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面對世界危局更懷念撒切爾

2014年04月26日曹長青
在撒切爾夫人去世週年之際,面對世界的變化和困局,更令人懷念這位「鐵娘子」。無論是對外勇敢地抗衡共產極權,還是對內堅定地推行「極簡」(minimal,小政府,充分市場經濟),撒切爾夫人都給當今領袖提供了樣板。

過去一年,重大的地緣政治危機是俄羅斯擴張,吞併克裡米亞,並覬覦烏克蘭東部的其它領土。面對普京們的霸權和囂張,西方世界居然顯得群龍無首,甚至束手無策。按實力,俄國的整體經濟規模只相當於美國的新澤西州,其軍費開支才是美國的十分之一。更不要說,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早已成為歷史,而美國領銜的北約則擴至28國,軍費開支佔全球70%以上,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集團!

在這樣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面前,在21世紀的今天,俄羅斯竟敢赤裸裸地軍事擴張,像冷戰時那樣佔地掠城,肢解烏克蘭!

問題出在哪裡?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當今自由世界沒有真正的領袖人物,於是整個人類居然就眼睜睜地看著普京吞併一個主權國家的土地。悲憤的烏克蘭人,無法奢望丘吉爾復活,起碼懷念撒切爾夫人。在那個核武對峙的冷戰時代,這個巾幗英雄書寫了一曲令她同時代所有男性政治領袖慚愧的抗衡邪惡的歷史,起碼有這樣四個重要成就:

第一是對抗共產蘇聯。面對用萬枚導彈瞄準歐洲、咄咄逼人的共產蘇聯,撒切爾首相和美國裡根總統聯手,毫不退縮,勇敢對抗。裡根公開喊出「蘇聯是邪惡帝國」;撒切爾的記錄片(http://youtu.be /IIgFqOgADtQ)說,「憎恨共產主義一直是撒切爾夫人的演講和評論主題」。正是這種清楚認知、堅定反擊,促成了共產蘇聯的崩潰解體。

該記錄片說:1987年撒切爾訪問莫斯科,對東歐和蘇聯人來說,她是共產世界中受歡迎的人物,她成為終結共產主義、讓鐵幕裡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決心的象徵。「對共產世界的人們來說,她就是西方!」

第二是對抗愛爾蘭恐怖分子。在撒切爾的保守黨全國大會開幕前夕,愛爾蘭軍襲擊大會旅館,造成五人喪生,多人受傷。在這種恐怖氣氛下,撒切爾毫無畏懼,仍按原計劃第二天一早黨代會開幕。當她走上主席台時,全場歡聲雷動,很多人揮舞英國國旗,畫面展示,很多男人的激動,超過現場的女性。

撒切爾致詞說,「這種襲擊失敗了,所有對民主的恐怖主義襲擊也一定失敗!」這種堅定的聲音,鼓舞了整個英國,增強了人民擊敗恐怖主義的信心。

第三是打贏福克蘭群島之戰。面對阿根廷對英屬地的侵略,雖然英國距離福克蘭(馬島)有一萬三千公裡,運輸給養和作戰都相當困難,而且內有左派工黨的質疑反對,外部甚至美國總統裡根也主張談判(反戰),連英國的將軍們也猶豫不決,但撒切爾夫人敢作敢為,毅然派遣英國艦隊前往福克蘭群島,結果英軍大勝。

對福克蘭群島之戰,撒切爾接受採訪時說,從一開始就沒有去想失敗,而是如維多利亞女王曾說的,「是冷靜而平靜地出去成功」。

上述記錄片中,戴防風眼鏡,穿著風衣的撒切爾夫人,颯爽英姿,站立在行駛的坦克車上,展示著一個勇敢、堅定、執著的女中豪傑形象,畫外音是:她的聲望的另一個基石是:戰勝世界社會主義勢力、迎來冷戰的勝利!

第四是反對歐洲聯邦主義。面對「大歐洲」的風潮(建立歐盟、歐元區等),撒切爾夫人又是獨樹一幟,奮力對抗。她信奉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價值,反對任何形式的「大一統」。她領導的英國拒絕加入歐元區,並認為建立歐盟「可能是當代最大的一個愚蠢舉動」;甚至總結說,「人類所有的災難都來自歐洲大陸,而所有的解決方案都來自說英語的國家。」 這是最簡潔的歷史描述——法國的斷頭台和拿破崙征伐,俄國的共產革命,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都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正是英美所代表的個人主義價值,擊敗了這些群體主義邪惡。

