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上墳掃墓祭祖 歷史掌故知多少?

2021年04月02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02日訊】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民俗節日,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非常受到重視。自古流傳下來許多清明節俗,和這個時期的節氣息息相關,也多和寒食(冬至節後一百零五天)的習俗結合為一。清明節民俗歷史掌故知多少?先來說說上墳掃墓祭祖的民俗歷史掌故。
上墳掃墓風俗
說起清明節,現在人們最直接的聯想當是上墳掃墓。上墳掃墓祭祖這清明節俗起於何時呢?年來年去千百度,這節俗的背後也交織著許多歷史掌故。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寒食節相近相連。到了宋代,清明和寒食節的部份習俗相結合,衍生了上墳掃墓祭祖的內涵。
北宋遺事《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汴京清明上墳掃墓的景況,歷歷在目:「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
宋代時的清明(節氣)還不是一個獨立的節日,而是寒食節的一部分。《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節。」當時,寒食節禁火三日,緊接著是清明日,也是落在寒食節中。清明日出城上墳是北宋時都城之人的大事,凡是新墳掃墓都在清明這一天進行。從清明開始連三日都有人上墳祭掃,其中的清明日是最多人上墳掃墓的一天。
《東京夢華錄》記載,清明時節,紙錢舖將祭掃用的紙錢當街堆疊作成樓閣狀,出城上墳掃墓的人不分官宦或是庶民百姓塞滿各個城門,由此可見上墳祭掃在宋代清明日民俗中的分量。
自宋代以後,寒食、清明上墳祭掃並沒有明顯的劃分,到了清代,「清明即寒食」了,寒食節的文化氛圍淡了,清明的重心就是祭掃墳塋。《燕京歲時記》載:「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禮制掌故
在唐代時,寒食掃墓、祭祖原是帝王公卿的吉禮之一。這些帝王公卿的吉禮,對一般老百姓來說是不得採用的,但是老百姓仿效帝王公卿家的禮制作法,在寒食節上墳祭掃,相傳成俗。在開元二十年,唐玄宗有感「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1] 於是下詔允許民間於寒食節上墓拜掃,讓後代子孫們能夠展現對祖先的孝思。從唐玄宗一朝開始,寒食上墓拜掃才成為民間的常式五禮之一,民俗有了禮制的支持。
《通典‧禮十二‧上陵》記載除了上墓拜掃時,可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食物,在墳瑩南門外行禮奠祭,祭拜後哀泣辭別,不可在墓地宴飲作樂,但允許在看不到祖先墳墓的地方食用祭拜後的祭品。[1]
白樂天(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句「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纍纍春草綠」,描繪了唐代寒食祭掃的一幕。宋朝以後,寒食和清明的祭掃習俗合而為一,在詩人的詩中也有這種反映。蘇軾曾經即席略改了樂天《寒食野望吟》詩,作成《木蘭花令》詞,兩相對照,可以看到在宋代清明和寒食相提並論、合而為一的景況: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纍纍春草綠。 (摘句)[2]
寒食節的上墳掃墓祭祖習俗融入清明日,從唐宋以來成了民間重要的清明節俗,展現了後代的慎終追遠的孝思。
後語
入了現代,每逢清明節,返鄉祭祖的車潮塞滿高速公路也是常見的節景。然而,在社會變遷中,所謂的「電子式」掃墓也出現了,墳前冷落墓草荒。指尖電子熱,卻反而冷涼了人間情!
白樂天詩《寒食野望吟》詩末寄嘆生命陰陽兩隔:
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今昔對照:
冥漠重泉不聞哭,人去,暮雨蕭蕭。
電子世界造成的隔離恐怕正威脅著清明節慎終追遠的未來,可不慎乎?
註釋
[1] 《通典‧禮十二‧上陵》:開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於塋南門外,奠祭饌訖,泣辭。食餘饌任於他處。不得作樂。仍編入五禮,永為恆式。」
[2] 蘇軾《木蘭花令》序:與郭生(遘)遊寒溪。主簿吳亮置酒。郭生喜作挽歌,酒酣發聲,坐為淒然。郭生言吾恨無佳詞。因為略改(白)樂天寒食詩歌之。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