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美國時事評論員橫河在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訪談。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聽眾朋友好,歡迎您收聽《橫河評論》,我是楊光。
橫河:我是橫河,大家好。
主持人:美國國務次卿今天到臺灣訪問,這是40年來的第一次,在此之前的前一天,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邀請臺灣駐紐約的最高官員共進午餐,美方稱這次會面為「歷史性」的會晤。臺灣絕對是北京的敏感詞,臺美關係的升溫毫無疑問的是踩了中共的紅線。華盛頓如此行事的背後有什麼計劃呢?聯想到美國的駐華大使前幾天突然宣布卸任回美國,看上去都不是偶然的,那麼美國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呢?我們今天就來聽一下橫河先生的見解。
橫河先生,我們上次剛談到美國大使投書《人民日報》被拒,沒過幾天居然就傳出大使要卸任的消息,印象中大使在北京大概總共只待了3年,美國大使的任期是固定的呢,還是說它是靈活的?
橫河:美國駐外大使似乎沒有固定的任期,就以駐華大使為例,有1年的、有2年的,像大家都知道李潔明,他就是2年,也有3年的,還有4年,芮效儉就是當了4年;還有一個雷德,他是時間最長的,他幾乎當了8年的駐北京大使,他是從2001到2009年的1月20日,也就是整個小布什總統的任期,一直到他任期結束,我們知道1月中下旬的時候就是新總統接任的時間;駱家輝是2014年3月份卸任的,也就是說他是提前卸任;接任的博卡斯是任到2017年的1月20日,就是川普總統接任總統,前面大使就離任了。
因為一般重要國家的大使都是總統特別安排的,像中國大使肯定是總統特別安排的,所以他很可能是跟總統的任期同步的,盡管上任的時間不一定跟總統上任同時,但是卸任的時間跟總統是同步的。
卸任大使布蘭斯塔德是川普總統任命,在2017年7月份上任,在這之前1月到7月之間是沒有大使,就是臨時代辦,這樣他應該是到明年1月,也是20日前後,就是下一任總統的任期開始的時候,他的任期他可以續任,但是他這一期的任期應該就是到1月份。
主持人:看起來美國大使的任期倒是沒有固定的。那您覺得這個大使他是本來就不打算幹了,臨走前搞一把事,我是說他把文章投到《人民日報》,還是說他打算用一篇文章來試試水,然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您覺得是什麼情況呢?
橫河:現在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川普總統希望他回國幫助競選,因為布蘭斯塔德在愛荷華州還有周邊的農業州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但是很多人不支持這種說法,原因是因為布蘭斯塔德本人對美國的對華政策是沒有什麼影響力的,就是美國對華政策現在是總統周圍那套班子在起決定作用。
他被任命也許只是和川普總統以及習近平的私人關係而被任命的,因為美國本來就有把大使的職位給總統盟友的習慣傳統,這跟其他國家都不太一樣。布蘭斯塔德是最早支持川普競選的州長這一級的人物,而且他又是最早接待過習近平的美國官員。
1985年的時候,當習近平還只是正定縣委書記的時候就訪問過他那個州,和他見過面,那時他已經是州長了,所以被認為是老朋友,這是他被任命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跟兩國元首這種私人關係而被任命的,不是說他的政策方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而布蘭斯塔德本人說,他卸任的原因是家庭和個人,他宣布卸任以後鳳凰衛視採訪他一次,這是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的時候,他說不會加入川普的競選團隊,只是說以個人義工的身分來協助川普總統競選。他又說他太太和他自己想念在愛荷華州的兒孫,他們認為是回去的時候了,所以他們希望回到愛荷華州見到家人和朋友。也就是他自己都說這是以家庭為主,助選只是可有可無的,或者說只是一種說法。
最有意思的是中共的媒體似乎是最熱衷於這種助選的說法,因為這種說法對中共的面子上是最好看的。但是對中共來說很不利的是,這個大使的離職是突然宣布的,甚至沒有事先通知中方,中方也是看到了報導才知道的,這個就直接否定了助選的說法。因為如果助選的話,他肯定要從外交禮儀上,他要先通知中方;沒有這樣做。
