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媒撰文報導,上海在時隔20年後,於今年1月10日出臺了新的「七不」規範。與上世紀90年代推出的舊版「七不」相比,新版除了保留「不亂扔垃圾」、「不亂穿馬路」這兩條之外,其它五條都換成了對新的不文明行為說「不」的口號。由於此項規範是「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和投票徵集」而來,因此,不少市民和網友紛紛表示「新規範接地氣」。
然而,在褒獎之中也不乏爭議。有人認為,「不文明行為太多,豈止『七不』,『七十不』都不夠」;也有不少人認為,「不隨地大小便」、「乘地鐵不逃票」、「廣場舞不擾民」等更多不文明行為都應該被納入其中。大家的七嘴八舌其實都隻折射出了一點,那就是如今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實在太多了。
這與「2015年起,上海市文明辦在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中,廣泛徵集到117條市民最為關注的不文明行為」以及「2016年初,在開展的『新七不規範』口號徵集活動中,共收集到各類口號100餘條」的兩則簡訊中所提到的數據不謀而合。至於為何最終只有「七不」出臺,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列出太多「不容易讓人記住」。
眾所周知,規範是對不文明行為的一種矯正標準,最終的目地是為了讓人改掉那些不符合社會公德的壞習慣,而不是像小孩子背誦「乘法口訣表」那樣,僅限於腦力活動的範疇。相比死記硬背,講文明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儘管中國人的這些不文明行為看起來眼花繚亂,但其實都在萬變不離其宗的指出,那些不利於他人,破壞公共環境的行為,都可被稱為「不文明」。其本質也就在於,只顧自己的方便,不顧大家的感受。
然而,上海市文明辦在出臺「七不」規範時,卻並未提及這個核心問題,甚至像在玩文字遊戲。比如,在提到為何20年前那個「七不」中的五項要在今時今日進行調整時,文明辦的相關人士表示,「代表這些現象相對有所減輕或好轉」,「這些陋習已經大大地減少,已經不再是老百姓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又比如當提到「不隨地吐痰」為何沒寫入「七不」時,這個相關人士卻說,「已經成為公眾普遍的認知,深入人心」。
事實上,僅從20年前的「七不」條例到今天,仍需要調整再出臺的這件事本身,就不難看出,在中國人愈演愈烈的不文明面前,官方的政令早已失效。而如今採用從民間收集意見的舉措及結果則更足以證實,那些多年前就被官方提出要強制矯正的不文明行為不但並未減少,反而是與日俱增、甚至已多至上百種。顯然,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官方並未找到癥結所在。
要想看到自身的問題,首當其衝則需要一面鏡子。一篇描寫德國學前教育的文章有如下描述:「比如在幼兒園裡,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以大聲說話,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很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自理能力」,包括文明如廁;「比如規則意識,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比如尊重、禮貌、誠信、合作」等等。因此,德國人成年後才能擁有「看書、禮貌和謙讓、準時、注重環保、嚴謹、契約精神」等等各種與社會公德與文明緊密相關的好習慣。
這段文字的關鍵直指「教育」,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育並非始於政令的出臺,而是從孩提時代就開始認知、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之中。看著這樣的一面鏡子,中國人是否會感到汗顏?人家孩子都能遵守的基本禮儀,我們國家的成年人卻渾然不覺,有人甚至擺出一副「無知者無畏」的態度,要將蠻橫、粗鄙進行到底。
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探討的是,相比德國,中國的孩子為何沒能接受這樣的教育?回想起來,我們或不難發現,一方面,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中國的學前教育一直就因為師資匱乏、幼兒園稀缺等問題而飽受詬病;另一方面,家庭中的父母大多都是從「文革」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而這一代人在當時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基本都與「革命鬥爭」有關。這樣的鬥爭教育充斥著仇恨和暴力,並且以顛覆文明、破壞道德為終極目地。如此,孩子若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成人,恐怕是很難注重禮儀、講究文明的。
要說切斷了五千年的文明根基,隻封閉在人與人的鬥爭中的中國人如今不懂得禮讓他人,又有什麼好奇怪的?被灌輸要「滾一身泥巴、磨一手老繭」,才算對革命忠誠的中國人如今不懂得文明如廁,又有什麼值得驚愕的?更可怕的是,直到今天,這樣的教育仍在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教化著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中國人。
