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28日表示,他因舊疾潰瘍性大腸炎惡化,為避免影響國政,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2006年安倍晉三首次執政時,就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嚴重,僅任一年就辭職。2012年他第二次擔任首相,由於使用新藥使病情得以穩定,但今年健康狀況再度不堪負荷。究竟,長年困擾安倍的潰瘍性大腸炎是什麼疾病?該如何保養和預防復發?
腹痛、血便 潰瘍性大腸炎4個症狀要警覺
潰瘍性大腸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屬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炎症,多發生在結腸與直腸,位在較淺的黏膜層。
急性發作時,患者會發燒、大量血便,可能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等。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需要開刀。但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
潰瘍性大腸炎常見症狀有:
● 莫名發燒
● 腹痛
● 腹瀉,或急著排便卻只解出少量,便完仍有便意
● 糞便有膿血、黏液
如果持續出現腹痛、腹瀉、血便或發燒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Shutterstock)<br/>
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醫師丁楷庭指出,潰瘍性大腸炎的腹瀉是急性腹瀉,嚴重時會不時解血便。甚至有病人因抗體攻擊自身腸道,造成大腸破損,需要手術開刀直接切除。
潰瘍性大腸炎最常侵犯直腸,加上頻繁解便、不斷擦屁股,造成患者肛門痛,嚴重者甚至會裂開。也因病情惡化時,患者可能一天解便十幾次以上,會對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丁楷庭表示,嚴重時,患者會無法工作。
由於長期便血,患者還可能出現貧血的情形。
少部分患者合併有腸道外的症狀:關節炎、虹膜炎、自體免疫肝炎或胰臟炎、皮膚變化等。
潰瘍性大腸炎好發年輕人 飲食西方影響大
潰瘍性大腸炎難以從定期健康檢查中發現,且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醫界推測與免疫系統失調、腸道菌叢失衡、腸道感染、基因遺傳、年齡性別、藥物使用、飲食、壓力等因素有關。
● 腸道菌叢改變與腸道感染:據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資料,腸道菌叢改變可能會造成腸道黏膜和免疫系統的異常,而腸道感染也將造成腸道菌的生態改變,這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潰瘍性大腸炎的誘發原因之一。
● 藥物:抗生素會造成腸道菌叢生態改變,可能會誘發潰瘍性大腸炎。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口服避孕藥和荷爾蒙替代療法也可能增加女性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的風險。
● 飲食:潰瘍性大腸炎過去在歐美較為常見,但近年來在亞洲國家的發生率普遍上升。推測和飲食逐漸西化有關,如加工肉品、精緻澱粉、高脂、高糖食物攝取越來越多。
● 年齡和性別:潰瘍性大腸炎的男性病患多於女性,且好發於年輕人,多在20至30歲的年齡層,另一年齡高峰在50至80歲。
可藥物控制 併發症需手術治療
潰瘍性大腸炎剛發病時,很容易跟一般的急性腸道感染、機能性腸胃障礙或大腸癌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做鑑別診斷。患者就醫後,通常須進行大腸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影像檢查、血液檢查和糞便檢查。
潰瘍性大腸炎通常是採用藥物治療,根據疾病嚴重度,搭配使用腸道內抗發炎藥物、口服類固醇,甚至是口服免疫調節劑等。
患者若能規律服藥控制發炎、定期回診追蹤,可大幅降低併發症的機率,與疾病和平共處。若沒控制好或是有少數病人內科治療無效,引發併發症,例如腹膜炎、腸道穿孔、腸道狹窄、毒性巨結腸症甚至出現大腸癌的癌性變化時,需改以手術治療。
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間歇性急性發炎,若有腹痛加劇、血便次數增加、發燒的情況,應儘快回診。
保養腸道 減壓、飲食是重點
潰瘍性大腸炎的患者,在生活上應維持正常作息,盡量避免熬夜。如此可減少免疫系統紊亂,有助於病情控制。
另外,壓力會使病情復發及加劇。丁楷庭表示,如果壓力大到影響免疫能力,有可能誘發病情。目前,由於各國正因處理武漢肺炎疫情而焦頭爛額,他認為安倍晉三可能為此承受很大的身心負重。
患者最好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以適時紓壓。飲食部分則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再多補充鐵質、葉酸幫助造血,攝取蛋白質助腸黏膜修復,以及適當補充水分。同時,避免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並遠離抽菸、喝酒、嚼檳榔等不良習慣。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