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左派在疫苗問題上的兩難窘境

2021年10月04日時政評論
COVID-19疫苗強制令所造成的激烈爭論中出現了一線不太可能的希望:左翼陣營內部的裂痕。如果這個裂痕受到壓力,就有可能推翻在道德法律和倫理上都可疑的強制令,或者粉碎左翼政治正確的核心支柱。
讓我們來看一個最近在紐約市發生的故事,那裡的疫情措施是全國最嚴厲的。
紐約市上西區一家受歡迎的意大利餐廳Carmin’s爆發了一場小衝突。這似乎部分緣於該市最近實施的規定,該規定要求食客在餐廳內用餐時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據報導,女店主和幾名黑人顧客就此問題爆發了爭吵,其中三人被控毆打和毀壞財物罪。
關於這個事件有多種敘述。但據報道,Carmine和被捕的三名婦女的律師都同意,衝突是在兩名沒有接種疫苗證明的男子試圖加入這群女士時發生的。
這些女士的律師聲稱種族主義在起作用。據稱,女店主使用了種族誹謗的言辭,暗示這些婦女使用假疫苗接種卡,並襲擊了她們。
餐館否認了這個說法。
「黑人命也重要」組織不接受餐館的否認。
其組織的紐約分會在Carmine餐館外抗議。
該分會的共同創始人奇沃納‧紐索姆(Chivona Newsome)憤怒地評論了此事。
她說:「在這個城市,18至44歲的黑人中有72%沒有接種疫苗。那麼,什麼能阻止蓋世太保(警察),我是說紐約警察局,圍捕黑人,把他們趕下火車或公共汽車?」
將紐約警察與蓋世太保相比較是令人反感的。正如澳大利亞最近的情況所表明的,我們可以相信警察也是被迫無奈去查看證件或拘留人的。在過去的18個月裡,西方打著公共衛生的旗號,開始扮演反烏托邦的角色。
紐索姆並沒有就此為止。她繼續說:「我們提醒這個城市,你的強制令不會成為另一種種族主義的社會隔離。黑人不會袖手旁觀,否則你會看到另一場暴動。這不是威脅。這是一個承諾。……疫苗接種護照不是實行種族主義的藉口。」
黑人婦女遊行組織(the Black Women’s March)的共同創始人金伯利‧伯納德(Kimberly Bernard)補充說:「我們正在向市長、州長、餐飲業發出通告,我們不會允許你利用這種疫情、疫苗接種卡和口罩作為種族主義的另一個理由,把我們關進監獄,因為監獄裡已經有太多的黑人。」
這些言辭可能看起來誇張,但基本邏輯是成立的。紐約黑人在疫苗接種率方面落後於該市所有其它種族/族裔群體。因此,由於紐約需要接種疫苗證明才能參與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活動,因此作為被懲罰的目標,黑人的人數多得不成比例。
全國疫苗接種率的數據和紐約市相似。根據凱撒家庭基金會(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數據,在43個州中,「至少接種過一次COVID-19疫苗的白人比例(53%)比黑人(45%)高出約8%。」黑人接種率也落後於這些州的西班牙裔人口。
為什麼疫苗接種率的差異很大?嗯,如果紐約的餐館,也許還有全國的企業,被政府強迫員工和顧客接種疫苗,那麼這個負擔的絕大部分將落在黑人身上。
就算不按照最激進的反種族主義者的標準,僅以大多數左派為標準來看,這也是政府強制推行的偏執。
正如反種族主義的伊布拉姆‧X‧肯迪(Ibram X. Kendi)所說,種族主義政策是「任何產生或維持種族群體之間不平等的措施」 。
鑒於不同種族的人的相對疫苗接種率,強制令除了產生或維持種族群體之間的種族不平等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呢?
這些強制令在相對不那麼激進的法律左派的術語中具有「不同的影響」。
「不同的影響」是指像肯迪判斷的那樣,一項政策是否具有歧視性,是基於它結果,而不是它的意圖,即如果一項政策完全是種族中立的,但在不同種族中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則可能被視為歧視性政策。
如果疫苗強制令產生不公平——它們具有「不同的影響」,這就給左派帶來了一個悖論。一方面是推行針對疫情的強制政策,另一方面是擁抱左翼思想(註:指極端政治正確的反種族主義思想)。
要麼疫苗強制令是種族主義,要麼「不同的影響」不是種族主義的證據。
這就是左派的兩難窘境。
作者簡介:
本‧溫格滕(Ben Weingarten )是克萊爾蒙特研究所(the Claremont Institute)的研究員,也是埃德蒙‧伯克基金會「納特康小隊」(the Edmund Burke Foundation’s 「The NatCon Squad.」)的共同主持人。他是《美國英格拉特:伊爾漢‧奧馬爾和進步-伊斯蘭接管民主黨》(American Ingrate: Ilhan Omar and the Progressive-Islamist Takeover of the Democratic Party)一書的作者,目前正在撰寫一本關於美國-中國政策及其在川普政府領導下轉型的書。
原文「Vaccine Mandates Pit COVID Tyrants Against the Woke」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