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國際化 郭位為台籌謀

2013年01月03日台灣
【新唐人2013年01月04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香港特稿)蜚聲國際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因為治校貢獻卓著,在香江享有崇隆的地位。出生於台北的他,念茲在茲的是如何協助台灣加強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應付全球化下日趨激烈的競爭。

這位61歲的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告訴中央社記者說,國際化是當代最高的標準,它的重要精髓是應符合「國際的標準」,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國際化,但是大家對國際化有很多的誤解。

郭位說,許多人都認為國際化就是指講英文,但是日本人前後共拿了19個諾貝爾獎,而日本人的英文講不好,國際化與否「百分之百不是英文的問題」。

為此,郭位曾以「國際視野,不只是講英語而已」為題投書台灣媒體,詮釋「國際化」的要義。

他認為,推行國際化,文化更能觸動人心,要深切了解自身的文化,虛心吸取他國文化之長。台灣應愛護、承傳現今受到各國空前重視的中華文化。這方面,可以師法南韓。南韓輸出三星等科技企業及美食、電視劇、傳統漢醫藥等文化,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此外,結合教學與研究,以便師生從事原創探索。高等教育是專業,要以國際規範行事,從事專業教研。大學裡應該是各司其責、人人遵行,否則很難就事論事,教、學、研究等事務的管理必生混亂。

不久前的2則新聞提到,台灣人的工作時間平均要比外國人要多出20%,但諾貝爾獎得主多半是美國人,讓郭位看了感觸很深。

他以台灣的大學行政工作為例說,由於「政治化很嚴重,大家都想來干涉,我們做了很多跟學術無關的事」,影響教授本應專注的學術研究。除了學術之外,如果整個社會泛政治化,「社會上無論做什麼,都會受到影響」,「那是非常違反國際化的」。

在美國長期工作過的郭位指出,美國的大學,行政人員很少超時工作,但是台、港的大學到了晚上行政人員多還忙著工作,「這是和國際化衝突的」。

國立清華大學畢業的郭位,人在香江,卻懸念台灣的種種,校務繁重的他,凡逢台灣的重要的節慶和社團活動,只要有空應邀從不缺席。

郭位認為,台灣當前有「這麼多的大學」,其實就是政治因素,選舉時為了選票而開出支票造成的。

媒體預測,到民國104年,台灣的大學新生名額將比高中畢業生還多。郭位說,南韓人口約是台灣的兩倍,但韓國的大學卻只有台灣的一半,就國際化來講,「我們的行政非常不精簡」,這些都是「違背國際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