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為何變成妖狐?

2022年04月21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21日訊】2022年三月裡,日本栃木縣那須高原火山口附近的「殺生石」裂開了,傳說中這是鎮壓妖狐九尾狐的石頭之一。日本傳說的妖狐九尾狐的形象是融合天竺、中國和日本等三國文化涵化而成的。中華文化的九尾狐本是祥獸、仙獸,怎會變成妖獸的呢?

中華文化中最早的九尾狐

在中華文化中,很早就有九尾狐的形象。在久遠之前留下的《山海經》中有多處記載。 《山海經‧大荒東經》:「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即九尾狐)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這些《山海經》中記載的九尾狐是一種自然生物,並沒有善惡仙妖等等的特質,或可稱為一種「異獸」。九尾狐會吃人,肉也可食,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妖邪之氣侵擾,不受蠱毒之害。

瑞應祥獸九尾狐

上古時的九尾狐就是祥瑞的符應徵象。九尾狐的蓬蓬大尾部表示強大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頭小尾大的形貌,象徵越來越興盛。
九尾狐為何變成妖狐?
這是清朝重刊的《山海經》中的九尾狐畫像。(公有領域)
《金樓子‧興王》記述,有人身虎首的神,獻玉鏡和九尾白狐給商湯。
《尚書大傳》記述,文王被拘禁在羑裡時,散宜生到西海之濱,抓了九尾白狐獻給紂王,紂王大悅。後來文王被放了,而東夷族都歸順了文王。東晉大學者郭璞作《九尾狐贊》,稱讚青丘奇獸出現在周文王時代,是文王的至德感動天地,因此出現的祥瑞感應。贊頌:「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翔見,出則銜書。作瑞周文,以標靈符。」
在東漢時,九尾狐的瑞獸形象就更受重視。《白虎通德論‧封禪》說,皇帝有大德,感應鳥獸,就會出現祥獸,例如鳳凰、麒麟,而九尾狐也是其中之一。皇帝具有九德,九尾狐才出現,其色白蓬尾的形貌,傳遞著太平盛世的訊息,是後代子孫綿延繁昌的表徵。
東漢趙曄寫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記載大禹娶塗山女為妻是得到九尾白狐瑞應的啟示。大禹治水在中國九州到處奔波,到了三十歲,仍未娶妻,心中有個掛念,恐逾時未娶,影響傳宗接代,不應禮制。當他來到塗山時,就說道:「我要娶太太了,必然有徵應出現呀!」不久,果然有九尾的白狐出現在禹面前。禹說:「白色是吾之服;九條尾巴,正好是王的表證。」於是大禹就在塗山娶妻,成婚後第四天就繼續治水的大業。
《東觀漢記》記載,章帝元和二年,天下大治,出現許多瑞應,包含九尾狐,載於史官。漢章帝改變了嚴苛的法制,是位有道之君,寬厚長者。九尾白狐是天降祥瑞的徵兆,與人間之事呼應。

九尾狐和神界有關

在陰陽學說中,「九」字是個陽極之數,處於物極必反的位置。九尾狐的九尾隱示陰陽轉變極致的特質。「九泉」是指冥界,《禮記‧檀弓》中所述及之「九京」、「九原」也指墓地,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東漢的墓室山牆畫中,圍繞著女神西王母的動物神獸中就有九尾狐。
生命最大的希望就是升天。西王母是漢代墓畫中最主要的神祇,人們認為她是救災、保佑與賜福的神。九尾狐則是服侍西王母的仙界神獸之一。
1978年發掘的戰國時代墓葬品中發現了九尾狐的圖像。那是淮陰高莊戰國墓中出土的刻紋銅箄形器,其上刻有九尾狐圖,它的九尾是呈現一根九尾的齒梳狀。
到了東漢,畫像石、畫像磚、壁畫、漆器、搖錢樹、銅鏡等器物上常見西王母和神獸搗藥兔、九尾狐、三足烏等等的圖像。有的九尾狐是佩劍侍從。在河南通橋畫像磚中有奔跑的九尾狐,九尾形象鮮明而生動,而四川地區彭山石棺上的九尾狐身上有雙翼,已是羽化的仙界神獸。[1] 上古的九尾狐的九尾,多呈現一條主尾巴分歧出九尾的形狀。

