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8月23日訊】處暑是黃曆24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秋天的第2節氣。每年的8月23日前後,視太陽到達黃經150°時為處暑。2017年的處暑落在8月23日6時20分。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古書《群芳譜》說:「陰氣漸長,暑將伏而潛處也。」處暑是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一個節氣。正如古人詩雲「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中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自此日起,老鷹感知秋之肅氣,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古人稱之為「義舉」。
陽氣熾熱而催熟萬物後自然退位,陰氣開始瀰漫,秋風漸肅。天地之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意思是開始秋收。
處暑後,鷹感肅氣擊鳥而祭,萬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現。
台灣基隆中元節祭放水燈,將水燈頭奮力送入海中,燒旺漂遠。(中央社)
處暑前後民間有慶讚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傳說七月是鬼門關打開之日,家家戶戶都會焚燒寶燭以祭奠孤魂作祈福求安之意。民間還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招致孤魂,活動從七月初一直持續到月底鬼門關結束為止。
台灣中元節放荷花燈。(台灣宜蘭市公所)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民國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中描寫了這個習俗:「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每當新秋,鄉間婦女往往身著布衣,泛以菱桶或蘭撓,往來採菱。微風拂面,笑語盈盈,蕩漾水中,趣味無窮。湖光釵影,素袂雲鬢,參差掩映於夕暉之下,更是一道勝景。梁武帝有詩道:「江南稚女珠腕繩,桂掉容與歌採菱。」李白也有詩詠:「菱歌清唱不勝春。」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曾經招募百姓在西湖種菱,其收益都用來準備修建湖堤。
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此時節要注意防燥。
《本草綱目》中記載,落花生炒熟辛香,辛能潤肺,香能舒脾,是果中佳品,有著良好的去燥功效。而鴨肉清熱,則能生津滋陰潤燥。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流傳「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俗語。北京人至今還保留著處暑吃鴨子的習俗,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以應節。
在古代,處暑是個社日。社日要有祭品,久之形成了一個食俗:吃蓋澆飯。米飯放上代表五行的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的菜,一般是胡蘿蔔、雞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蓋上勾芡的雞肉。
同時,處暑之後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例如新鮮蔬菜和水果。因為維生素能促進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儘快排除。蔬菜和水果味鹼性食物,其代謝產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其實大自然早已幫我們安排好,秋天本身就是水果出品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的蘋果、梨、西紅柿、橘子、甘蔗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要多吃含鉀的食品,如乾果、豆類、海產品等,能維持細胞水分,增強活性,有助於機體恢復生機。
養陰潤肺的「冰糖燉梨」。(龔安妮/大紀元)
民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是對「處暑」時節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此時,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人的不適。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稱為「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是人體要休整的訊號,應保持良好、充足的的睡眠,順應自然之變。另外,可常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處暑節氣之際,天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夏天人的陽氣從旺盛的頂點慢慢下降,所以此時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俗話說:「春捂秋凍」,用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記者李倩倩報導/責任編輯:寶來)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古書《群芳譜》說:「陰氣漸長,暑將伏而潛處也。」處暑是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一個節氣。正如古人詩雲「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中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自此日起,老鷹感知秋之肅氣,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古人稱之為「義舉」。
陽氣熾熱而催熟萬物後自然退位,陰氣開始瀰漫,秋風漸肅。天地之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意思是開始秋收。
處暑後,鷹感肅氣擊鳥而祭,萬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現。
台灣基隆中元節祭放水燈,將水燈頭奮力送入海中,燒旺漂遠。(中央社)
處暑民俗—— 慶讚中元
處暑前後民間有慶讚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傳說七月是鬼門關打開之日,家家戶戶都會焚燒寶燭以祭奠孤魂作祈福求安之意。民間還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招致孤魂,活動從七月初一直持續到月底鬼門關結束為止。
台灣中元節放荷花燈。(台灣宜蘭市公所)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民國作家蕭紅《呼蘭河傳》中描寫了這個習俗:「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布衣採菱
每當新秋,鄉間婦女往往身著布衣,泛以菱桶或蘭撓,往來採菱。微風拂面,笑語盈盈,蕩漾水中,趣味無窮。湖光釵影,素袂雲鬢,參差掩映於夕暉之下,更是一道勝景。梁武帝有詩道:「江南稚女珠腕繩,桂掉容與歌採菱。」李白也有詩詠:「菱歌清唱不勝春。」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曾經招募百姓在西湖種菱,其收益都用來準備修建湖堤。
處暑飲食--吃鴨子
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此時節要注意防燥。
《本草綱目》中記載,落花生炒熟辛香,辛能潤肺,香能舒脾,是果中佳品,有著良好的去燥功效。而鴨肉清熱,則能生津滋陰潤燥。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流傳「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俗語。北京人至今還保留著處暑吃鴨子的習俗,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以應節。
吃蓋澆飯
在古代,處暑是個社日。社日要有祭品,久之形成了一個食俗:吃蓋澆飯。米飯放上代表五行的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的菜,一般是胡蘿蔔、雞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蓋上勾芡的雞肉。
同時,處暑之後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例如新鮮蔬菜和水果。因為維生素能促進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儘快排除。蔬菜和水果味鹼性食物,其代謝產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其實大自然早已幫我們安排好,秋天本身就是水果出品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的蘋果、梨、西紅柿、橘子、甘蔗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要多吃含鉀的食品,如乾果、豆類、海產品等,能維持細胞水分,增強活性,有助於機體恢復生機。
養陰潤肺的「冰糖燉梨」。(龔安妮/大紀元)
處暑養生:防「秋乏」
民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三場雨,麻布扇子高擱起,」是對「處暑」時節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此時,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人的不適。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稱為「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是人體要休整的訊號,應保持良好、充足的的睡眠,順應自然之變。另外,可常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處暑養生:養陽氣
處暑節氣之際,天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夏天人的陽氣從旺盛的頂點慢慢下降,所以此時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俗話說:「春捂秋凍」,用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記者李倩倩報導/責任編輯: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