他應該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最不順利的大使了。嚴格地說,他應該是屬於對華鴿派人物,因為他自己個人跟習近平的關係,偏偏在他任期期間美中關係是急轉直下。密切美中關係應該是已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大概應該是從美西戰爭結束以後,八國聯軍,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從那時候開始的,當然貿易更早了,真正在政治上有關係應該是120年的歷史。
能比較這麼倒楣的大使可能也只有司徒雷登一個人而已。也就是說他目前的情況,他是不是留在北京,對美中關係的發展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即使他現在提前離職是個人的決定,其實反映的是兩國之間的關係。
至於說他給《人民日報》投稿這件事情,現在我們並不知道他本人的動機是什麼,他也沒有說,但是客觀上他起到的作用,確實是丟給了北京一個燙山芋。誰都知道北京不會登這篇文章;如果北京不登的話,那就給了美國一個現成的把柄,美國總是說是北京在遏止言論自由,在給兩國關係製造麻煩。中國駐美國大使可以隨便在美國的媒體上登文章、接受專訪;但是美國駐中國大使卻不能,連一篇文章都不能登,那肯定把北京陷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地位。
而《人民日報》不登這篇文章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不過我倒不認為這是一個試水,無論是他個人決定怎麼走,還是美國政府決定怎麼走,下一步是已經決定了,特別是美國政府,美國的對華政策,這是已經決定了的,而且都是川普總統決定的。這個決定是在他投稿給《人民日報》之前很久就決定了,所以這個投稿不一定是試水,但是你可以說他最後進行一次努力,他也能夠預料到這個結果。
我記得很有意思的是,當時毛澤東寫了一篇文章叫作《別了,司徒雷登》,這篇文章後來被認為是美中關係惡化的,就是完全脫鉤的一個代表性的文章,代表性的事件,就是1949年中共決定和美國脫鉤。
這次不是中共說「別了,布蘭斯塔德」,是布蘭斯塔德說「別了,北京」,這個就非常具有象徵的意義,就是說這是美國決定和中共脫鉤了,這正好和1949年的那個決定反過來了。
這個其實我覺得已經偏離川普總統就任以後開始貿易反擊戰那個時候的目標很遠了。而這個誰造成的呢?就完全是這兩三年當中中共的行為,一系列的行為造成的。
主持人:其實很多專家都跟您持相同的看法,就是說美國要跟中國脫鉤,因為各界也都注意到了這個大使在宣布離任日期的時候並沒有宣布誰是下一任大使。所以都在推測這個是不是說中美關係會降級?
橫河:沒有宣布下一任大使這個倒不是第一次,以前其實也有過,但是在這個時機沒有宣布的話,我覺得還是有不同的意義的。因為這個決定是在這之前這個大使和總統通話以後做出的。川普總統應該是有準備的,當然我也不排除這本來就是川普總統的想法。
現在就是說大選的選戰已經開始了,即使在正常年份,就是說美中關係還在正常的時候,他也沒有必要現在去任命一個新大使,就在大選開始的時候,他可以完全等到下一任的時候。而現在就更沒有必要了,特別是在美中關係目前這種情況下,大使本身就是只是一個擺設而已,他已經起不到無論是加強雙方的關係向好的方面發展或者朝壞的方面發展,他都決定不了了,他都無能為力了。何況雙方現在都在盡力的削減,或者是被對方削減使館人員和領館人員,在這種情況下,任命新大使的可能性很小了。
如果是臨時代辦能夠把這件事情,把這個大使的職位代辦到大選以後的話,那麼再任命新大使就是下一任總統的事情了,而任命大使本來就不是總統的優先重點。我們知道現在這個大使是2017年7月份任命的,也就是說是川普總統上任以後,接總統的半年以後才任命的。所以說也不見得會下一任一開始就任命一個駐華大使,拖到下半年是經常的。
那麼在這段時間之內,從現在到明年的6、7月份的話,那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發生。這樣的話,兩國外交關係即使在正式的情況下不降級的話,也可以認為事實上已經降級了。
主持人:那麼和這個中美關係是事實降級相對應的,我們看到是美臺關係的空前升級,16號星期三,美國駐聯合國的大使邀請臺灣駐紐約的最高官員共進午餐;第二天,也就是今天,美國的國務次卿訪問臺灣,這個是40年來的第一次,也可以說是美國打算進一步加強跟臺灣關係的動作是非常的明顯了。
