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7日訊】一、德國人有全世界最為誇張的休假
印象中,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德國統一後東西德之間是否還存在差別?對此,我往往會這樣回答:兩德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了,但如果仔細觀察,總還能發現一些痕跡。
去年年初,我與一位企業家朋友自駕游德國,從柏林前往法蘭克福的路途中,他問道:東西德分界線在什麼地方?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他自己觀察。車子開到一個地方,他說:「這是分界線。」我點了點頭,反問:「你怎麼看出來的?」他回答:「前方的森林更為茂密,而且樹木顯得更老,這一定是西德。」不錯,他的觀察很準確。
而東西德人之間的區別,現在就不是特別容易捕捉到了。不過,只要靜下心來思考,應該是還有些竅門:觀察他們的臉。相對而言,西德人臉部比較放鬆,而東德人臉部較為繃緊。朋友問何故,我告訴他,西德人的臉部之所以放鬆,關鍵原因是他們工作和生活壓力並不大,只要把工作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了。
德國人有全世界最為誇張的休假:全世界休假時間最長、提前一年安排休假(包括時間、地點和經費安排),休假雷打不動,在其休假期間別想和他們談論工作。德國人休假一般以旅遊為主,經費充足的到歐洲以外的國家,如中國、泰國、非洲或澳大利亞等,經費還湊合的人則到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等。西班牙有一個小島名叫馬約卡,上面全是前來休假的德國人。如果休假經費不太充裕,就只好在國內旅遊了。德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以膚黑為美。這是為何?因為只有到了很遠的地方休假,才能把皮膚曬黑,把皮膚曬黑了,說明這個人有錢。
德國很多婦女結婚後就不再工作了,那麼她們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呢?筆者在巴登州有一位朋友,他母親自打結婚後就沒有工作過,是個典型的家庭婦女。筆者受他們邀請,在其家住了差不多三個月時間。白天,老頭、孩子們吃完早餐後就去上班,把老太太留在家裡。剛開始我還很擔心,以為老太太一個人在家會很無聊,但後來才發現,她有自己不錯的生活規律:上午帶我到村裡溜達,一天拜訪一家,每家約聊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這個村大約有五六十戶,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產」果醬。由於果樹太多,吃不完只好把剩餘的水果製作為果醬,保存起來常年食用。中午簡單吃點東西後就午休,大約3點鐘參加家庭婦女們固定的「咖啡會」,大約是喝咖啡的閒聊的意思。話題很多,每次一個小時左右,輪流在各家舉辦。閒聊結束後回家做晚飯,等待丈夫和孩子們下班歸來。
男人下班回家後並不是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等待妻子把飯做好,而是直接到地下室「工作」。家裡有啥壞了的東西,都會搬到地下室修理。這裡是男人的天地,女人很少進入這種地方。裡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工具,男人們在這裡有可能是木匠,也有可能是鐵匠或焊工,甚至是電器修理工。到了週六,男人不是修剪草坪就是到超市購物,準備好一周的食品。週末晚上,這個不知辛苦的德國男人還會請全家到餐館飽餐一頓。
由此可見,工作之餘的德國人,生活是很放鬆的,生活的狀況,最終顯現在臉上了。
二、德國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臉比青年人的放鬆
真正令德國人臉部表情放鬆的,還有下面的原因。
第一,他們有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現代社會保險制度首先是由德國創立的),他們不擔心高昂的醫療費,不害怕生病吃不起藥,更不害怕失業後生活無著,退休後肯定有穩定的退休金。正因為如此,德國人並不怎麼存錢,他們把正常生活費用開銷完畢,剩下的錢基本上拿去消費。如果有多點積蓄,下一年全家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旅遊,所以德國人也談不上有多富裕。
第二,德國人之間相對簡單,他們工作就是工作,不會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上去。在他們看來,老闆花錢購買了你的工作時間,如果用老闆的時間去搞內耗,那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第三,德國人之間不必防備政治陷害,不可能去找組織去彙報同事的動向,更不會搞親人之間的告密。從表面上看,德國人可以參加選舉和各種政治活動,似乎政治和他們的關係比較密切,但他們並不把政治帶到工作場所、朋友之間以及家庭中來。政治就是政治,必須和工作、生活區分開。
