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8月10日訊】近日,有文保人士反映,圓明園流散文物展區的一隻石獅子,口中兩顆石球少了一顆,疑似被盜。這對獅子口中所含的石球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但圓明園的保護現狀卻令人堪憂,石獅口中剩下的石球,遊客仍觸手可得。
根據資料圖片介紹,這對造型優雅的石獅子,高約1.6米,身體小巧,造型俊秀。獅子的頸上系有瓔珞,胸前有石鈴,腳邊各有兩隻小獅子。兩隻獅子呈對視狀,公獅右前爪抱有繡球,母獅左前爪抱有小獅子。
這對獅子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它們口中所含的石球。每隻獅子口中原來各含有兩顆網球大小的白色石球,石球可以來回滾動,但卻不會掉出來。據悉,獅子的嘴和石球是同步進行彫刻的,並不是先把獅子彫刻好,再把石球放入獅子的口中,這樣的工藝只有在皇家園林中才會出現,如今已幾乎失傳,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據文保人士李先生介紹,2016年他參觀圓明園流散文物展時,這對石獅子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最近他再次來到圓明園,卻發現一隻石獅子的口中,竟少了一顆石球。
「我懷疑石球是被人拿走了,而且什麼時候沒有的也不得而知。」李先生惋惜的說,「要想把獅子口中的石球拿出來,必然要破壞獅子的嘴部,這麼珍貴的文物就這樣被破壞了。」
據了解,這對石獅子原是圓明園獅子林的舊物,民國期間被人從圓明園搬運到西城區北新華街的一處四合院中,2010年1月才重新回歸圓明園,沒想到它們竟然遭人損壞。
據陸媒記者實地探訪,圓明園流散文物展位於園區南門附近一處院子裡,陳列著幾十件石刻文物,有石洗、石獅子、石桌、西洋石構件、雲鳳紋柱頭、綺春園流杯亭基座、「柳浪聞鶯」坊楣等文物。
這些石刻文物被放置在一個大棚裡,四周圍著不到半人高的柵欄,疑似丟失石球的石獅子距離柵欄不到半米遠,遊客伸手便能觸摸到獅子口中的石球。
此外,展區外的警戒線也形同虛設,遊客輕易就能穿過警戒線,進入展區內部,與這些石刻文物「親密接觸」。
由於文物展區大棚內外並沒有工作人員值守,令人不禁擔心文物會容易受損甚至被盜。
雖然大陸有針對損壞、盜竊文物的相關法律,但近年來,公共展區內的文物仍屢次遭破壞或被盜。
2017年7月,廣東潮州的陸秀夫陵園內,多達15處石構件遭受破壞;2016年4月,北京明十三陵的崇禎皇帝陵墓「思陵」,有一對石燭台被盜。
評論人士認為,中共一上台,就大肆破壞中華的傳統文化,多少文物古蹟被毀,多少珍貴的書籍字畫被燒。中共對歷史文物的破壞,導致了現代民眾對文物古董不珍惜,不尊重,肆意損壞。在許多歷史悠久的景點,都留下不良遊客損壞古物的痕跡,隨處亂刻亂畫,或將文物據為己有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寶來)
根據資料圖片介紹,這對造型優雅的石獅子,高約1.6米,身體小巧,造型俊秀。獅子的頸上系有瓔珞,胸前有石鈴,腳邊各有兩隻小獅子。兩隻獅子呈對視狀,公獅右前爪抱有繡球,母獅左前爪抱有小獅子。
這對獅子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它們口中所含的石球。每隻獅子口中原來各含有兩顆網球大小的白色石球,石球可以來回滾動,但卻不會掉出來。據悉,獅子的嘴和石球是同步進行彫刻的,並不是先把獅子彫刻好,再把石球放入獅子的口中,這樣的工藝只有在皇家園林中才會出現,如今已幾乎失傳,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據文保人士李先生介紹,2016年他參觀圓明園流散文物展時,這對石獅子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最近他再次來到圓明園,卻發現一隻石獅子的口中,竟少了一顆石球。
「我懷疑石球是被人拿走了,而且什麼時候沒有的也不得而知。」李先生惋惜的說,「要想把獅子口中的石球拿出來,必然要破壞獅子的嘴部,這麼珍貴的文物就這樣被破壞了。」
據了解,這對石獅子原是圓明園獅子林的舊物,民國期間被人從圓明園搬運到西城區北新華街的一處四合院中,2010年1月才重新回歸圓明園,沒想到它們竟然遭人損壞。
圓明園展區保護形同虛設
據陸媒記者實地探訪,圓明園流散文物展位於園區南門附近一處院子裡,陳列著幾十件石刻文物,有石洗、石獅子、石桌、西洋石構件、雲鳳紋柱頭、綺春園流杯亭基座、「柳浪聞鶯」坊楣等文物。
這些石刻文物被放置在一個大棚裡,四周圍著不到半人高的柵欄,疑似丟失石球的石獅子距離柵欄不到半米遠,遊客伸手便能觸摸到獅子口中的石球。
此外,展區外的警戒線也形同虛設,遊客輕易就能穿過警戒線,進入展區內部,與這些石刻文物「親密接觸」。
由於文物展區大棚內外並沒有工作人員值守,令人不禁擔心文物會容易受損甚至被盜。
雖然大陸有針對損壞、盜竊文物的相關法律,但近年來,公共展區內的文物仍屢次遭破壞或被盜。
2017年7月,廣東潮州的陸秀夫陵園內,多達15處石構件遭受破壞;2016年4月,北京明十三陵的崇禎皇帝陵墓「思陵」,有一對石燭台被盜。
評論人士認為,中共一上台,就大肆破壞中華的傳統文化,多少文物古蹟被毀,多少珍貴的書籍字畫被燒。中共對歷史文物的破壞,導致了現代民眾對文物古董不珍惜,不尊重,肆意損壞。在許多歷史悠久的景點,都留下不良遊客損壞古物的痕跡,隨處亂刻亂畫,或將文物據為己有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