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甲骨文
商朝人的「文檔」管理完備,後朝的周公說:「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甲骨文的冊是
,這些一根根豎著的,是竹片的書「簡」,或者是木片的書「劄」或「牘」,一根繩串起大量簡牘叫「冊」;典是
,冊的旁邊多了兩隻手捧著冊,被畢恭畢敬地捧讀的「冊」就是「典」了,典籍之「典」。
跨過三千多年,如今的冊典二字和甲骨文差別在哪?基本是印刷體和手寫體的差異。可惜的是幾千年下來,有商一族的冊、典都佚失煙滅了,甲骨的質地特別,才讓上面的文字留了下來。
甲骨文不一定是中國最早的漢字,商代以前的不知多少年前,倉頡已經把漢字傳給華夏子民了。他仰觀天象俯察世間萬象而造了漢文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轟動過天地鬼神各界。
甲骨文複製片(良克霖/大紀元)
但是我們說甲骨文是漢字的直系祖先是不會錯的。將現今的漢字倒溯,大多都能在甲骨文中找到這個字的來源。
許慎做過一個總結,在他30卷的《說文解字》中,一開篇,序文裡就有他著名的「六書」理論,他把漢字結構規律地提煉出來了,謂指事、象形、會意、形聲,這四個「書」是造字之法,轉注、假借,這兩個是用字之法。用他的總結拿來驗證甲骨文,幾乎六書俱全。
除了幾千個單字,甲骨文還有固定的句式,分明是成熟的文字。
於是專家學者們這樣定義甲骨文:它是被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
一般認為,漢字幾千年走下來,經過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這麼一個五部曲。如今的世界上,有14億人在使用漢字,或者說,有14億人在和甲骨文的子子孫孫們交好。
包括你和我。
勘誤大師
因了甲骨文的破譯,商朝的面目清晰了,史書上記載的簡陋和空白也得彌補。國學大師王國維以甲骨文為據,把司馬遷搞錯的商王的世代給糾正過來了,甲骨文同時又把司馬遷所寫的商代史「覆核」了一遍,證明基本沒有錯誤,又把前朝夏的存在「敲實」了。
漢朝的《說文解字》被奉為文字學的經典之作,甲骨文把經典也「指正」了一番,比如「為」,還有「武」。
《說文解字》的作者、大學者許慎這麼解釋「為」:「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許慎是根據小篆中的
甲骨文的「為」卻是這樣的:
左上方伸過來一隻手抓著右邊尾朝下的大象的長鼻子。讓大象轉動90度可以看得更清楚,是
,以手牽象。故有文字學者解其字義為:用手牽象從事勞役。
錯得不算遠,「商人服象」,到一千多年以後的東漢時代,大象已經南遷很久了。
甲骨文解決的絕不只是這一些,學者們藉助甲骨文考古,探究比商朝更古的古代;探解商朝本身;研究語言學;了解古代天文;尋蹤玄學與人的關係甚至中華民族的淵源。
一百多年來,據說出土的甲骨數量有10萬片之多,也有說15萬片的、5萬片的,最詳實的數字是93839片。參與研究的學者人數在400人以上,整理出了4000多個不同的字,破譯出來的不多,1000多個,還有3000多字等待解密。
雖區區1000多字,歷史上的商王朝已可伸手觸摸,還能產生一門學問。如果有那麼一天,甲骨文全部被破解,將有多少謬誤被勘正,多少奧祕被揭開?遐想一下也是蠻有趣的。
上界仙物
甲骨文記載的,絕大多數是請求神明開示——「占卜」的記錄:祭祀的時間、祭品的種類、征戰的勝敗、天候收成、禍福的預示等等,不一而足。甲和骨是文字的載體,是「紙」,通神用的「紙」。不是「冊」、「典」的用竹片木。
與神靈先祖有關的事宜,商朝人都是不會隨便的,青銅禮器在鑄造前要舉行祭祀;犧牲物要特別飼養,穀物要潔淨無疵;用於通神的不能是普通的竹木片,甲骨使用前也要祭祀告天,以得到神明加持。
一個問題出現了,書寫用的文字怎麼辦?這個問題很不小,請教神明的問題要寫出來,通神的「紙」都得用特殊材料,寫給神界的文字該是什麼樣的?
經過了三千年的封存時光,甲骨文施施然地重見天日,答案來了:漢字。
最大的問題竟不是問題,漢字被商朝人直接刻到靈物上——呈給神明,又把神明的開示也用漢字刻上甲骨。
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難怪倉頡造字驚天地泣鬼雄,卻原來漢字本非俗世物,倉頡「生而能書」,分明是神靈攜神物下世,又觀人間萬象,為之披掛上人間的外衣,再將它們傳授給人。天地鬼神看得清楚,因而大受震動。
通過文字,中國人擁有了和神相連的祕密通道,西方人一頭霧水的陰陽五行,中國人一看就懂;漢字連一、二、三都有講究,老子的《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短短幾個字,萬象盡羅。
上天對華夏子民真是太偏愛了。#
參考文獻:
1.《殷墟甲骨學 帶你走進甲骨文的世界》
2.《尚書正義》
3.《春秋元命苞》
4.《增訂殷墟書契考釋》
5.《呂氏春秋》
6.《甲骨學一百年》
7.《甲骨文字編》
8.《春秋元命苞》
9.《道德經》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反饋信箱:zglszs@feitiancollege.org
點閱《中國歷史正述》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