如果說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臉是放鬆的話,那麼青年人的臉就不是那麼放鬆了。德國人最嚴峻的挑戰應該來自於大學畢業後找工作階段。在勞動力市場相當規範、用工資訊非常透明的環境下,年輕人能夠比拼的只有能力。雖然德國也有「拼爹」的現象,但他們的拼爹和中國的拼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德國人的拼爹是,如果父母知識水準更高,那麼給孩子傳授更多的東西。他們不會因為父親是省長而讓兒子、女兒當市長、副市長。在德國,每個人機會均等,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結果不相同,那就是能力差異問題了。
人生最艱苦的階段,如果不是找工作,那就是上大學和研究生學習階段了。人生大比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如果想獲得更好的工作,就必須拿出漂亮的成績。對用人單位而言,僅有學位證書是不夠的,還需平時和考試的成績,而且還必須出示相應的實習證書。德國大學鼓勵學生到海外實習,原因在於,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更願意要一個在海外實習過的大學畢業生。
三、德國孩子們的臉最好看
儘管青年人臉部並不輕鬆,但他們的臉上還是寫滿了童真。而這種童真在中學生臉上表現得更為明顯。雖然中學階段學習任務也並不輕鬆,但只要認真學習還是能完成學業,順利拿到中學畢業證書。一旦拿到這個證書,就具備了申請大學的條件。他們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只要高中畢業就有機會上大學讀書。
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德國小學生和幼稚園孩子臉上的天真、明媚。他們即使不笑,你依然能感受到孩子的純真無邪。為何德國孩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陽光呢?這和德國的教育制度有密切的關係。在幼稚園,孩子並不是來念書識字,而是來和小夥伴們玩耍的。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沒有繁重的家庭作業,不必熬夜到晚上11點,一遍又一遍地抄寫作業。德國為何不強迫孩子學習呢?他們認為,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做小學生的事情,不應該提前教授中學知識,在幼稚園階段更不能教授孩子在小學階段應該學習的知識。這樣才符合人性,符合人的成長規律。
如果認真觀察和思考,你就會發現,原來德國人的臉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各有不同。儘管如此,他們的臉上都有兩個字:真誠。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印象中,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德國統一後東西德之間是否還存在差別?對此,我往往會這樣回答:兩德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了,但如果仔細觀察,總還能發現一些痕跡。
去年年初,我與一位企業家朋友自駕游德國,從柏林前往法蘭克福的路途中,他問道:東西德分界線在什麼地方?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他自己觀察。車子開到一個地方,他說:「這是分界線。」我點了點頭,反問:「你怎麼看出來的?」他回答:「前方的森林更為茂密,而且樹木顯得更老,這一定是西德。」不錯,他的觀察很準確。
而東西德人之間的區別,現在就不是特別容易捕捉到了。不過,只要靜下心來思考,應該是還有些竅門:觀察他們的臉。相對而言,西德人臉部比較放鬆,而東德人臉部較為繃緊。朋友問何故,我告訴他,西德人的臉部之所以放鬆,關鍵原因是他們工作和生活壓力並不大,只要把工作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了。
德國人有全世界最為誇張的休假:全世界休假時間最長、提前一年安排休假(包括時間、地點和經費安排),休假雷打不動,在其休假期間別想和他們談論工作。德國人休假一般以旅遊為主,經費充足的到歐洲以外的國家,如中國、泰國、非洲或澳大利亞等,經費還湊合的人則到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等。西班牙有一個小島名叫馬約卡,上面全是前來休假的德國人。如果休假經費不太充裕,就只好在國內旅遊了。德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以膚黑為美。這是為何?因為只有到了很遠的地方休假,才能把皮膚曬黑,把皮膚曬黑了,說明這個人有錢。
德國很多婦女結婚後就不再工作了,那麼她們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呢?筆者在巴登州有一位朋友,他母親自打結婚後就沒有工作過,是個典型的家庭婦女。筆者受他們邀請,在其家住了差不多三個月時間。白天,老頭、孩子們吃完早餐後就去上班,把老太太留在家裡。剛開始我還很擔心,以為老太太一個人在家會很無聊,但後來才發現,她有自己不錯的生活規律:上午帶我到村裡溜達,一天拜訪一家,每家約聊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這個村大約有五六十戶,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產」果醬。由於果樹太多,吃不完只好把剩餘的水果製作為果醬,保存起來常年食用。中午簡單吃點東西後就午休,大約3點鐘參加家庭婦女們固定的「咖啡會」,大約是喝咖啡的閒聊的意思。話題很多,每次一個小時左右,輪流在各家舉辦。閒聊結束後回家做晚飯,等待丈夫和孩子們下班歸來。
