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是河北省灤南縣的一名醫生,他20幾歲的時候曾經在吉林省四平市做生意。後來因為戰亂,不得不放棄四平的生意返回家鄉行醫。在我9歲的時候,同爺爺做火車回故鄉,途徑四平一站。爺爺望著車窗外講,在共產黨攻打四平的時候,屍體堆積如山,腳下的布鞋都被鮮血染紅了。從此,無論誰提起四平,就會記起爺爺同我講過的話。
四平地處東北戰略要塞是中共必爭之地
四平位於東北中部平原,1946年只有10萬左右的人口,是東北的軍事重鎮。國共內戰期間,四平也就成了中共奪取中國版圖的必爭之地。
從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期間,國共反覆展開過四次爭奪戰又稱「四戰四平街」,這也是國共兩黨在東北戰場上,最為慘烈的較量。尤其是1947年6月的第三次「四平攻堅戰」慘烈程度被外國記者稱為「東方馬德裡」。
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在這座當時只有10萬人的城市,雙方先後累計投入兵力97個師次,90多萬人次。其殘酷程度為當時戰爭前所未見。官方數據稱,累計戰鬥52天,國民黨軍隊6萬多人傷亡,中共軍隊4萬多傷亡。而傷亡的支前民工、市民百姓則不計其數。
香港《華僑日報》發自瀋陽特訊稱:「四平街之爭奪戰越演越烈,……戰況慘得未曾有過,為東北歷次戰鬥所僅見」,所描述的「戰場上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確如此。
「四平攻堅戰」 林彪10萬紅軍大潰敗
毛澤東在戰前指示,準備犧牲數萬人將四平變為「東方的馬德裡」。毛澤東一廂情願地要求「死守四平,寸土必爭」,林彪(此時已擁有三十萬人)在四平和本溪各集結十萬軍隊死守。此次大戰後期,國民黨空軍轟炸發揮巨大威力,重創本溪林彪幾十萬部隊。
1947年6月14日晚20時,共軍對四平發起了猛攻。幾百門大炮,密密麻麻的炮彈飛向四平城。用大炮轟,又用炸藥炸,將國軍的坦克炸爛,繼續擴大城牆的突破口,攻城的大部隊衝進了四平城。接著,更血腥的城市巷戰全面展開了。
四平城內有許多大紅樓,全都是用紅磚建築的。共軍在奪取這些紅樓時,一批批爆破員和突擊隊員倒在樓前,死傷慘重。結果,每攻克這樣一座樓,都得付出沈重的傷亡代價。而四平,這樣的樓太多了,幾乎每座樓都成了屍樓血樓。
這裡舉個例子,在攻打陳明仁胞弟陳明信守衛的71軍軍部大樓時,解放軍有一個連134人,打完大樓後活著的已不到10人。
一直打到6月26日,道東被佔領了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四平全城已接近佔領了四分之三。
在蔣介石的嚴令下,杜聿明調動了4個軍9個師的兵力,分南北兩路向四平包抄上來。國民黨軍不斷突破共軍的阻擊。
在這種情況下,6月30日,林彪和餘下的部隊狼狽撤退,臨退把十六個列車炸毀了。這場慘烈的攻堅戰至此結束。雙方都損失慘重,國軍傷亡1.6萬餘人,解放軍傷亡數字不一,有1.3萬、2.1萬、4萬的不同說法。
有資料記載,林彪部隊四平大敗,傷亡極大,一路長途北逃哈爾濱,在國軍飛機轟炸和機械化部隊的汽車坦克追擊下,亂成一團,其狀狼狽萬分;官兵極為頹喪,奔逃中被俘、投降極多,有的部隊喪失三分之二,已失去戰鬥力。林彪事後承認四平戰役傷亡重大。
此時的四平城的大街小巷,到處是流淌的鮮血,宛如大大小小的紅色河流。士兵稍不留神便會滑倒。
根據名為《父親的憾恨——四平街會戰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響》的書中記載:「四平保衛戰」林彪部隊死守四平,戰況慘烈,兵力損失慘重,大街小巷堆滿了屍體,八萬人口的四平街幾乎夷為平地。
參加過四平戰役的一位名叫姚樹升的老人講:在二戰四平的時候,戰爭沒過幾天,姚老所在的連隊就僅剩下60多名士兵,幾乎喪失戰鬥力。當年的戰爭情勢慘烈,現在想起來心裡都難受。
在第三戰四平時,當時的景況真是「血流成河」,「有幾天,戰場上一直下雨,國軍的屍體沒有來得及收回去,血水就從小河溝裡流了下來。」
據說戰後屍臭令人作嘔,國民黨中央社的記者團來了當天便返回,中午吃飯因為全城的屍臭而無人能下嚥。四平為此落下血城屍城之名。