於是,我們不難想像,在這種教育中早已養成了壞習慣的中國人,怎麼可能一看到「七不」規範,就自行打開「糾錯」模式?要知道,好習慣並不是由壞習慣改變而成,而是從小在良好的教育下逐漸養成。沒有文明的教育,又哪裡會有講文明的人?無論出臺怎樣的條例,無論是否會受到嚴苛的懲罰,認識不到根本原因的中國人或是很難有所改變的。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然而,在褒獎之中也不乏爭議。有人認為,「不文明行為太多,豈止『七不』,『七十不』都不夠」;也有不少人認為,「不隨地大小便」、「乘地鐵不逃票」、「廣場舞不擾民」等更多不文明行為都應該被納入其中。大家的七嘴八舌其實都隻折射出了一點,那就是如今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實在太多了。
這與「2015年起,上海市文明辦在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中,廣泛徵集到117條市民最為關注的不文明行為」以及「2016年初,在開展的『新七不規範』口號徵集活動中,共收集到各類口號100餘條」的兩則簡訊中所提到的數據不謀而合。至於為何最終只有「七不」出臺,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列出太多「不容易讓人記住」。
眾所周知,規範是對不文明行為的一種矯正標準,最終的目地是為了讓人改掉那些不符合社會公德的壞習慣,而不是像小孩子背誦「乘法口訣表」那樣,僅限於腦力活動的範疇。相比死記硬背,講文明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儘管中國人的這些不文明行為看起來眼花繚亂,但其實都在萬變不離其宗的指出,那些不利於他人,破壞公共環境的行為,都可被稱為「不文明」。其本質也就在於,只顧自己的方便,不顧大家的感受。
然而,上海市文明辦在出臺「七不」規範時,卻並未提及這個核心問題,甚至像在玩文字遊戲。比如,在提到為何20年前那個「七不」中的五項要在今時今日進行調整時,文明辦的相關人士表示,「代表這些現象相對有所減輕或好轉」,「這些陋習已經大大地減少,已經不再是老百姓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又比如當提到「不隨地吐痰」為何沒寫入「七不」時,這個相關人士卻說,「已經成為公眾普遍的認知,深入人心」。
事實上,僅從20年前的「七不」條例到今天,仍需要調整再出臺的這件事本身,就不難看出,在中國人愈演愈烈的不文明面前,官方的政令早已失效。而如今採用從民間收集意見的舉措及結果則更足以證實,那些多年前就被官方提出要強制矯正的不文明行為不但並未減少,反而是與日俱增、甚至已多至上百種。顯然,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官方並未找到癥結所在。
要想看到自身的問題,首當其衝則需要一面鏡子。一篇描寫德國學前教育的文章有如下描述:「比如在幼兒園裡,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以大聲說話,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很多好習慣也是因為從小家庭教育的結果,比如自理能力」,包括文明如廁;「比如規則意識,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比如尊重、禮貌、誠信、合作」等等。因此,德國人成年後才能擁有「看書、禮貌和謙讓、準時、注重環保、嚴謹、契約精神」等等各種與社會公德與文明緊密相關的好習慣。
這段文字的關鍵直指「教育」,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教育並非始於政令的出臺,而是從孩提時代就開始認知、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之中。看著這樣的一面鏡子,中國人是否會感到汗顏?人家孩子都能遵守的基本禮儀,我們國家的成年人卻渾然不覺,有人甚至擺出一副「無知者無畏」的態度,要將蠻橫、粗鄙進行到底。
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探討的是,相比德國,中國的孩子為何沒能接受這樣的教育?回想起來,我們或不難發現,一方面,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中國的學前教育一直就因為師資匱乏、幼兒園稀缺等問題而飽受詬病;另一方面,家庭中的父母大多都是從「文革」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而這一代人在當時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基本都與「革命鬥爭」有關。這樣的鬥爭教育充斥著仇恨和暴力,並且以顛覆文明、破壞道德為終極目地。如此,孩子若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成人,恐怕是很難注重禮儀、講究文明的。
要說切斷了五千年的文明根基,隻封閉在人與人的鬥爭中的中國人如今不懂得禮讓他人,又有什麼好奇怪的?被灌輸要「滾一身泥巴、磨一手老繭」,才算對革命忠誠的中國人如今不懂得文明如廁,又有什麼值得驚愕的?更可怕的是,直到今天,這樣的教育仍在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教化著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中國人。
於是,我們不難想像,在這種教育中早已養成了壞習慣的中國人,怎麼可能一看到「七不」規範,就自行打開「糾錯」模式?要知道,好習慣並不是由壞習慣改變而成,而是從小在良好的教育下逐漸養成。沒有文明的教育,又哪裡會有講文明的人?無論出臺怎樣的條例,無論是否會受到嚴苛的懲罰,認識不到根本原因的中國人或是很難有所改變的。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