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歷史關鍵時刻的蔣經國

2015年11月07日評論
如果要瞭解上個世紀80年代的台灣,台灣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的《野火集》不得不看。當時,台灣的自然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都市則治安不靖,但台灣的人民中則麻木於社會種種不合理現象,一切以「忍耐」為上。對此,從海外歸來的龍應台鼓勵「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為這些亂象「生氣」,且向政府大聲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可以說,《野火集》「火勢之大不僅燒熱了文化界,甚至也薰出了廣大的市井小民」。

而推動台灣真正走向變革的一個不得不提及的關鍵人物就是蔣經國。此前,在「誰對台灣貢獻最大」的民調中,蔣經國始終高居第一位。現任台灣總統馬英九曾言:「我們崇敬他,就因為他能突破家世、出身、教育、歷練乃至意識形態的局限,務實肆應變局,進而開創新局。在這個意義上,他的身影,不僅不曾褪色,反而歷久彌新。」

眾所周知,1910年4月27日出生的蔣經國,是蔣介石的長子。早年留學蘇聯,與鄧小平是同學。在蘇聯期間,他加入了蘇共。後因國民黨清黨,他被斯大林扣在蘇聯當人質。滯留蘇聯期間,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亞,與一名中文名為蔣方良的俄羅斯女子結婚。1936年12月,西安軍事政變遭到斯大林的反對,為了得到蔣介石的諒解,中共應允協助蔣經國回國。

1937年3月,蔣經國攜蔣方良離開蘇聯回國。其後加入國民黨,先後擔任過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等要職。1975年,他接替蔣介石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當政期間,實行一黨專政統治。1978年,經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蔣經國當選為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成為集黨、政大權於一身的政治強人,期間主要致力於發展台灣經濟;1984年,他連任總統成功。但蔣經國並沒有滿足於台灣經濟的騰飛,而是希望推動台灣政治轉型。

2013年3月號的《炎黃春秋》雜誌刊登了王鐵群先生撰寫的《蔣經國與台灣政治轉型》一文,介紹了蔣經國的政治轉型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措施,讓人對蔣經國不免心生敬意。

1986年10月10日,蔣經國在「國慶」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向歷史交代」的講話,表示要對歷史、對十億同胞、對全體華人有個交代。1987年5月,台灣副總統李登輝向應邀到訪的美籍學者楊力宇提交了蔣經國親筆書寫的「總統處理國家大決策的基本原則」,即一、一切作為向歷史交代,不在乎目前的譭譽,而在於將來歷史上的評價。二、因應現實情勢所作成之決定,常不受他人之影響左右。三、企圖建立制度,求國家之長治久安,不求一時之方便。

蔣經國藉此所表達的是他向台灣人民和歷史交代的決心,即不管目前的個人譭譽,而重在未來的評價。正是這樣的決心,使蔣經國開啟了台灣的民主之路。

除了要向歷史交代,對歷史負責外,蔣經國晚年多次強調要尊重憲法,依憲治國,他還強調要保障憲法前提下的公民集會、結社、組黨的權利。同時,他在黨內高層會議上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應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做法,在民主憲政的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唯有如此,才能與時代潮流相結合,才能和民眾永遠在一起。」

此外,蔣經國強調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並在簽署解除「戒嚴令」後面對黨內質疑時說:「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

為了推動台灣社會的政治轉型,蔣經國採取了如下措施:調整決策機構,提升開明派力量;組織革新小組;解除「戒嚴令」;開放「黨禁」,允許成立其它政黨;開放「報禁」,允許私人興辦媒體;革新黨務;不在台灣境內立碑立像與推動台灣本土青年從政。台灣面貌為之一變。

在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台灣逐漸走上了民主之路,並在1996年3月,實現了首次總統直選。可以說,正是蔣經國親手啟動並終結了威權政治。顯然,沒有蔣經國對歷史、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台灣絕不會變成今天「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


文章來源: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