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氣到 養生需潤燥(視頻)

2018年08月07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8月07日訊】夏去秋來,立秋節氣於2018年8月7日21時30分(北京時間)。「立秋之日涼風至」,從這一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草木開始結果孕籽,樹葉開始變黃墜落。

立秋,是中華傳統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8月8日左右。太陽黃經到達135度時為立秋。民諺說:《曆書》記載:「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表示植物結果。

立秋當日的天候可用來預測農作物收成,像是「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即說明當日氣候晴朗,必定風調雨順;「雷打秋,冬半收」則意謂如果「立秋」聽到雷聲,表示冬季農作物會歉收。

從「立秋」日所在的黃曆月份,還可以預測農作物是否豐收,判斷漁民該年收入。如「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說明著「立秋」在農曆七月,五穀可望豐收,但在六月,則會歉收;「六月秋,快溜溜,七月秋,秋後油」,則表示「立秋」若在農曆六月,漁業作業期會較早結束,若在七月,則捕魚季節就會比較長,收入也相對提高。


人們將秋季的蟬稱為「寒蟬」,又將之稱為「秋憐」。(Pixabay)

立秋三侯


古人把立秋分為三侯:「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之後,溫熱之風轉為涼風,古詩有雲:「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按五行學說,秋天屬金,顏色屬白;因為金克木,所以草木凋零。東漢劉熙《釋名》中說:「露,慮也」。草木感知凋零而憂慮,白露點點,形成秋日的一種悲愴的美。

人們將秋季的蟬稱為「寒蟬」,寒蟬感陰而鳴叫,或許是因為感知生命將盡而聲音變得淒切,人們聽了,覺得寒蟬在鳴泣,心生憐憫,所以又將之稱為「秋憐」。物尚如此,人為萬物之靈,又豈能沒有感觸呢?詩人有許多此類的詩句,如:「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

立秋風俗--報秋


宋代立秋這天,宮庭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會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風俗--裁秋葉


「折枝楸葉起園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滌煩襟酬節物,安排笑口問生涯。」舊俗,立秋時要將楸葉、石楠紅葉、桐葉等剪刻成各種花樣插於兩鬢。將紅布剪成葫蘆形狀,上書「今日立秋,百病俱休」,縫在孩子衣服的後裾上,表達驅邪祛病的願望。

楸樹葉,具有消腫拔毒、排膿生肌的功效,主治腫瘍、發背、瘰癧、白禿等症狀。唐宋時,佩戴楸葉用以象徵秋意。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秋》記載:「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木二.楸》寫道:「唐時立秋日,京師賣楸葉,婦女、兒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

楸葉膏,可治熱毒氣腫、發背、癰腫、惡瘡。明朝李詡所做《戒庵老人漫筆.楸葉膏法》記載:「汝州楸樹極多……立秋日太陽未升,採其葉熬為膏,傅瘡瘍立愈,謂之楸葉膏。」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啃秋:又稱咬秋,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吃福圓:立秋時節,台灣的龍眼大量上市。龍眼又稱「福圓」,俗諺是「吃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立秋養生忌悲秋


立秋時,自然界處於陰陽轉換、冷熱交替的時節,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對應陽消陰長的現象。

立秋養生特別注重「收養」原則,保持內心平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人為悲秋易斷魂」,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

立秋飲食:多酸少辛潤燥生津


醫書《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一年之內,秋不食姜」。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於平衡狀態。適當多食酸味果蔬,如蘋果、石榴、葡萄、柚子、檸檬、山楂等,可以收斂肺氣防秋燥。

中醫認為「燥易傷肺」,飲食可以滋養津液、健脾益氣為要。飲淡茶(以烏龍、鐵觀音為宜)、豆漿、蓮子百合糖水等,另外,秋梨、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都是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芝麻、蜂蜜等也是柔潤之品,可起到益胃生津的作用。

立秋起居:早睡早起


此季應「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睡是為了順應陽氣收斂,早起是為了舒展胸中肺氣;由於秋天陰氣增、陽氣減,為了貯存體內陽氣,要盡量少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

立秋詩詞賞析


悲秋,是詩歌的一大主題,詩人每到秋天,就會將悲慨落淚,悵惘失意溶入詩中。

「茲辰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改夏色,木葉動秋聲。」這首詩說:這一天的早晨,暑氣消去,秋風已起。天闊雲高已不是夏季的天象,樹木在風中作響,細辨是秋天的聲音。

「漠漠微雲生曉陰,滿庭虛籟薄霜林。有聲元在無聲裡,聽到無聲思轉深」。元朝李延興這首《立秋夜聽秋聲》,從聽覺角度描寫秋天,但沒有寫出自然界的任何聲音,卻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思慮;也帶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立秋日曲江憶元九》詩寫道:「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詩人在秋天來臨的時候,想起另一位詩人元稹,聽到蟬聲淒涼,看到曲江水長,想與知音分享,才發現形單影隻。言在詩外的深情厚誼,千年之後,仍能體察。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曲銘)

相關視頻:



相關鏈接: 曬秋啃秋貼秋膘 立秋時節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