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年,墮胎在美國似乎是一個政治問題。
共和黨以保護生命為由堅決反對墮胎,認為胎兒是有靈魂有生命的。墮胎就是扼殺生命。
民主黨以保護女性權益為理由, 認為女性有權選擇怎樣處理自己的身體,墮胎應該受到保護。
那麼墮胎到底牽扯到哪些方面的問題?對女性的健康有什麼樣的傷害嗎?一個懷孕的人到底應該怎麼做?政府的角色應該是什麼?
墮胎的兩種方法
每一個處在生育階段的婦女在排卵期受精的話,就有可能懷孕。精子和卵子的結合,把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通過一系列的生化過程變成胚胎,在母親血液的滋養下,發育成為嬰兒,40週左右胎兒就會成熟分娩,正所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墮胎就是用人工的方法終止懷孕過程,也叫人工流產。在懷孕的早期,人們通常採用藥物墮胎;在懷孕的晚期,只能使用手術來終止這個過程。
藥物是怎樣終止懷孕的呢?
受精卵一旦形成之後,就要附著在子宮內膜上,身體裡面有大量的孕激素產生,子宮內膜不斷增厚,給嬰兒的成長提供溫床和養分。
市場上有三種類型的藥物用於早期的流產,一種是讓子宮肌肉強力收縮,把立足未穩的胚胎擠出體外;一種是對抗孕激素,破壞胚胎賴以生存的土壤;還有一種就是直接阻斷胚胎髮育過程中的基因轉錄和蛋白翻譯。這些藥物通常都有一些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嚴重的腹痛、噁心嘔吐、腹瀉、大量出血,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不孕症。
當胎兒長到兩個半月以上,就需要用手術流產的方法。這個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子宮破裂,大量出血,輸卵管的堵塞和不孕症。
關於墮胎,應該考慮的6個問題
人工終止妊娠還涉及到其它方面的問題,其實懷孕是創造生命的過程,也是大自然的神聖恩賜。
其實,從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起,母親就和這個胚胎產生了一種永遠都無法割捨的感情聯繫。所以流產會給孕婦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的創傷,對她們今後的人生都會產生影響。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要墮胎呢?
在美國,1/4墮胎的人是因為時機不對,沒有準備好要、或者再要一個小孩,這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事業和照顧其他孩子。還有將近1/4的人因為經濟上承擔不起,19%的人已經不想再養小孩了,還有8%的人不願意做單親媽媽,7%的人認為自己太年輕也不成熟,承擔不了媽媽的責任。一小部分人是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允許,或者對胎兒的健康沒有信心。大多數選擇墮胎的人是在20歲到30歲左右,經濟上都比較困難,缺乏家庭的支持。
那麼一個沒有養育孩子的計劃、不小心懷了孕的人應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只要是兩情相悅的結果,就應該思考以下的問題:
首先,應該為雙方有這樣的感情投入,被上蒼賦予養育生命的使命而感到驕傲。這個使命絕對不是偶然的,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給你和另外一個生命再續前緣的機會。
其次,生養一個新生命會給人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諸多的影響,也會增添不少困難。但與造人這個偉大的奇蹟和使命,以及因為墮胎而產生終身的負罪感和悔恨相比,這些困難還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
第三,是否結束一個妊娠中的生命不應該是孕婦個人的抉擇,這影響到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 包括腹內嬰兒的父親,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的意見,理解和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第四,人的身體所承載的是人的生命本質,也就是人的靈魂。而父母所給予的肉身,則為這個靈魂的生存提供了載體。 所以,無論是早期墮胎,還是晚期墮胎,都剝奪了一個生命的靈魂在人類社會生存的機會。對母嬰的損失和傷害是一樣大的。
第五,不同的宗教信仰都對婚前性行為有不同程度的戒律。早孕或未婚先孕的婦女會因為無法承受的羞恥和負罪感而選擇墮胎,以維護自己和家人的顏面。其實,正向的宗教信仰,會更加珍視生命本身。它會寬容你之前的錯誤,並支持你保護生命的選擇,而非讓你錯上加錯。
第六,婦女有權選擇怎樣處理自己的身體,但是牽扯到另外一個自己孕育的生命,選擇就非常困難了。選擇墮胎是一種權利,選擇生養更應該是一種權利。上面提到絕大部分選擇墮胎的人都是因為面對各種各樣客觀的困境。而政府應當做的是為孕婦解決困難,以避免她們因無助而迫不得已選擇墮胎。
大家都知道抽菸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他人的健康。政府成功的對大眾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對公眾場合抽菸進行限制,既保護了不抽菸人的權力,同時也沒有剝奪抽菸人的權利。絕大部分人主動放棄抽菸。
同樣的道理,墮胎有害於母親的健康,更直接傷害到一個新的生命,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對大眾進行珍惜生命的健康教育,既保護母親在極特殊情況下選擇墮胎的權利,更提供一切必要條件,包括社會支持、經濟保障、教育和工作上的便利、母嬰健康保險,來保障母親選擇生養的權利,保護無辜胎兒生存的權利。這樣能讓母親沒有後顧之憂,讓嬰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果全社會都認同生命無價,就會放下一切偏見,全力以赴捍衛一個母親的幸福和她孕育的新生命!
作者簡介:
楊景端,美國賓州楊氏整合醫學中心創始人及醫學主任、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教授、美國臨床針灸學院主席。出身中醫世家,中西醫雙修,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從事精神藥理學研究,1989年成為該校最年輕的主治醫師。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學、貝勒醫學院、美國精神病學年會做專題演講。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