存利率僅有1.45%,兩者「倒掛」約30BP(基點)。
1月22日起,朔州農商行對一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進行調整。此前,該行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產品利率分別為1.4%、1.45%、1.9%、1.9%。
調整後,該行一年期利率上調至1.75%,而兩年期利率卻為1.45%。三年期利率上調至2.15%,五年期只有1.90%。
報導引述一名股份行客戶經理的話表示,此前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掛」主要是為了調整存款的期限結構。但目前市場上一年期、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掛」還是較為罕見。
業內人士認為,出現「倒掛」或與多重因素有關:一是最近恰逢銀行「開門紅」衝刺階段,部分農商行階段性調高了一年期存款利率;二是業內預期未來存款利率將持續走低,銀行主動調整負債結構,不再願意吸收更多長期資金。
此事2月10日登上熱搜榜引發熱議。
有人說,「這種舉動應該是對未來不看好。」「黔驢技窮。」「夾縫求生存,卷死到底吧。」「環境的大趨勢,經濟環境不好。」「這是經濟衰退信號,寒冬要來了。」
「百姓消費不振!企業不敢貸款,銀行的錢就貸不出去。」
「這是資金緊缺的信號啊,銀行想要減少長期負債,看來得趕緊調整一下理財計劃了,資金得靈活些。」
「存款利率和長債收益率持續走低,說明經濟短期和長期看都非常差,越來越拉垮。」
「就是存的時間越久利率越低,比如存五年利率反而比存三年還低。就是要讓你把錢拿出來消費······」
「說明銀行知道長期利率會讓他們虧損,所以不調整長期利率,短期利率是讓他們隨時調整利率,所以銀行現在鼓勵存短期,說明放在銀行錢以後長期都不會賺到錢了,而且很有可能長期還有下調,在是經濟信號,不是倒掛這麼簡單,銀行是掌握金融信息的頭部,它們知道將來的走向,所以它不提高長期利率。」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向財聯社直言,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銀行存款產品的執行利率一直是期限越長,利率越高,這是因為鎖定越多的長期存款,越有利於銀行的負債結構。
他表示,從公開報導來看,銀行的短期、長期存款產品利率倒掛現象較大規模出現,在2022年、2023年前後才開始。這是因近年來央行多次降息,人民幣存款利率在短期內出現多次下調。在考慮到未來利率還會更低的情況下,銀行自然不願意吸收更多的長期限資金。這兩年多家大行停發兩年期以上大額存單,也與此有關。
2月9日,「菜菜最會買」的文章表示,銀行想通過高息吸引更多短期資金,畢竟「開門紅」是關鍵時刻。此舉也透露出銀行對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隨著央行一波又一波的降息操作,銀行顯然不敢再像以前那樣靠著長期存款來穩定資金。而是用短期利率吸引儲戶,讓資金在短期內流動,避免承擔長期存款可能帶來的更高成本。
作者認為,銀行明知道短期存款的高利率吸引不了太多長期的儲戶,卻仍然拿出來充數,給大家看個煙霧彈。而儲戶在這場銀行理財遊戲中,可能就成了這場博弈中的無辜者。
(記者李恩真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范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