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讓父母傷腦筋 輕鬆6招吃出健康

2018年05月11日美食
近年臨床數據顯示,好發於高齡族群的慢性病之發病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它和不當的飲食與生活作息相關。在飲食方面,孩子的偏食或挑食行為讓父母傷透了腦筋。有鑒於此,本文列舉了各家媽媽如何發揮巧思誘導孩子吃得均衡又健康。

巧思1:變化餐點的造型


蔬果含有膳食纖維、抗氧化劑和植化素,它在預防慢性病、維持健康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偏偏孩童多半不喜歡吃蔬果,此時不妨變化餐點的造型,在食材的切法、形狀、擺盤和裝飾上做些變化,從視覺上吸引孩童進食。例如將蔬菜切成塊、丁、片、絲,並善用不同的造型餅乾壓模製成可愛形狀,或進一步將蔬果組合成一幅色彩繽紛、令人垂涎的圖形。如此一來,小孩自然樂意吃下肚。

巧思2:邀孩子參與料理


邀子女一起料理餐飲,比如說,與孩子共同擬定採購食物清單,帶著他們上街採買;讓小孩參與簡單的準備工作,如剝殼、洗菜、挑菜……等。一來可以讓孩童瞭解做菜的技巧,還能充份地享樂其中。家人進餐時,這份成就感和受尊重感會驅使他們將筷子伸向自己料理的菜餚。

巧思3:先備妥健康點心


事先備妥健康小點心,做為孩子的零嘴或裹腹止饑用,這樣能避免他們吃進不健康食品。例如把口感輕脆的小黃瓜、紅蘿蔔、芹菜、各色甜椒等切成細長條,並用低脂沙拉醬調伴,或是將水果切片、優格、全穀餅乾、高纖巧克力餅乾等,分裝在零食袋子內。另外,允許他們在不同的健康食物中做選擇,更能提高就食興趣。


巧思4:變換不同的烹調


小孩會因咀嚼困難、口感不佳、味道特殊把某種食物視為天敵,這時得見招拆招做些變化以提升孩子進食的意願。

☆蔬菜富含纖維質,孩子有時因咀嚼力較差或牙齒不好而產生反感。此時可將蔬菜切成小塊或是煮爛,方便他們吞食。

☆將食物做成濃湯以增加孩子的接受度,例如南瓜濃湯。

☆吃生的西蘭花、甜椒、芹菜棒或菜花時,可依照孩子的喜好,製作和風醬、青醬、莎莎醬、大蒜香爆橄欖油、檸檬汁等沾醬,使蔬菜味道變得較好以促進食慾。

☆倘若小孩不喜歡吃蔬菜,先從味道較淡且有甜味的蔬菜著手,比如高麗菜。

☆有些蔬菜的味道不受小孩青睞,如苦瓜的苦味、茄子軟趴趴的口感、黏稠的山藥或秋葵、番茄的酸味、洋蔥的嗆味等,這時得嘗試不同的烹調方式。同一種食品,蒸煮、川燙或清炒後味道很不相同。像是苦瓜排骨湯能降地苦瓜的苦味。

☆對於不討喜的蔬菜,可透過改變調味以促進口感,好比加入香菇、蝦米等拌炒;搭配糖醋醬、咖哩塊,或是加上起司做成焗烤口味。

☆十字花科蔬菜經烹調後會帶有苦味,小孩因而排斥食用。炒菜時可應用一些技巧,如在烹飪過程中添加大蒜、香料或醋,淋上少許檸檬汁、橄欖油、蜂蜜、橘子果醬或絲狀的芝士,就能削減苦味。


巧思5:樹立孩子的榜樣


有道是:「上行下效」,父母常是子女模仿的對象。希望小孩吃得健康,家長就該樹立起好的榜樣。研究發現,父母每天吃蔬果,孩子每日會多吃88克的蔬果。同時要營造愉快的用餐氣氛,子女很自然地有樣學樣。

巧思6:與鍾愛食物混搭


如果孩童仍頑固地拒吃,不得已的辦法就是和他們喜愛的食物混搭,由於他們不容易察覺到或吃出它的味道,便能輕鬆吃下肚。比如在粥、湯或澱粉食物內混入切碎的蔬菜。將蔬菜切碎與肉末做成內餡,包在肉丸、餃子、餛飩或鍋貼裡。

把切碎的蔬菜摻入孩子喜歡的調味醬中,如意大利麵醬。於麵粉中和入蔬菜泥,製成各式糕點。加入香甜的蘋果、檸檬或優酪乳,打成精力湯。混合各種蔬果、牛奶、優格和果汁,然後打成冰沙。

最後提醒的是:有些小孩的飲食行為不容易一時矯正,因此耐心是很重要的前提。如果家長經過多方嘗試仍不成功,可千萬別灰心。專家表示,有時得花上10~15次的努力才能讓孩子願意嘗試。

對於不喜歡特定蔬果的孩子,營養家建議以其他蔬果替換,仍能補充到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而培養子女開心的飲食習慣,比強調攝取單一蔬果來得更重要。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