男人下班回家後並不是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等待妻子把飯做好,而是直接到地下室「工作」。家裡有啥壞了的東西,都會搬到地下室修理。這裡是男人的天地,女人很少進入這種地方。裡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工具,男人們在這裡有可能是木匠,也有可能是鐵匠或焊工,甚至是電器修理工。到了週六,男人不是修剪草坪就是到超市購物,準備好一周的食品。週末晚上,這個不知辛苦的德國男人還會請全家到餐館飽餐一頓。
由此可見,工作之餘的德國人,生活是很放鬆的,生活的狀況,最終顯現在臉上了。
二、德國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臉比青年人的放鬆
真正令德國人臉部表情放鬆的,還有下面的原因。
第一,他們有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現代社會保險制度首先是由德國創立的),他們不擔心高昂的醫療費,不害怕生病吃不起藥,更不害怕失業後生活無著,退休後肯定有穩定的退休金。正因為如此,德國人並不怎麼存錢,他們把正常生活費用開銷完畢,剩下的錢基本上拿去消費。如果有多點積蓄,下一年全家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旅遊,所以德國人也談不上有多富裕。
第二,德國人之間相對簡單,他們工作就是工作,不會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上去。在他們看來,老闆花錢購買了你的工作時間,如果用老闆的時間去搞內耗,那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第三,德國人之間不必防備政治陷害,不可能去找組織去彙報同事的動向,更不會搞親人之間的告密。從表面上看,德國人可以參加選舉和各種政治活動,似乎政治和他們的關係比較密切,但他們並不把政治帶到工作場所、朋友之間以及家庭中來。政治就是政治,必須和工作、生活區分開。
如果說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臉是放鬆的話,那麼青年人的臉就不是那麼放鬆了。德國人最嚴峻的挑戰應該來自於大學畢業後找工作階段。在勞動力市場相當規範、用工資訊非常透明的環境下,年輕人能夠比拼的只有能力。雖然德國也有「拼爹」的現象,但他們的拼爹和中國的拼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德國人的拼爹是,如果父母知識水準更高,那麼給孩子傳授更多的東西。他們不會因為父親是省長而讓兒子、女兒當市長、副市長。在德國,每個人機會均等,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結果不相同,那就是能力差異問題了。
人生最艱苦的階段,如果不是找工作,那就是上大學和研究生學習階段了。人生大比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如果想獲得更好的工作,就必須拿出漂亮的成績。對用人單位而言,僅有學位證書是不夠的,還需平時和考試的成績,而且還必須出示相應的實習證書。德國大學鼓勵學生到海外實習,原因在於,在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更願意要一個在海外實習過的大學畢業生。
三、德國孩子們的臉最好看
儘管青年人臉部並不輕鬆,但他們的臉上還是寫滿了童真。而這種童真在中學生臉上表現得更為明顯。雖然中學階段學習任務也並不輕鬆,但只要認真學習還是能完成學業,順利拿到中學畢業證書。一旦拿到這個證書,就具備了申請大學的條件。他們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只要高中畢業就有機會上大學讀書。
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德國小學生和幼稚園孩子臉上的天真、明媚。他們即使不笑,你依然能感受到孩子的純真無邪。為何德國孩子臉上洋溢著燦爛的陽光呢?這和德國的教育制度有密切的關係。在幼稚園,孩子並不是來念書識字,而是來和小夥伴們玩耍的。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沒有繁重的家庭作業,不必熬夜到晚上11點,一遍又一遍地抄寫作業。德國為何不強迫孩子學習呢?他們認為,在小學階段就應該做小學生的事情,不應該提前教授中學知識,在幼稚園階段更不能教授孩子在小學階段應該學習的知識。這樣才符合人性,符合人的成長規律。
如果認真觀察和思考,你就會發現,原來德國人的臉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各有不同。儘管如此,他們的臉上都有兩個字:真誠。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