中共血腥人海戰術奪下四平
1948年3月11日,14萬共軍對四平發動了第四次攻勢。中共官方資料顯示,第四次進攻四平中共解放軍完全用炮兵重捶,僅廿四小時,攻下四平。
有人講,當年中共軍隊之所以攻下四平,靠的就是「驅迫大量無辜平民當炮灰的戰術」,即讓平民百姓走在隊伍前面。國民黨軍人打到最後,再也不忍向百姓開槍,只有撤退。
出生在東北後去臺灣的立法院院長梁肅戎生前曾撰寫了一本書《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書的第三章〈目睹東北的悲劇〉就提到了四平之戰。
民國三十七年三月,共軍三度進攻四平,計有五波攻勢。這次共軍發動人海戰術,把老百姓組成隊伍,一波波的往前趕,打得老百姓的屍體堆積如山。國軍也不忍心再打下去,共軍則踏著死屍,攻進四平。最後四平淪陷日有的說是三月十二日,有的則說是三月十五日,我則清楚的記得是農曆二月二日「龍抬頭」當天。
共軍之所以能發動人海戰術,以我家鄉為例,我家鄉離四平五十華裡,當時共產黨到地方上,首先開群眾大會,把地主、士紳公然處決,然後威脅這些老百姓說:「你們把國民黨的地主、士紳處決了,將來國民黨回來,你們也沒命了。」
無知的老百姓不得不跟著共產黨跑,也因而被共產黨送到前線當炮灰。
黃宗智是中國近代史專家,黃仁宇是明史專家,兩人都是美籍華人。
黃仁宇在他的《黃河青山》一書中,曾經提到他在1946年5月四平街戰役後參加接收東北時的一段見聞:「我們抵達前線時,剛好是戰役結束後沒幾天,看到鐵軌旁和田野裡散佈著無數的屍體。
一位新一軍總部的參謀曾對他形容何謂「人海戰術」。
他說:「他們會在前線擺出一千人,但空間只有幾百碼寬,通常只能容下一個連。你會想:這些人不傻,他們只是瘋了!但讓我問你:你可以砍殺多少人呢?四百、五百或甚至六百?你把這些人打成碎片,可是這些人的後面還有數百人在那裡。相信我,他們絕對可以收拾你和你的機關鎗!」
白崇喜兒子白先勇先生有一篇長文題為《養虎遺患——父親的憾恨》中指出,共產黨勢力八年養精蓄銳,立刻下山摘桃,與國民政府爭受降、搶奪淪陷區。林彪受命調兵遣將、日夜兼行、全力奔赴東北。
共產黨兵敗四平,蔣介石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下停戰令,導致其坐大反噬,最終「養虎遺患」。
(文:唐清清/責任編輯:明軒)
四平地處東北戰略要塞是中共必爭之地
四平位於東北中部平原,1946年只有10萬左右的人口,是東北的軍事重鎮。國共內戰期間,四平也就成了中共奪取中國版圖的必爭之地。
從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期間,國共反覆展開過四次爭奪戰又稱「四戰四平街」,這也是國共兩黨在東北戰場上,最為慘烈的較量。尤其是1947年6月的第三次「四平攻堅戰」慘烈程度被外國記者稱為「東方馬德裡」。
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在這座當時只有10萬人的城市,雙方先後累計投入兵力97個師次,90多萬人次。其殘酷程度為當時戰爭前所未見。官方數據稱,累計戰鬥52天,國民黨軍隊6萬多人傷亡,中共軍隊4萬多傷亡。而傷亡的支前民工、市民百姓則不計其數。
香港《華僑日報》發自瀋陽特訊稱:「四平街之爭奪戰越演越烈,……戰況慘得未曾有過,為東北歷次戰鬥所僅見」,所描述的「戰場上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確如此。
「四平攻堅戰」 林彪10萬紅軍大潰敗
毛澤東在戰前指示,準備犧牲數萬人將四平變為「東方的馬德裡」。毛澤東一廂情願地要求「死守四平,寸土必爭」,林彪(此時已擁有三十萬人)在四平和本溪各集結十萬軍隊死守。此次大戰後期,國民黨空軍轟炸發揮巨大威力,重創本溪林彪幾十萬部隊。
1947年6月14日晚20時,共軍對四平發起了猛攻。幾百門大炮,密密麻麻的炮彈飛向四平城。用大炮轟,又用炸藥炸,將國軍的坦克炸爛,繼續擴大城牆的突破口,攻城的大部隊衝進了四平城。接著,更血腥的城市巷戰全面展開了。
四平城內有許多大紅樓,全都是用紅磚建築的。共軍在奪取這些紅樓時,一批批爆破員和突擊隊員倒在樓前,死傷慘重。結果,每攻克這樣一座樓,都得付出沈重的傷亡代價。而四平,這樣的樓太多了,幾乎每座樓都成了屍樓血樓。
