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於軾:陸人焦慮因缺社會正義

2013年02月01日社會
【新唐人2013年02月01日訊】(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大陸自由派經濟學家茅於軾最近寫新書「中國人的焦慮從哪裡來」,內文提到大陸雖然取得重大經濟發展,民怨卻特別深,茅於軾認為主因是「社會正義的缺失」。

人文經濟學會網站1月31日刊登茅於軾新書的選摘文章,他指出:「正義缺失是什麼意思?簡單講,就是不講理。」

茅於軾直言,大陸社會普遍現象是「有理沒用,有武力倒是有用的」,大陸目前的特點是「政府官員不講理,不主持正義,所以不講理變成了民怨」。

他還提到,正義的起源應該從政府開始,政府的許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正義的服務」,他呼籲大陸政府要帶頭講理。

茅於軾表示,大陸每年有成千上萬「民告官」的訴訟,但勝訴不到10%,某些地方政府還抓上訪求訴正義的人,「關他們、打他們」,打壓幫助百姓維權的律師,讓百姓伸張正義道路非常艱難,社會陷入正義無望,於是民怨迭起,百姓不再信任政府。

茅於軾認為,收入差距與貪污腐化是社會矛盾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民怨的根源。

他坦承,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宣傳起很大作用,讓人民與中共的思想更一致,「可是一旦有利益矛盾,問題就顯露出來了。」

茅於軾呼籲中共「放棄私利,恢復講理,這是解決民怨的唯一道路。」

他也提到中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字面意思是共同的和平,茅於軾藉此呼籲中共要放棄武力,跟沒有武裝的百姓講道理,否則百姓生存受到威脅,講理又講不通,國家就不穩了。

茅於軾也說到民主憲政制度,認為全民投票能解決社會問題,讓社會能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