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8月12日訊】中國古代帝王奉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認為天災的發生,是自己德行不足導致的。遇有天災,古代君王不但賑濟百姓,還反省不足,修身改過,施行德政。
明朝的《大明會典》記錄,1585年大旱無雨,連井裡都沒水了。萬曆皇帝親率四千多名文武官員到天壇祈雨,他發布訓辭,天時亢旱,固然由於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時也是貪官污吏克剝小民,冒犯天和的結果。務必要改弦更張,斥退惡人,推行仁政。《神宗實錄》記載,未到一個月,驟雨帶著冰雹,連降了兩天。
在清朝的《世宗實錄》記載: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英明的帝王之一雍正帝多次批示,從來天人感應治理影響快捷。凡是地方旱澇災害都是人事造成的,或者朝廷政務上有過失,或者總督巡撫大人們瀆職,或者太守知縣不稱職。又或者一個地區之中,人心奸詐虛偽,風俗不夠厚道。這些情況足以冒犯天和,而招致災殃。
地方招災,官員奏報,雍正皇帝就批示:像你們這樣的巡撫,我就知道地方必無豐收之理。天降冰雹,為什麼專降在你們幾位所屬的地界,真是太奇怪了,太可怕了。你們作官十分不妥,要小心。何等督府就有何等年歲。天道隨人,快得很,實在令人生畏。在直省督府中,器量狹小、渾渾噩噩,沒有像你們二位的。剛到湖南,水患到;調到江西,旱災來,去了甘肅又下冰雹。如此響應,奇哉、奇哉!
可見天災與統治者的德行是息息相關的。遇到天災,必定要祈禱,這是三干年間中國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普遍採用的禳災方式。
清代將祈禱作為一種制度。《清朝文獻通考》記載:「我朝凡遇水旱,或親詣祈禱,或遣官將事。皆本誠意以相感格,不事虛文。初立神祇壇,以禱水旱,雩祀既舉,禮儀修備。間或遣禱山川,悉准古典。」
《清聖祖實錄》中有一段康熙的論述,大意是:「我已經當政56年了,大約有50年都在祈雨。每到秋收,都是豐收。過去旱災,我就在宮中祈禱,長跪三晝夜,只吃點清淡的菜。連油和醬都不敢用,以表達我齋戒的誠心。第四天徒步到天壇再祈禱。忽然間雲雨大作,步行回來,地上的水漫過了鞋。後來各省的人來京講述,才知道,那一天,全國各省都下了雨。所以我說,精誠所至,天地一定會有所感應。」
《閱世編》載:康熙十七年「大江南北,河南、山東俱早,赤地千裡,京師尤甚,每日渴斃多人。」為祈禱上蒼,普降甘霖,康熙皇帝於6月18日「步天壇祈雨」。
次年,旱災更為嚴重。在山東,「終年不雨,大飢,人相食」(乾隆《青城縣誌》)。在江西,「南昌等五十九州縣旱」(光緒《江西通志》)。這年4月15日,康熙皇帝再次「步天壇祈雨」。
這種祈禱,是「天人感應」觀念在清代皇帝身上的延續。不僅如此,清代皇帝還常常將天災看成「天象示警」,從而找出「召災之由」。
康熙年間,共發生三次8級以上的大地震。其中1679年的河北大地震因危及京師,清廷十分重視。乾隆《三河縣誌》詳細記載了地震情形:「7月28日已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如小舟遇風浪,人不能起立。城垣房屋存者無多。四面地裂,黑水湧出,月餘方止。所屑境內壓斃人民甚眾。」
這次地震,權震區在三河、平谷一帶,嚴重破壞區包括通縣、薊縣、武清、順義、香河、北京、固安、遵化、密雲、灤縣、豐潤、寶坻、懷柔、涿縣、霸縣,波及北至內蒙、南達皖北豫東的廣大地區。
地處京畿的平谷,「地震極重,城鄉房屋塔廟蕩然一空,遙望茫茫,了無降隔」(民國《平谷縣誌》)。
這次大地震,對於正忙於平定三藩叛亂的康熙帝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警策。他趕緊「詔發內幣十萬賑恤」,接著又告預群臣:「聯躬不攜,政治末協,致茲地震示警。」康熙帝的態度是真誠的,他找出了官吏的六項「弊端」,認為這就是「召災之由」,並指令九卿詳議,由吏部立法嚴禁,務期盡除積弊。
這六項「弊政「為:一是民生困苦已極,地方官吏餡媚上官,科派百姓;二是大臣朋比徇私;三是用兵地方,諸王將軍大臣多掠小民子女;四是蠲免錢糧分數及給發銀米賑濟,地方官吏荀且侵漁,以致百姓不沾實惠;五是大小問刑官員枉坐人罪,恐嚇索詐;六是包衣下人及諸王貝勒大臣家人侵佔小民生理。
康熙皇帝指出:「有一於此,皆是致災。」
八月,九卿議復:領兵諸王將軍借通賤為名,將良民廬捨燒燬,擄掠子女搶奪財物者,領兵將軍等革職,諸王貝勒等交宗人府從重治罪。「其擄掠人口,仍給本家」。以福建地區為例,清軍在征討「三藩」的戰爭中,撤軍時「驅擄男婦兩萬餘人」,福建總督姚啟聖悉令贖還為民。此外,江西、浙江被贖免的俘奴都有數萬人。
有海外愛國人士指出,現如今,中國大陸也是災禍頻頻,旱澇、陰霾、地震頻發,這難道不是上天對中共的警示嗎?相反,中共不但不知收斂對百姓的高壓政策,還利用天災大肆鼓吹宣傳其執政合法性,愚弄和欺騙百姓。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凱欣)
明朝的《大明會典》記錄,1585年大旱無雨,連井裡都沒水了。萬曆皇帝親率四千多名文武官員到天壇祈雨,他發布訓辭,天時亢旱,固然由於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時也是貪官污吏克剝小民,冒犯天和的結果。務必要改弦更張,斥退惡人,推行仁政。《神宗實錄》記載,未到一個月,驟雨帶著冰雹,連降了兩天。
在清朝的《世宗實錄》記載: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英明的帝王之一雍正帝多次批示,從來天人感應治理影響快捷。凡是地方旱澇災害都是人事造成的,或者朝廷政務上有過失,或者總督巡撫大人們瀆職,或者太守知縣不稱職。又或者一個地區之中,人心奸詐虛偽,風俗不夠厚道。這些情況足以冒犯天和,而招致災殃。
地方招災,官員奏報,雍正皇帝就批示:像你們這樣的巡撫,我就知道地方必無豐收之理。天降冰雹,為什麼專降在你們幾位所屬的地界,真是太奇怪了,太可怕了。你們作官十分不妥,要小心。何等督府就有何等年歲。天道隨人,快得很,實在令人生畏。在直省督府中,器量狹小、渾渾噩噩,沒有像你們二位的。剛到湖南,水患到;調到江西,旱災來,去了甘肅又下冰雹。如此響應,奇哉、奇哉!
