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4月02日訊】弟子規有:「凡出言,信為先。」意思是說,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鬼谷子.本經符》也有:「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意思是說,話多不如話少,話說多了必有不足的地方,講出的話又做不到,就有失信於別人。
有些人遇到點事,就愛胡思亂想,而且越想越糟糕,越想越傷心。在這種悲觀情緒的控制下,很容易亂說話,事後根本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所以,說胡話不如多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是,對於聽者來說,則會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長久下來,誰還敢和你親近?
嫉妒是很多人的臭毛病。有些人看到周圍的人,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的時候,就開始議論紛紛,甚至說一些諷刺的話,什麼人在他們眼裡都有問題。
這樣的人不可能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而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關注他人的一舉一動上,最後傷害最大的還是自己!
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系,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世上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不管遇到了什麼煩心事,都不要自己為難自己;無論今天發生多麼糟糕的事,都不要對生活失望,因為還有明天。
相關視頻:弟子規易解-信
言多必失,說話的22戒!記下來,一輩子受益!
1、戒多言: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輕言:不要輕率地講話,輕言的人會召來責怪和羞辱。
3、戒狂言:不要不知輕重,胡侃亂說。胡侃亂說,往往後悔。
4、戒雜言:說話不可雜亂無章。雜亂無章,就會言不及義,傷害自己的美德。
5、戒戲言:不要不顧分寸地開玩笑,否則會引起衝突,招來禍害。
6、戒直言:不要不顧後果地直言不諱,否則也會引起麻煩。
7、戒盡言:說話要含蓄,不要不留有餘地。
8、戒漏言:不要泄露機密。事以密成,語以漏敗。
9、戒惡言:不說無禮中傷的話,不要惡語傷人。(刀瘡易沒,惡語難消)
10、戒巧言:不要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必然虛偽。
11、戒矜言:不要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自矜自誇,是涵養不夠的表現。
12、戒讒言:不要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背後說人壞話,會弄得天下都不太平。
13、戒訐言: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14、戒輕諾之言:不要輕易向人許願。輕易許願,會喪失信用。
15、戒強聒之言:不要嘮嘮叨叨,別人不願聽也說個不停,使人厭煩。
16、戒譏評之言:不要說譏諷別人的話。喜歡譏諷議論別人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往往馬虎。
17、戒出位之言:不要說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話。
18、戒狎下之言:不要對下屬講過份親密的話,以免下屬迎合你而落入圈套。
19、戒諂諛之言:不要說吹捧奉承別人的話。吹捧奉承別人,是人品卑微的表現。
20、戒卑屈之言:不要低三下四,說奴言婢膝的話,因為德厚者無卑詞。
21、戒取怨之言:不要說招人怨恨的話,播下使人怨恨的種子。
22、戒招禍之言:不要說招來禍害的話。許多禍害,往往是說話不當的結果。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的正人君子都是重誠守信之人。在中國古代,誠信曾是無數人修身立世的信條,有許多正人君子為了一 個「信」字可將生死置之度外。用「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及「一言九鼎」等成語形容。
觀古思今,中國大陸經過了中共邪黨六十年的謊言與暴力統治之後,已使堅守誠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消失殆盡。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或一個家庭的家長經常自食其言,那在這個國家或家庭中就會形成一個互相欺騙的環境,最終結果必是害人害己。
相關視頻:君子必守信
(編輯:張信燕/責任編輯:李明心)
有些人遇到點事,就愛胡思亂想,而且越想越糟糕,越想越傷心。在這種悲觀情緒的控制下,很容易亂說話,事後根本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所以,說胡話不如多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是,對於聽者來說,則會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長久下來,誰還敢和你親近?
嫉妒是很多人的臭毛病。有些人看到周圍的人,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的時候,就開始議論紛紛,甚至說一些諷刺的話,什麼人在他們眼裡都有問題。
這樣的人不可能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而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關注他人的一舉一動上,最後傷害最大的還是自己!
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系,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世上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不管遇到了什麼煩心事,都不要自己為難自己;無論今天發生多麼糟糕的事,都不要對生活失望,因為還有明天。
相關視頻:弟子規易解-信
言多必失,說話的22戒!記下來,一輩子受益!
1、戒多言: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輕言:不要輕率地講話,輕言的人會召來責怪和羞辱。
3、戒狂言:不要不知輕重,胡侃亂說。胡侃亂說,往往後悔。
4、戒雜言:說話不可雜亂無章。雜亂無章,就會言不及義,傷害自己的美德。
5、戒戲言:不要不顧分寸地開玩笑,否則會引起衝突,招來禍害。
6、戒直言:不要不顧後果地直言不諱,否則也會引起麻煩。
7、戒盡言:說話要含蓄,不要不留有餘地。
8、戒漏言:不要泄露機密。事以密成,語以漏敗。
9、戒惡言:不說無禮中傷的話,不要惡語傷人。(刀瘡易沒,惡語難消)
10、戒巧言:不要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必然虛偽。
11、戒矜言:不要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自矜自誇,是涵養不夠的表現。
12、戒讒言:不要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背後說人壞話,會弄得天下都不太平。
13、戒訐言: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14、戒輕諾之言:不要輕易向人許願。輕易許願,會喪失信用。
15、戒強聒之言:不要嘮嘮叨叨,別人不願聽也說個不停,使人厭煩。
16、戒譏評之言:不要說譏諷別人的話。喜歡譏諷議論別人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往往馬虎。
17、戒出位之言:不要說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話。
18、戒狎下之言:不要對下屬講過份親密的話,以免下屬迎合你而落入圈套。
19、戒諂諛之言:不要說吹捧奉承別人的話。吹捧奉承別人,是人品卑微的表現。
20、戒卑屈之言:不要低三下四,說奴言婢膝的話,因為德厚者無卑詞。
21、戒取怨之言:不要說招人怨恨的話,播下使人怨恨的種子。
22、戒招禍之言:不要說招來禍害的話。許多禍害,往往是說話不當的結果。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今中外的正人君子都是重誠守信之人。在中國古代,誠信曾是無數人修身立世的信條,有許多正人君子為了一 個「信」字可將生死置之度外。用「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及「一言九鼎」等成語形容。
觀古思今,中國大陸經過了中共邪黨六十年的謊言與暴力統治之後,已使堅守誠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消失殆盡。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或一個家庭的家長經常自食其言,那在這個國家或家庭中就會形成一個互相欺騙的環境,最終結果必是害人害己。
相關視頻:君子必守信
(編輯:張信燕/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