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半年樂觀的形勢相比,7月以來中國經濟指標「急轉直下」,消費與投資均疲弱,現在可以依靠的可能是財政政策發力了,地方政府債務及地方城投債務將再創新高。據統計,今年1月至7月中旬,各地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共發行3.3萬億元債券,比去年同期發行量增加50%,金額是去年全年發行量的3/4。
地方債務越滾越大
隨著債券發行規模的增加,地方政府的還債壓力也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今年1月,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張明曾在上海的論壇上表示,今年局部地方債將發生違約,目前大約有9個省份和直轄市當年還本付息額超過財政收入的50%。原中共高官樓繼偉曾表示,十四五期間,大約1/4省級財政50%以上的財政收入用於債務還本付息,如今這一判斷應驗了,而且比例不僅1/4,已經接近1/3。據統計,2020年中,地方城投平台帶息債務規模43.8萬億,遠高於地方政府債務存量(23.9萬億)。地方城投的風險巨大,基本上靠借新還舊來支撐。據中誠信國際的評估報告顯示,2017年前4個月借新還舊比例為66.5%,2018年到今年前4個月這一比例是81/3%,今年5月則達到93.9%。債務到期流動壓力在增加。
以地方政府平台有息債務/GDP計算的槓桿率,西部地區超過49%,東部地區接近45%,天津、甘肅等地的槓桿率超過70%。
貴州樣本:低發行利率與高收益率
剛剛從脫貧中走出的貴州是典型的財政收入低而負債率高的省份,全口徑負債率計算是全國第二高,已經達到130%,即地方政府債務加上地方城投債務是地方財政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轉移支付)的1.3倍。同時,貴州也是城投「非標」產品發行規模最大的省份,雲南、四川次之。所謂「非標」產品即不是在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公開發行的產品,相對於標準化產品通常風險更高,發行利率也更高。近兩年來,貴州省遵義、安順等地城多次出現城投非標違約事件,到期不能兌付,其中包括遵義最大的城投平台、總資產1600億元的遵義道橋集團。
違約事件影響著貴州省城投的信用,導致其發債成本上升,但是地方政府礙於面子,從來都不會以10%及更高的成本融資,因為這會有損政府形象,所以貴州城投的發債利率都控制在8%以內,而二級市場的平均到期收益率超過8%,大多在12%、15%甚至20%以上,而這一價格才真實反映市場對貴州城投債券的風險判斷。
據媒體報道,為了將發行利率控制在8%以內,貴州城投甚至採取「自發自買」的方式,即自己認購一部分,算下來發行成本至少12%。地方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信用等級,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滑稽的是,貴州城投債券因收益率高受到市場的追捧,因為在其他地方找不到收益率達25%的債券。2020年8月,貴州省政府在貴陽舉辦的債券發行洽談會上公開表示:「不會發生一例違約事件。」有政府的公開承諾,投資人才敢於冒風險,賭的是貴州政府不會違約,一定會剛性兌付,至今貴州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確實還沒出現過違約。
貴州把茅台當成了提款機
貴州的自信來自何處?市值2萬億的A股第一股貴州茅台(600519.SH)就是它手中的搖錢樹。2019年底、2020年底,貴州茅台累計將8%股權無償劃轉至貴州國資,此後貴州國資在1600-1900元/股的價位累計套現約700億,今年上半年還剩4.54%股權,按照目前的市值計算,將來能再套現900億。不僅如此,貴州省還安排資金充沛的茅台集團投資債券,入股困境中的貴州國企。2020年9月,茅台集團突然宣布發債150億元入股貴州高速,受疫情影響,有息債務逾2600億的貴州高速當時已經虧損20億元。
今年9月8日,全資持有茅台集團100%股權的貴州省國資將10%的股權劃轉給貴州金融控股集團,貴州金控是貴州省財政廳全資持有的公司,承擔省內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的投融資業務。
上世紀50年代「三反五反」運動中,中共從王秉乾等三家民企手中搶來的茅台,如今成了貴州省的提款機與輸血器。如果沒有茅台,貴州財政危機將不堪設想。
城投非標違約常態化
茅台曾經3萬億的市值在中國獨此一家,為貴州解困提供了支撐,而大部分地方沒有貴州這麼「幸運」。事實上,貴州也只是公開發行的公募債券美譽違約,而城投非標頻頻違約,全國過的情況也是如此。2019年開始,全國各地基本上每月都有城投非標違約。今年的違約事件已經超過2020年,可以說違約已經常態化。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8月,已經有145起城投非標違約事件,涉及104家城投平台。從規模上看,2020年信用債市場違約有135隻,總計1556億元,高於2019年的1496億元、2018年的1209億元。
政府過度投資後患無窮
不僅像貴州這樣的西部地區債務負擔沉重,天津以及東部發達地區發債激進的地方政府也面臨困局,在北京、廣州這樣的發達城市,也有部分區縣財政負擔沉重。一位熟悉財政資金運作的人士感嘆道:「企業向外轉移,稅收減少,能賣的地已經很少,連發工資都困難。他們甚至借錢給城投,讓城投去買地,以此增加土地出讓收入,往上匯報財政收入是增加了,但另一端把錢借出去了,是財政支出,就不管了,這就是『財政空轉』,這樣的事情還不少。」
以行政為主導的政府過度投資帶來的是過度浪費、負債過高、效率下降,貴州獨山縣400億資金濫用就是典型的例子,納稅人的錢就這樣被糟蹋了。同時,政府的過度支出還擠壓了居民收入和消費,致使中國居民收入和消費比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在市場人士看來,高收益債券,亦可稱為垃圾債券,主要集中在高風險的房地產與地方城投,如今房地產的泡沫開始破滅,地方城投的借新還舊還能維持多久?地方政府的信用還能維持多久?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原文鏈接:雲峰:中國九省還債額超過財政收入一半
(轉自希望之聲/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