橫河:是的,這兩件事情都是美臺關係加強甚至升級的象徵,但這兩件事情它代表的意義有所不同。先講一下美國駐聯合國代表,他會見臺灣駐紐約的代表,這個談話當中他談到了一個事情,就是談到美國願意幫助臺灣回到聯合國。也就是說這次會面不僅僅是一個外交禮節性的,而且是有現實意義的,就是他確實討論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有針對性的。
我們知道這個聯合國的問題,就是1971年的時候聯合國接納中共排斥中華民國,那件事情是和基辛格、尼克松訪華同步進行的。就最早的時候是基辛格祕密訪問中國大陸,然後是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這個決議的提出和尼克松宣布訪華是同一天的,因此整個這個事件兩者是有聯繫的。
美國當時雖然有雙重承認,就是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承認臺灣,有這個想法,但是我認為他們並沒有打算堅持,所以當北京一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美國立即讓步。所以實際上提出雙重承認就是做個樣子,不然的話就是覺得這麼快就拋棄一個盟友嘛。
經過幾乎半個世紀的經歷,從1971年,明年就是整整半個世紀了嘛,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經歷以後,美國終於認識到當年是犯了一個錯誤,而且現政府打算糾正這個錯誤。當然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很多障礙,是很困難的,因為中共既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又掌握了第三世界的多數票,所以說你要想靠聯合國投票來讓臺灣重返聯合國的話,這個肯定沒戲。當然既然美國有這個想法而且把它說出來了,我想美國肯定也是有一些辦法的,我們其實靜觀其變就可以了。
關於這個美國國務次卿訪臺的問題,不管他公開拿出來的理由是什麼,比如這一次他就說是弔唁前總統李登輝,或者是用其它的什麼名稱都不重要。因為他要想去訪問的話,理由總是有的是;他要不想去訪問的話,或他不願意去觸犯中共的話,那什麼重要的事情他都可以不參加。所以這個並不重要。關鍵是41年來,這是最高級別的政府主管外交的國務院的官員訪問臺灣,這就夠了。
我還是這麼說,國務次卿訪臺沒有違背美國的任何法律或者是條約,包括美中三個聯合公報,沒有違反。美國從來也沒有說外交官員不能訪問臺灣,從來沒有說過。其實即使是違反了,按照中共自己的說法,那就是個歷史文件,沒有現實意義。北京不就這麼說《中英聯合聲明》嗎?所以說中共自己帶了頭。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一個比較清晰的路線,就是從川普總統接蔡英文祝賀他當選的電話,到蔡英文過境美國的時候她的待遇提升,到美國衛生部長訪問臺灣,到現在國務次卿訪問,這個外交層面的關係提升是一步一步發展過來的。這還不包括美國對臺軍售,還有公開了裡根總統當年,就是三個聯合公報之外的一個memo,就是他的那個手記,就是當時是提出來的,這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是什麼。這個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到了。
而且我認為和這個美中關係一樣,就美臺關係的發展和美中關係一樣,它其實不是川普總統上任的時候一個既定的想法,而是隨著美中關係惡化應運走到這一步的。這個過程當中,中共的所有的表現包括在貿易戰當中的反悔,包括在南海的挑釁,取消香港一國兩制,以及中共病毒等等這一系列事件,導致了這個過程當中不斷調整而發展到這一步的。而且我認為美臺關係還會進一步的提升,就和美國和中共的關係會進一步降級一樣。無論中共如何抗議都不會有用的,因為美國已經不是過去的美國了。
主持人:那您覺得這個美臺關係會升級到哪一步呢?同時就是說美中關係會降級到哪一步呢?美國是雙邊承認呢,還是說美國會跟北京斷交,跟臺灣建交?
橫河:從要臺灣重返聯合國這個提法看來的話呢,因為當年中華民國離開聯合國跟美國是有直接關係的,美國如果要他重返聯合國的話,那美國自己就得做出一個榜樣來,就是說在外交關係上必須提升到讓臺灣有一個機會作為一個完整的政治實體回到聯合國。這個很難預測,但是現在經過這2年的經歷以後,也許我們對任何發生的事情都不會驚奇了。
至於和中共的關係的話,當然外交關係我倒不覺得會降級,我覺得美國可能會向當年提出來的雙重承認的這個方向去努力,這個可能性相對來說可能更大一些。
主持人:臺灣關係絕對是北京的紅線,那美國如此高調是不是和大使投稿如出一轍,他有一個挑戰的意味?是打算挑起海臺戰爭嗎?
