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7月28日訊】你知道嗎?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有聽覺障礙的,包括:偉大的古典音樂家貝多芬、燈泡的發明者愛迪生、還有才華橫溢的作家海倫凱勒都經歷耳聾。但他們都在不同領域為後世人作出貢獻,可惜的是,在他們的年代,還沒有發明出—助聽器,這樣的小東西,一起看看新聞介紹。
根據統計,亞洲人再發現自己聽力受損後,平均拖延5-7年才就醫。馮醫生提出,在噪音大的環境下工作要特別保護好耳朵。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聽音樂不要太大聲,或者在機場、建築工地那種噪音很大的環境工作,應該帶耳塞保護耳朵。」
華人有習慣在洗完澡以後掏掏耳朵,但其實這樣是錯的。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洗完澡以後可以拿紙巾擦耳朵外部,千萬不要用棉花棒掏耳朵,可以找醫生幫你看耳垢是否很多,他會幫你清潔。」
如果發現自己聽力受損,要先通過進行聽力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很重要。
那麼如何判斷聽力受損呢?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家人會覺得你講話大聲了,電視聲浪開的越來越高,人家說話要重複幾次你才能聽清楚。」
小朋友更是要注意聽力受損的問題。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最大問題是聽東西不清晰會影響說話,說話慢或者咬字不清晰。」
老年人不注意聽力受損,更會造成腦部退化。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聽力退化但你不治療,不佩戴助聽器,腦部會退化比較快,記憶力也會衰退。比如:老人癡呆。」
90年代以後,電腦科技開始應用在助聽器上,外來聲音通過微電腦轉換成數位訊號,讓聽覺有障礙的人士也能聽到清晰的聲音。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微電腦將噪音減低,將說話聲調高,讓你聽的更清楚。配了助聽器以後是每天用,用很多年,而你的聽力有變化的時候,可以回來調整。助聽器配得好的話,你可以聽到80-90%的聲音,但如果配的不好,就只能聽到30-50%的聲音。而且你還聽得沒那麼舒服。」
馮醫生強調,一旦察覺到自己的聽力受到損傷,就要及早尋求醫學建議。
新唐人記者柯婷婷、唐誠紐約報道
根據統計,亞洲人再發現自己聽力受損後,平均拖延5-7年才就醫。馮醫生提出,在噪音大的環境下工作要特別保護好耳朵。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聽音樂不要太大聲,或者在機場、建築工地那種噪音很大的環境工作,應該帶耳塞保護耳朵。」
華人有習慣在洗完澡以後掏掏耳朵,但其實這樣是錯的。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洗完澡以後可以拿紙巾擦耳朵外部,千萬不要用棉花棒掏耳朵,可以找醫生幫你看耳垢是否很多,他會幫你清潔。」
如果發現自己聽力受損,要先通過進行聽力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很重要。
那麼如何判斷聽力受損呢?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家人會覺得你講話大聲了,電視聲浪開的越來越高,人家說話要重複幾次你才能聽清楚。」
小朋友更是要注意聽力受損的問題。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最大問題是聽東西不清晰會影響說話,說話慢或者咬字不清晰。」
老年人不注意聽力受損,更會造成腦部退化。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聽力退化但你不治療,不佩戴助聽器,腦部會退化比較快,記憶力也會衰退。比如:老人癡呆。」
90年代以後,電腦科技開始應用在助聽器上,外來聲音通過微電腦轉換成數位訊號,讓聽覺有障礙的人士也能聽到清晰的聲音。
聽力學博士馮家悅:「微電腦將噪音減低,將說話聲調高,讓你聽的更清楚。配了助聽器以後是每天用,用很多年,而你的聽力有變化的時候,可以回來調整。助聽器配得好的話,你可以聽到80-90%的聲音,但如果配的不好,就只能聽到30-50%的聲音。而且你還聽得沒那麼舒服。」
馮醫生強調,一旦察覺到自己的聽力受到損傷,就要及早尋求醫學建議。
新唐人記者柯婷婷、唐誠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