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為後世打造瑰麗北京城 如今面目皆非(組圖)

2018年02月10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2月09日訊】一代明君明成祖打造了文化底蘊深厚的北京城,恢弘雄偉,風水極佳,展現中國古人尊崇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遺憾的是,明成祖為後世打造的北京城,如今早已面目皆非。

《大紀元》刊登的《千古英雄人物》之明成祖篇,描繪了古代北京城盡顯帝王之尊的建造格局。

紫禁城作為北京城中心,是最高權力中心,也是天下百姓最為敬畏的所在,而通向這座宮城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午門。

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上,建於永樂時期。為什麼叫「午門」呢?因為中軸線是子午線,它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

午門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襲唐朝大明宮含元殿和唐朝正門丹鳳門的形制基礎。午門在高大的磚石墩台上建樓五座,正中一座門樓,兩側分別各兩座門樓,共五座門樓,俗稱「五鳳樓」;而正中門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正合《易經》「九五,飛龍在天」的帝王數字,充分體現皇帝「九五之尊」的威嚴。

午門有五個門洞,表面上是三個,但左右還各有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臺裡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屬於「明三暗五」格局。

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後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在清代,文武大臣從左側門出入,宗室王公從右側門出入。左右掖門平時不開,只有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皇城和天安門


皇城在紫禁城之外,拱衛皇宮並為其提供各種必要的服務,南北長2.75千米,東西寬2.5千米,面積6.87平方千米。皇城南北東西各有一門,南邊的叫「承天門」,北邊的「北安門」,東邊的「東安門」,西邊的「西安門」。在承天門的東西兩側還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天安門是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的名字是「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一方麵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之意;另一方面,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

在最初修建時,承天門只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覆黃琉璃瓦,有五個門洞,通高33.7米的重檐歇山式城樓,亦充分體現皇帝「九五之尊」的威嚴。

承天門的五個門洞,中間的只有皇帝可以出入,其兩邊是宗室親王可以出入的,再兩邊是三品以上官員才可以出入的。這都是古人重視「禮」的表現。

承天門前、後還各立有一對高達10米,重達20噸,漢白玉製成的華表,也建於永樂年間。

華表一般立在皇宮和陵寢前,三、四千年前就已出現。華表通常由底座、蟠龍柱,承露盤和其上的蹲獸組成。柱身多彫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彫花的石板。承露盤上的小獸叫犼,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喜歡望天,所以也叫「望天犼」或「朝天犼」。

承天門前華表上的犼頭朝南,所以叫做「望君歸」,即希望皇帝不要留戀外面的山水而廢棄朝政,應該及時回到宮中處理政務。天安門後的一對華表上的犼頭朝北,面向皇宮,叫做「望君出」,即希望皇帝不要整天在宮中行樂,要及時出宮體察民情。古人以此警示皇帝要勤於政務,體察民情。

此外,承天門前、後各有一對石獅,東雄西雌,頭部歪向內側,似乎在守衛著皇帝的「御路」,體現了皇帝的尊貴和威嚴。

承天門城樓前還有外金水河,內金水河則在宮城內。這條河是從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過來的,按照陰陽五行學說,西屬金,北屬水,金生水,所以這條河命名為「金水河」。而「背山面水」的建築格局常常被視為風水好。

內城


皇城外即是內城,由元大都建築改建而成,周長45裡,東西長6.65千米,南北寬5.35千米,面積35.57千米,共有9座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朝陽門、東直門、安定門、德勝門、西直門、阜成門、宣武門。其位置大體與今天北京東城、西城兩區相當。

天壇


此外,永樂十八年(1420年)還在北京城南郊建了祭祀天地的天地壇,當時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1530年,嘉靖皇帝聽從大臣的建議,決定分祭天地,即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門外另建方澤壇祭地。1534年,圜丘改名天壇,方澤改名地壇,大祀殿廢棄後,改為祈谷壇。1538年,祈谷壇被廢,後建大享殿。清朝乾隆時期改名祈年殿。

如今的天壇北牆呈半圓形,象徵天;南牆為方形,象徵著地,且北高南低,表示天高地低,符合「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明十三陵


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猶在,還有飲食起居的需求,因此「事死如事生」,非常重視陵寢的修建。目前,歷代帝王陵寢建築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當屬北京的明十三陵,這裡埋葬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十三位。另外三位,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孝陵,建文帝不知所蹤,明景宗被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按照陰陽五行學說,陵墓屬「陰」,北代表「陰」,所以建在城市的西北。古人講究的「天人合一」也在陵墓的選址上有所體現,陵寢建築要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協調,達到「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明十三陵青山環抱、水流屈曲,各座陵墓均背山面水,風水極佳。而且,這十三座陵寢建築比擬皇宮,肅穆莊嚴,氣勢恢宏,顯示帝王的尊寵地位和君臨天下的浩大氣勢。

明十三陵最早的陵寢是明成祖的長陵,建於1409年,即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所建。其後歷代明朝皇帝都在此建陵,時間跨度達二百多年。其無論是從建築形式、建築結構,還是建築藝術上看,都是明代建築的實物歷史。

長陵氣勢雄偉,其橫恩殿亦稱獻殿、享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也是舉行祭祖的重要場所。長陵中的祾恩殿是中國最大的楠木殿堂,宏大且石雕精湛,其屋檐乃是最高等級重檐廡殿式。

明十三陵各陵除面積大小、建築繁簡有異外,其建築佈局、規制等都依照長陵,基本一樣。平面均呈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自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明樓、寶城等。

目前,各陵陵前的神道,主神道的石牌坊、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主要建築都保持著原來的風貌。

迄今已發掘的定陵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寢,陵園規制也仿照長陵。昭陵則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築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寢建築。

遺憾


令今人遺憾的是,明成祖為後世打造的瑰麗北京城,現今已是面目全非,內城城門、城牆基本不復存在,天安門周邊改變了原貌,明十三陵也遭到破壞,而這一切的禍首正是中共。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