今天,烏克蘭被肢解,俄羅斯帝國復活,普京們的邪惡擴張,再次令人痛感撒切爾夫人的真知灼見。而在經濟等政策方面,撒切爾夫人更留下了全球任何男性政治領袖都無法比擬的英雄的足跡,也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把國企民營化。撒切爾出任首相時(1979年),英國在左派工黨的社會主義政策下已成為一個爛攤子,被稱為「無法管理的國家」,其國營程度(國家控制和壟斷)幾乎到共產東德的程度。撒切爾首先對「國企」開刀,走企業和財產「民營化」的道路。後來英國成為歐洲最好的經濟之一,主要得益於撒切爾夫人推動的「民營化」。即使後來工黨掌權,布萊爾也意識到「新的工黨必須包括撒切爾主義」,其第三條道路(在左、右派之間),就是體面地向撒切爾主義投降。

第二,強勢對抗左派工會。撒切爾的民營化改革,遭到工會的強烈杯葛,他們組織罷工,要癱瘓經濟。左派媒體則成為工會的啦啦隊,鳴「報」開道。

面對罷工騷動,撒切爾不為所懼,強勢對抗。在西方民主國家,包括美國,那些左翼工會都是對市場經濟的破壞性力量。他們動不動罷工,要高福利,要鐵飯碗,結果損害市場,重創經濟。撒切爾夫人是西方第一個用強勢手段打敗左翼工會的領袖。她執政時,英國工會成員高達1329萬人,她卸任時,減少了400萬。上述記錄片說:「撒切爾夫人強勢對抗礦工罷工,打敗戰後被視為不民主的工會,是英國史上的轉折點。……她以某種方式重畫了英國政治版圖,後來的工黨政府也不得不接受。」

第三,大幅減稅使政府瘦身。保障資本主義制度的重要條件,一個是小政府,即控制預算,減少開支;另一個就是減稅,讓人們手裡有錢。小政府自然降低官僚主義,提高效率;減稅才能使企業有錢發展,而大眾手裡有錢才能增加購買力,促成經濟繁榮。

在美國,八、九十年代之所以能有長達 110個月的經濟擴張(繁榮)期,主要由於同樣信奉市場經濟的裡根總統大力推行減稅政策(個人最高稅率被砍去42個百分點,從70%減至28%,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減稅)。

在英國,也是由於撒切爾夫人的大幅減稅政策(個人最高稅率被砍去43個百分點,從83%減至40%)才致使英國經濟復甦。上述紀錄片說:撒切爾的改革「使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人民富有了:買房子,消費,跳舞唱歌喝酒。」雖然這被左派指責為消費主義,炫耀性文化,但它印證了水漲船高,民富國強的常識。

後來撒切爾更大膽地提出「人頭稅」,即不按收入多寡實行等級稅率,而是按人頭繳稅,以更體現公平原則。別說人人平等的人頭稅,即使單一稅率(比如所有人都繳納收入的10%,這樣高收入者已經比低收入者多交稅),在西方今天都根本看不見一點兒實現的可能,而人頭稅則簡直是「大逆不道」的。但撒切爾夫人就敢提出「人頭稅」並推動立法實施。這是迄今為止西方領袖中的唯一。 僅憑這一點,她已是當代自由世界最有膽識的英雄!

第四,拒絕向「密謀政治」低頭。撒切爾拒絕歐洲大一統(批評歐盟、拒絕加入歐元區),堅持人頭稅等,導致她跟黨內同僚分裂。在政客們密謀要把她推下台(政治謀殺)之際,她卻堅持去布魯塞爾參加「結束冷戰」簽署儀式。撒切爾夫人不願到密室中討價還價(黨內)拉票,她看重的是結束冷戰這種大事,也希望通過簽署結束冷戰協議來振奮黨內同仁並提醒他們,她領導打贏冷戰的功績。但她低估了那些小政客們密室謀殺的能量和為權力捨棄原則的卑劣。

鐵娘子走了,但減稅、小政府、自由經濟的「撒切爾主義」則走向世界。今天,所有國家的經濟繁榮,都是走向市場經濟的結果。

當年在倫敦的撒切爾雕像落成典禮上,鐵娘子本人致詞時幽了一默:「我更想要鐵的,但銅的也可以了。」不論銅還是鐵,都是堅定、剛毅、不彎曲妥協的象徵!撒切爾的名言是:你們想轉向,你們轉吧,「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我不會轉向)。在當今這個群龍無首的世界,渴望自由的人們多麼懷念一個釘在原則理念根基上絕不轉向的鐵娘子!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