橫河:妳說臺灣關係是北京的紅線,現在的問題我覺得是北京的紅線多去了。如果美國不堅持的話,中共的紅線會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範圍大。我記得北京曾經提出過中共的核心利益,但是這個核心利益顯然是會變的,它會不斷的去擴展它的核心利益,然後去挑戰國際社會的共識和規則,這就是北京所說的紅線。
如果我們專門講到就臺灣問題而言的話,就是到目前為止,美國和全世界從來都不是按照美中三個聯合公報這個調子來定的,都是按照中共的解釋來定的,中共一向解釋美中三個聯合公報是這麼這麼說的,其實美國不是這個意思。就像「一中原則」,中共一直說這個違反了「一中原則」;美國沒有承認過「一中原則」,美國說的是「一中政策」,這是不一樣的。
過去幾十年,美國是任由中共來進行解釋,就是話語權,什麼是聯合公報,什麼是一中,都是被中共壟斷了的,美國是完全放棄了解釋權,他是小心謹慎的不去觸碰北京指定的紅線,而且北京一旦把紅線擴展了,美國馬上讓,這是過去幾十年。美國沒有按照美中公報美方的定義來處理美中關係、美臺關係,所以現在美國只是做了應該早就做的事情。
就是對於北京咄咄逼人的這種進攻型的行為,我覺得必要的抵抗,甚至反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你說他是挑戰,我覺得也未嘗不可,但是我不覺得這會挑起臺海戰爭,儘管美國不會害怕戰爭。因為臺海戰爭爆發的危險從來只有一個,就是中共。美國、臺灣越軟弱,就越是鼓勵北京的戰爭冒險行為;反過來說,美國越強硬,戰爭危險就越小。
我覺得當美國在不斷的堅持他自己的政策的時候,你很難說他是挑釁;北京是不斷的在對外挑釁。美國現在到目前為止,實際上是在把事情回到應該的那個位置上去。
主持人:北京現在是顯然沒有辦法承受跟美國關係的惡化,也沒有辦法去面對真正的戰爭。那北京有沒有做什麼舉動來緩和一下跟美國的緊張關係呢?比如說挽留一下大使什麼的。
橫河:到目前為止,北京沒有表現出來任何在美中關係惡化的時候,它去承擔責任,然後表示它要改,它不可能!當然有一些言論,有一些言論它不是中共的官方正式的言論,或者正式的行為,而是通過其它的一些途徑表達出來的,比如說不停的有各種表示,說是堅決不脫鉤。堅決不脫鉤,實際上是一種耍賴的行為。我不認為北京在美中關係的惡化這個過程當中會有正式的,或者進一步的行動,來緩和兩國之間的關係。
因為這種分歧它是本質性的,就是和中共的本質,和美國的性質,這是完全對立的,無論是在社會制度上、在意識形態上,還是在其它的任何方面,都是對立的。以前是大家裝作不挑開,但是現在一旦挑開了以後,那就沒有緩和的餘地。
北京是不願意,它也不可能讓步的。為什麼它不能讓步呢?是因為北京的面子。中共的統治它在很多方面,它和國際上所有的普世價值也好、國際規則也好,它是完全相對立的。那麼在對立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它處在一個相對來說不穩定、不安全的這種位置上。它自己的感覺也是這樣,事實也是這樣,因為它和大家作對,和所有的人作對。在這種情況下,它的面子就非常重要。
這麼多年大家實行綏靖政策,就是認為惹不起它;這個惹不起它就是它從來不錯,它也從來不承認錯誤。那麼大家都覺得要解決國際事務,要和平解決國際事務,只有對它這種政權讓步,這就是綏靖政策的來源。如果說大家頂著,那就爆發戰爭了,那就要熱戰了。為了不熱戰的話,就必須對於最具進攻型的這種政權去讓步,這就是綏靖政策的一個基本點。
所以說如果北京在這方面讓步了的話,那麼它馬上就會覺得會危及到它的統治,因為當人們不把它看成是死硬一塊的時候,它會認為別人就會得寸進尺,因為它就是這麼做的。所以說為了維持它的統治,它也絕對不會讓步,它也絕對不會緩和;要是它願意讓步、願意緩和的話,事情本來就不會發展到今天。
所以說我不認為它會挽留大使,這種事情是不會做的。而事實上,挽留也沒有用,因為這個大使本身對美中關係發展的影響已經不大了。
主持人:雖然您說美國沒有挑起戰爭的打算,但是最近我們看到美國在南海的活動是空前的頻繁,而且威懾的意味很濃厚,外界大多解讀為是說美國求戰。那如果川普總統他有發起戰爭的打算,您覺得是因為連任的需要嗎?因為我們一般都知道,在戰爭時期,美國人是不會換總統的。
橫河:我不覺得川普有發起戰爭的打算,但是川普必須在中共的南海問題上、在一系列的中共挑釁的問題上,保持強硬,因為這和他競選,和他一系列的政策是吻合的,他不能在自己的政策方面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就是說他不能在中共南海這麼強勢的這種進攻態勢下表現出軟弱和讓步。那麼中共現在在南海,它是斬釘截鐵的、沒有任何餘地的,把整個南海包括在它的主權範圍之內。這個是既違反歷史、也違反國際法。
因為美國歷來都是堅持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權的,這也符合國際法的要求。如果說他不能夠堅持自由航行權的話,那麼實際上也就違背了美國歷來的海洋政策,所以說在這個方面,川普總統是不會讓步的。那不會讓步的話,在北京的進攻政策,在北京的這種咄咄逼人的進攻的態勢下,他只能堅守,這個實際上是一個堅守他的原則的問題,就是說不退讓。
我還是不認為他在挑釁,他只是不退讓而已,包括南海自由航行,他實際上是保衛南海自由航行權,在這個問題上,我不覺得他有發起戰爭的打算。從他就任到現在為止,他的每一步,包括每一場戰爭,我覺得都是在最好的時間打的最好的戰爭,而且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個人不覺得他在南海有挑起戰爭的這個動機,但是我覺得他在南海絕對不會退讓,他也不會害怕戰爭。
主持人:好,那這次節目就討論到這裡,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時間再見。
橫河:好,謝謝大家,再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責任編輯:王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