可見天災與統治者的德行是息息相關的。遇到天災,必定要祈禱,這是三干年間中國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普遍採用的禳災方式。
清代將祈禱作為一種制度。《清朝文獻通考》記載:「我朝凡遇水旱,或親詣祈禱,或遣官將事。皆本誠意以相感格,不事虛文。初立神祇壇,以禱水旱,雩祀既舉,禮儀修備。間或遣禱山川,悉准古典。」
《清聖祖實錄》中有一段康熙的論述,大意是:「我已經當政56年了,大約有50年都在祈雨。每到秋收,都是豐收。過去旱災,我就在宮中祈禱,長跪三晝夜,只吃點清淡的菜。連油和醬都不敢用,以表達我齋戒的誠心。第四天徒步到天壇再祈禱。忽然間雲雨大作,步行回來,地上的水漫過了鞋。後來各省的人來京講述,才知道,那一天,全國各省都下了雨。所以我說,精誠所至,天地一定會有所感應。」
《閱世編》載:康熙十七年「大江南北,河南、山東俱早,赤地千裡,京師尤甚,每日渴斃多人。」為祈禱上蒼,普降甘霖,康熙皇帝於6月18日「步天壇祈雨」。
次年,旱災更為嚴重。在山東,「終年不雨,大飢,人相食」(乾隆《青城縣誌》)。在江西,「南昌等五十九州縣旱」(光緒《江西通志》)。這年4月15日,康熙皇帝再次「步天壇祈雨」。
這種祈禱,是「天人感應」觀念在清代皇帝身上的延續。不僅如此,清代皇帝還常常將天災看成「天象示警」,從而找出「召災之由」。
康熙年間,共發生三次8級以上的大地震。其中1679年的河北大地震因危及京師,清廷十分重視。乾隆《三河縣誌》詳細記載了地震情形:「7月28日已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如小舟遇風浪,人不能起立。城垣房屋存者無多。四面地裂,黑水湧出,月餘方止。所屑境內壓斃人民甚眾。」
這次地震,權震區在三河、平谷一帶,嚴重破壞區包括通縣、薊縣、武清、順義、香河、北京、固安、遵化、密雲、灤縣、豐潤、寶坻、懷柔、涿縣、霸縣,波及北至內蒙、南達皖北豫東的廣大地區。
地處京畿的平谷,「地震極重,城鄉房屋塔廟蕩然一空,遙望茫茫,了無降隔」(民國《平谷縣誌》)。
這次大地震,對於正忙於平定三藩叛亂的康熙帝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警策。他趕緊「詔發內幣十萬賑恤」,接著又告預群臣:「聯躬不攜,政治末協,致茲地震示警。」康熙帝的態度是真誠的,他找出了官吏的六項「弊端」,認為這就是「召災之由」,並指令九卿詳議,由吏部立法嚴禁,務期盡除積弊。
這六項「弊政「為:一是民生困苦已極,地方官吏餡媚上官,科派百姓;二是大臣朋比徇私;三是用兵地方,諸王將軍大臣多掠小民子女;四是蠲免錢糧分數及給發銀米賑濟,地方官吏荀且侵漁,以致百姓不沾實惠;五是大小問刑官員枉坐人罪,恐嚇索詐;六是包衣下人及諸王貝勒大臣家人侵佔小民生理。
康熙皇帝指出:「有一於此,皆是致災。」
八月,九卿議復:領兵諸王將軍借通賤為名,將良民廬捨燒燬,擄掠子女搶奪財物者,領兵將軍等革職,諸王貝勒等交宗人府從重治罪。「其擄掠人口,仍給本家」。以福建地區為例,清軍在征討「三藩」的戰爭中,撤軍時「驅擄男婦兩萬餘人」,福建總督姚啟聖悉令贖還為民。此外,江西、浙江被贖免的俘奴都有數萬人。
有海外愛國人士指出,現如今,中國大陸也是災禍頻頻,旱澇、陰霾、地震頻發,這難道不是上天對中共的警示嗎?相反,中共不但不知收斂對百姓的高壓政策,還利用天災大肆鼓吹宣傳其執政合法性,愚弄和欺騙百姓。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