後代九尾狐為何變身妖獸

九尾狐為何變成妖狐?
九尾狐附身的妲己畫像,出自江戶時代畫師葛飾北齋《北齋漫畫》。(公有領域)
同樣是東漢對狐的詮釋,許慎《說文解字》說狐有陰陽兩種特質,具有兩面性。陰的特質是:「 狐,妖獸也,鬼所乘之。」所指狐藏在古墓穴鬼境,鬼上狐身,狐就變妖獸。如《封神演義》中女媧神派出魅惑紂王的千年九尾狐狸精就是從軒轅古墳中出來的。
晉朝葛洪的《抱朴子》有載:「狐狸豺狼,皆壽八百歲。滿五百歲,則善變為人形。」南北朝時,可說是狐妖變的關鍵時期,在正史中同時存在著九尾狐的瑞應和狐狸的狐魅事件。《魏書‧靈徵志》記載不少九尾白狐的瑞應之事,而在《魏書‧卷一百十二》記載著二件「狐魅」事件。一是「高祖太和元年五月辛亥,有狐魅截人髮,時文明太後臨朝行多不正之徵也」。點出當時文明太後身上有狐魅,以致舉止行為不端正。接著在肅宗熙平二年,也有類似的「狐魅截人髮人相」的事件發生。
唐代《酉陽雜俎‧卷十五‧諾皋記下》記載了古代流傳的傳說,說野狐戴墓地髑髏拜北斗星,化為人形為怪作亂。[2] 又說一種稱為天狐的九尾金狐最是厲害,擅長符籙之術,可通達陰陽,服役於日月宮。從這時起九尾狐變金身,這種金狐就不是瑞獸了。
唐張鷟《朝野僉載》記載:「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動物是不能修成神的,雖號稱狐神,它的功能是來自陰的能量,實際上是狐妖。人拜狐妖乞求好處,甚至是不可告人之事,就招惹狐魅招鬼上身。再說,沒有德又怎能平白無故得到好處呢?那不要拿出代價嗎?人去拜它就給它能量,交換的就是人最寶貴的東西。
中唐時白居易新樂府詩《古塚狐-戒豔色也》描述狐變女妝,用以勸戒世人戒豔色,一方面也反映了狐妖變在民間普遍傳開的時代背景。

古塚狐

古塚狐,妖且老,化為婦人顏色好。 頭變雲鬟面變妝,大尾曳作長紅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時人靜處。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舉花顏低。 忽然一笑千萬態,見者十人八九迷。 ……
敦煌寫卷P.2569(宋代)《兒郎偉》(其三)有「怪禽異獸,九尾通天」的描述。敦煌寫卷中的宋代九尾狐已經是妖狐。在社會人文中就反映出這種氛圍,比如宋朝趙令疇《侯鯖錄》記載「錢唐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宋代妓院非常多,從業妓女當然也多。從北宋民俗志《東京夢華錄》看到,京都汴京幾乎到了街頭巷弄妓院遍布的程度。縱慾情色和九尾野狐,互相刺激造成敗壞的循環。
到了元代平話《武王伐紂平話》、明代小說《封神演義》裡,得了妲己人身的金毛九尾狐,成為狐媚狐狸精典型。《封神演義》中的九尾狐將「王者傾於色則妖狐至」作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九尾狐為何變成妖狐?
金毛九尾狐乘身附體的妲己(右圖)。(公有領域)
這也是本文開頭提到的「殺生石」[3] 中白面金毛九尾妖狐(玉藻前)在日本孕成的中國文化涵素。實際上,「王者」也可以是整個國家的代號;而狐妖也不限於雌。

結語

《瑞應圖》說:「九尾狐者,六合一同則見」,也就是人之德合於天地宇宙之德,則九尾狐現,又說「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九尾狐從瑞應祥獸、神獸變成妖獸,反映出我們人的高貴品質一路淪落、喪失的過程與招致的後果。而在這演遞過程中,我們往往是不自覺的,甚或是沒有警覺。
九尾狐並非自發的妖變,但它也具有陰陽兩面性。當我們人界的善能量低落,惡能量就暴漲,陽消陰長之際,也是妖魔、鬼界乘機乘身作亂之時。或許這就是九尾狐繃開拘束它的封印之索與巨石,逃之夭夭的緣故。
後續人妖之間又將是怎樣的一場大戰呢?話說回頭,前面我們沒有說到狐和九尾狐還有一德為古人稱讚,那就是「狐死首丘」。是說狐狸死時,頭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有人把它解釋為返本歸真的志向。我們人類因為道德敗壞在私心情慾上,因而招來狐魅邪魔的禍亂,在後續的人妖之戰中,返本歸真該是我們人打敗妖怪邪魔最好的出路。
註釋: [1] 見:周到、呂品、湯文興編:《河南漢代畫像磚》(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6年) [2] 《酉陽雜俎‧卷十五‧諾皋記下》記:「舊說野狐名紫狐,夜擊尾火出。將為怪,必戴髑髏拜北斗,髑髏不墜,則化為人矣。」 [3] 「殺生石」和九尾妖狐玉藻前:在日本文獻中,14世紀後期的古書《神明鏡》首次有了妖狐化作王妃玉藻前魅惑鳥羽天王,被陰陽師安倍泰成識破並驅逐到那須野的故事。《神明鏡》的妖狐是雙尾白狐,還不是九尾狐。
日本文獻中可考的「九尾狐」的記載,最早可見於國語辭書《下學集》,這是十五世紀中(1444年)的百科事典。到了16世紀,在原本故事上延伸出「殺生石」的情節,玉藻前的幽魂飄到那須高原變成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它不時從石中散發出毒氣殺人,石頭成了「殺生石」。日本南北朝高僧玄翁鎚擊大石碎成小石,震住了妖狐的妖力。
從《神明鏡》以來,妖狐玉藻前涵合了印度斑足王的夫人、周幽王妃褒姒的情節,所以有「三國妖婦」之稱,但與妲己還沒有關係。元代《武王伐紂平話》和明代《封神演義》對殺生石起了很大的影響,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玉藻前吸收妲己的元素,變身為九尾狐,殺生石的故事更加風行,發展出小說故事、繪本、人偶劇和歌舞伎的戲劇形式,在現代的動漫和遊戲玩偶也很盛行。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