這裡舉個例子,在攻打陳明仁胞弟陳明信守衛的71軍軍部大樓時,解放軍有一個連134人,打完大樓後活著的已不到10人。
一直打到6月26日,道東被佔領了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四平全城已接近佔領了四分之三。
在蔣介石的嚴令下,杜聿明調動了4個軍9個師的兵力,分南北兩路向四平包抄上來。國民黨軍不斷突破共軍的阻擊。
在這種情況下,6月30日,林彪和餘下的部隊狼狽撤退,臨退把十六個列車炸毀了。這場慘烈的攻堅戰至此結束。雙方都損失慘重,國軍傷亡1.6萬餘人,解放軍傷亡數字不一,有1.3萬、2.1萬、4萬的不同說法。
有資料記載,林彪部隊四平大敗,傷亡極大,一路長途北逃哈爾濱,在國軍飛機轟炸和機械化部隊的汽車坦克追擊下,亂成一團,其狀狼狽萬分;官兵極為頹喪,奔逃中被俘、投降極多,有的部隊喪失三分之二,已失去戰鬥力。林彪事後承認四平戰役傷亡重大。
此時的四平城的大街小巷,到處是流淌的鮮血,宛如大大小小的紅色河流。士兵稍不留神便會滑倒。
根據名為《父親的憾恨——四平街會戰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響》的書中記載:「四平保衛戰」林彪部隊死守四平,戰況慘烈,兵力損失慘重,大街小巷堆滿了屍體,八萬人口的四平街幾乎夷為平地。
參加過四平戰役的一位名叫姚樹升的老人講:在二戰四平的時候,戰爭沒過幾天,姚老所在的連隊就僅剩下60多名士兵,幾乎喪失戰鬥力。當年的戰爭情勢慘烈,現在想起來心裡都難受。
在第三戰四平時,當時的景況真是「血流成河」,「有幾天,戰場上一直下雨,國軍的屍體沒有來得及收回去,血水就從小河溝裡流了下來。」
據說戰後屍臭令人作嘔,國民黨中央社的記者團來了當天便返回,中午吃飯因為全城的屍臭而無人能下嚥。四平為此落下血城屍城之名。
中共血腥人海戰術奪下四平
1948年3月11日,14萬共軍對四平發動了第四次攻勢。中共官方資料顯示,第四次進攻四平中共解放軍完全用炮兵重捶,僅廿四小時,攻下四平。
有人講,當年中共軍隊之所以攻下四平,靠的就是「驅迫大量無辜平民當炮灰的戰術」,即讓平民百姓走在隊伍前面。國民黨軍人打到最後,再也不忍向百姓開槍,只有撤退。
出生在東北後去臺灣的立法院院長梁肅戎生前曾撰寫了一本書《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書的第三章〈目睹東北的悲劇〉就提到了四平之戰。
民國三十七年三月,共軍三度進攻四平,計有五波攻勢。這次共軍發動人海戰術,把老百姓組成隊伍,一波波的往前趕,打得老百姓的屍體堆積如山。國軍也不忍心再打下去,共軍則踏著死屍,攻進四平。最後四平淪陷日有的說是三月十二日,有的則說是三月十五日,我則清楚的記得是農曆二月二日「龍抬頭」當天。
共軍之所以能發動人海戰術,以我家鄉為例,我家鄉離四平五十華裡,當時共產黨到地方上,首先開群眾大會,把地主、士紳公然處決,然後威脅這些老百姓說:「你們把國民黨的地主、士紳處決了,將來國民黨回來,你們也沒命了。」
無知的老百姓不得不跟著共產黨跑,也因而被共產黨送到前線當炮灰。
黃宗智是中國近代史專家,黃仁宇是明史專家,兩人都是美籍華人。
黃仁宇在他的《黃河青山》一書中,曾經提到他在1946年5月四平街戰役後參加接收東北時的一段見聞:「我們抵達前線時,剛好是戰役結束後沒幾天,看到鐵軌旁和田野裡散佈著無數的屍體。
一位新一軍總部的參謀曾對他形容何謂「人海戰術」。
他說:「他們會在前線擺出一千人,但空間只有幾百碼寬,通常只能容下一個連。你會想:這些人不傻,他們只是瘋了!但讓我問你:你可以砍殺多少人呢?四百、五百或甚至六百?你把這些人打成碎片,可是這些人的後面還有數百人在那裡。相信我,他們絕對可以收拾你和你的機關鎗!」
白崇喜兒子白先勇先生有一篇長文題為《養虎遺患——父親的憾恨》中指出,共產黨勢力八年養精蓄銳,立刻下山摘桃,與國民政府爭受降、搶奪淪陷區。林彪受命調兵遣將、日夜兼行、全力奔赴東北。
共產黨兵敗四平,蔣介石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下停戰令,導致其坐大反噬,最終「養虎遺患」。
(文:唐清清/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