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今年除夕夜「年三十」並非年年有(組圖)

2018年02月15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2月15日訊】2月15日是大年三十,又叫除夕夜,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但除夕夜並非都在年三十晚上,而年三十亦不是年年都有,而這一切都和月亮有關。

中國黃曆有大小月之分,這是由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週期而定的,稱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29.53天,為確保初一一定是朔日(即新月),故有時黃曆月份會出現僅29天的小月,或30天的大月。也因此,並非每年都會出現年三十。

據天文年曆顯示,未來20年,年三十將會「缺席」8次,其中2025年至2029年,更連續5年都沒有年三十。

不過,由於平均月長稍多於29天,故每年大月出現的次數會多於小月,因此有年三十的黃曆朔日年分比沒有年三十的年分要多。

除夕源於先秦時代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記載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邪鬼。此即除夕節令。

而最早提出「除夕」這個名稱的,則是西晉的《風土記》。《風土記》記述了古時除夕大年夜的民間習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酒食相邀,稱「別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此習俗,經唐宋相襲,並沿襲至今。

同時《風土記》中還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驅鬼」(即「年」這種猛獸)的記載。

宋代詩人陸游的《除夜》一詩寫道:

野水楓林屋數椽,寒爐無火坐無氈。

殘燈耿耿愁孤影,小雪霏霏送舊年。

椒酒辟瘟傾瀲灧,藍袍俘鬼舞跰躚。

從今供養惟春薺,莫羨愚公日萬錢。

除夕與清、盂、九三節同是中華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慶,家家祭祖。

辭歲: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粿類祭祀神明與祖先(有些人會先祭拜玉皇大帝),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業發達。還有飯上插春花,稱為「春飯」,春和「剩」諧音,表示「富裕」,另外加一碗「長年菜」。

貼春聯:春聯又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春聯相傳是由桃符演變而來,而桃符則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畫上門神的圖案,後來則用紙畫門神,也有貼上吉祥圖案的年畫。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聯是一種結合文學與書法的民間藝術,常見:「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春風春雨春常在,宜室宜家宜放懷」。

貼年畫: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貼窗花: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

掛燈籠: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二千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圍爐:祭祀神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稱為「圍爐」。魚圓、肉圓和蝦圓取意三元及第,魚取意年年有餘。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

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余」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蚝豉等,因為「髮菜蚝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壓歲錢:年夜飯之後,長輩會發壓歲錢給晚輩,又稱紅包,中國古代也有用紅線將一百個銅錢串成一串外形類似麥穗,表示長命百歲。其中一個說法是歲與「穗」同音。

守歲:「守長壽歲」之意,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稱做守歲。在一些廟宇,會有不少信眾等待上頭香,插上新年廟宇香爐的第一炷香,據說代表吉利與神明一年的護佑。

祭天:除夕的夜間23時(相當於正月初一),備好鮮花、素果祭拜玉皇大帝,感謝一年來庇佑,祈禱新年順利平安,稱為「賀正」。有些地方則是在小年夜的夜間23時(相當於除夕),稱之為「辭歲」。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