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風光亮相剛剛結束,朝鮮在九月九日又爆炸了一顆原子彈。這種倒行逆施再次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但北京的所謂環保部卻在忙於另一件事情,公告說「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尚未對我國環境和公眾造成影響」。這是在公然說謊,儘管北京嚴控網路訊息,但凱迪網還是報道了吉林省某小學的學生因朝鮮核試驗引發地震而緊急疏散到操場。這難道不是「對我國環境和公眾造成影響」?!況且「公眾」雖然無法在全國的報刊、電視發出反對聲音,但他們終於在網上發出了怒吼,這難道也不是「對公眾造成影響」?!請看一則心酸的帖子:「跪求高層為東北三省一億生靈考慮一次,就這一次,立即停止給朝鮮供油供糧吧,我們是真的太害怕他們在邊境一個勁的爆炸原子彈,求大領導們了,我給你們跪下了!」
可憐東北三省人民,他們忍了這麼久,再也忍無可忍了。北京當局多年來不斷支持金家政權,朝鮮核威脅越來越嚴重,有錢有勢者可以逃離東北三省,佔大多數的東北三省屁民往哪裡逃?暫時還沒有官員來寬大家的心,胡謅什麼切爾諾貝利是平原,豐溪裡在山區,而且每次朝鮮核爆的時候天老爺都極為配合,會把大風往別處刮,所以放射性污染永遠不會跑到東北三省裡來。現在北京官員們的臉皮還沒有那麼厚,還不好意思這麼說。任何事情都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北京對自己的「兩彈一星」試驗要求是「萬無一失」,實際上失敗過的不止一次。切爾諾貝利只發生了一次,帶給烏克蘭人民的慘痛損害至今還沒結束,而且還不知道哪年哪月能夠結束。現在誰敢保證距中朝邊境直線距離只有百餘公裡的豐溪裡絕對不會出現「萬一」?當局多年來漠視東北三省一億人民的生命安全,放縱朝鮮在核武裝方面越走越遠,這對「為人民服務」真是又一個莫大的諷刺。
更危險的是,朝鮮正在努力實現核武器的實戰化,無論是陸基還是海基,他們都在加班加點地進行。以朝鮮的技術和科學水平,萬一哪天試驗出了漏子,突然往中國飛來了,就算不去設想中國的反導彈如果沒有擊落它會產生什麼後果,只說我們相信中國的反導彈非常神奇,能夠「萬無一失」百分之百地擊落它,但其殘骸萬一掉落在中國的大地上,其產生的放射性污染,也將使中國死傷多少屁民,花多大的人力、物力來清除其影響?
朝鮮在最近一次核試驗後通過官方媒體宣告「絕不會改變堅定發展核武器的戰略」,這給北京宣傳的「振興東北」計劃提出了一個大難題:現在東北的首要問題顯然已經不是什麼「振興」,而是怎樣使人民安心在那裡居住。中共不準韓國安裝自衛防守設備「薩德」,那麼為了中國人民安裝過類似設備沒有?如果只是像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還將對中朝邊境,包括雞西、東寧、琿春、圖門⋯⋯丹東等地開展輻射環境監測」,又有何用?核污染是瞬間之事,如果「萬一」來了,等政府「監測」到了危害已經造成,為什麼政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顯然牽涉到高層的政治需要。
──轉自《爭鳴2016年10月號》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可憐東北三省人民,他們忍了這麼久,再也忍無可忍了。北京當局多年來不斷支持金家政權,朝鮮核威脅越來越嚴重,有錢有勢者可以逃離東北三省,佔大多數的東北三省屁民往哪裡逃?暫時還沒有官員來寬大家的心,胡謅什麼切爾諾貝利是平原,豐溪裡在山區,而且每次朝鮮核爆的時候天老爺都極為配合,會把大風往別處刮,所以放射性污染永遠不會跑到東北三省裡來。現在北京官員們的臉皮還沒有那麼厚,還不好意思這麼說。任何事情都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北京對自己的「兩彈一星」試驗要求是「萬無一失」,實際上失敗過的不止一次。切爾諾貝利只發生了一次,帶給烏克蘭人民的慘痛損害至今還沒結束,而且還不知道哪年哪月能夠結束。現在誰敢保證距中朝邊境直線距離只有百餘公裡的豐溪裡絕對不會出現「萬一」?當局多年來漠視東北三省一億人民的生命安全,放縱朝鮮在核武裝方面越走越遠,這對「為人民服務」真是又一個莫大的諷刺。
更危險的是,朝鮮正在努力實現核武器的實戰化,無論是陸基還是海基,他們都在加班加點地進行。以朝鮮的技術和科學水平,萬一哪天試驗出了漏子,突然往中國飛來了,就算不去設想中國的反導彈如果沒有擊落它會產生什麼後果,只說我們相信中國的反導彈非常神奇,能夠「萬無一失」百分之百地擊落它,但其殘骸萬一掉落在中國的大地上,其產生的放射性污染,也將使中國死傷多少屁民,花多大的人力、物力來清除其影響?
朝鮮在最近一次核試驗後通過官方媒體宣告「絕不會改變堅定發展核武器的戰略」,這給北京宣傳的「振興東北」計劃提出了一個大難題:現在東北的首要問題顯然已經不是什麼「振興」,而是怎樣使人民安心在那裡居住。中共不準韓國安裝自衛防守設備「薩德」,那麼為了中國人民安裝過類似設備沒有?如果只是像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還將對中朝邊境,包括雞西、東寧、琿春、圖門⋯⋯丹東等地開展輻射環境監測」,又有何用?核污染是瞬間之事,如果「萬一」來了,等政府「監測」到了危害已經造成,為什麼政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顯然牽涉到高層的政治需要。
──轉自《爭鳴2016年10月號》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