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俠客尚義疏財 為廉吏紓困 為君子殮葬

2022年05月06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06日訊】大刀王五(1844年—1900年)是清末著名俠客。本名王正誼,字子斌。在李鳳崗師門中,王正誼排行第五,所以綽號「小五子」。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善用大刀,江湖人稱「大刀王五」。在民間的流傳中,王五被譽為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一,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清朝光緒年間,京師有位大俠,人稱「大刀王五」,素來尚義疏財。其人習得一身功夫,於北京創立源順鏢局,以保鏢為業。他武功蓋世,名震天下。當時河北、山東的盜賊們聽到他的名號,均甘拜下風,肯接受他的約束。晚清亂世之時,官場糜爛貪腐橫生,貪官污吏多行不法,強取豪奪,聚斂了大量的不義之財。他行俠仗義,亦如水滸英雄。這些貪官有些也就成了他打劫的對象。

毛遂自薦 護廉吏赴任

光緒五年至六年之間(1879年—1880年),直隸發生了幾十起搶劫案,官府一直沒有抓到盜竊犯,都心裡暗自懷疑是王五一夥幹的。於是刑部令五城御史派出數百兵卒圍住王五在宣武門外的家宅。王五讓二十多人拿著器械把守大門。那數百名兵卒不敢冒然進去。雙方對峙一直到了傍晚,官吏兵卒才解散回家。
次日,王五忽然到刑部自首,當時的總司讞事兼提牢官是濮文暹(1830年—1909年)。濮文暹供職刑部十多年,審案時「居心平恕,察事精詳」,平反了不少冤獄。他著作的《提牢瑣記》,在當時被奉為成法。
濮文暹見王五自首,感到很詫異,於是問他原因。王五回答說:「曩以兵脅,故不從命。兵既罷,故自歸。」濮文暹詰問他,幾個月來所發生的盜竊案。王五倒也沒有隱晦,侃侃而談。他直言相告,哪些是黨羽做的,哪些是其他盜賊做的,沒有絲毫掩飾。
濮文暹素來為官剛直,他知道王五為人勇武,尚俠重義,並且很有才幹,就有意保全他,於是說:「這麼多的搶劫案和你都無關,然而你交遊甚廣,肆意豪飲賭博,也不是善類所為啊。我逮捕你後,會給你一些小小的懲罰,以作為對你的重大警誡(以免將來再重犯過錯)。」於是下令打了他二十大板,就放他回去了。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年),濮文暹改授南陽府知府。將要赴任之際,卻發現囊中羞澀,為此心裡煩憂。一天,王五忽然來見,剛進到室內,就向濮文暹叩首行禮,說:「小人蒙您再生之恩,無以為報。如今您到南陽為官,途中必會遇到很多強盜,沒有小人護衛,您一定免不了遭遇搶劫。我還聽說您路費不夠,小人特地為您準備了二百兩銀子。」
濮文暹不好意思接受,就說:「我已經有銀子了。」不料王五說:「您騙誰啊?今天早晨您還向某位西商貸款百兩銀子,但商談的結果不是不很順利嗎?不如,您把簽好的契約交給我,等您到了任上再償還,怎麼樣?」
沒等他答應,王五就為他安排車馬,左右周旋,很快就打點好了一切。濮文暹極力推辭,但都沒能推掉,只好把貸款契約交給了他。遂後一起同行,前往南陽(湖北襄陽一帶)。

俠客求貸 為廉吏紓困

他們行至衛輝,時值黃河暴漲,路費也快用完了。濮文暹心裡憂煩,向王五訴說。王五笑著說:「區區小事,又怎能難倒我!」說罷,帶上佩刀跨上馬背就離開了。眾人以為他又要去打劫了。
到了傍晚,王五才回來,將五百兩銀子放在幾案上。濮文暹見狀,一陣心驚,說:「這是盜泉[1]啊,我再渴,也絕不會喝一滴。你趕快拿走。」
王五大笑起來,說:「您懷疑我又去打劫了?區區五百兩銀子,到哪兒還不能貸出來呢?這是我從某位商人借貸來的。不信,您可以把他召來,問一問就知道了。」濮文暹寫了一封信函,讓隨從去請商人。次日,商人來了,出示了契據,濮文暹方才相信,放心地接受貸款。王五把濮文暹護送到南陽後,就回到了京城。

御史因言獲罪 豪俠相護

光緒十九年,安維峻(1854年—1925年)擔任福建道監察御史,也就是言官,其職責是巡查各級官吏言行,以備朝廷賞罰,罷黜或升遷。安維峻品秩不高,只有六品,他擔任監察御史不到一年,就上奏了六十多道疏文。
中日戰爭爆發後,光緒二十年(1894年),安維峻上了一道《請誅李鴻章疏》。面對外敵入侵,光緒雖已親政,但遇事必請慈禧懿旨,「和戰不能獨決,及戰屢敗」,世人都將此局面歸咎為李鴻章的主張賠款求和。對於主戰的大臣,李鴻章動輒呵斥他們。安維峻懇求光緒皇帝「請明正典刑,以尊主權而平眾怒」。在這道疏文中,他還譴責了慈禧,「皇太後既歸政皇帝矣,若再像以前那樣處處對皇帝行事予以牽制,那將何以上對祖宗,下對天下臣民?」以及太監李蓮英,「至李蓮英何人斯,而敢幹政事乎?如果屬實,律以祖宗法制,李蓮英豈復可容。」
安維峻冒死進諫,慈禧惱羞成怒,迫使光緒帝下詔嚴辦。光緒帝有意保全他,只將他革去官職,流放到張家口軍台。
安維峻被發配到軍台,當時帝傅翁同龢、侍讀學士文廷式都贈銀為他送行,由王五護衛他前往。王五為他駕駛車馬,運載眾人贈予安維峻的贈禮。

君子赴難 豪俠冒險殮葬

譚嗣同(1865年—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自幼喪母,其父譚繼洵的小妾時常虐待他。譚嗣同生活得非常孤苦。他遷居北京半截胡同瀏陽會館時,認識了通臂猿胡七和大刀王五。這二位武林高手同時教授他武藝。王五教譚嗣同劍術和單刀,所以二人交情頗深。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朝廷抓捕譚嗣同。王五勸譚嗣同趕快出逃,他願做譚的護身保鏢。譚嗣同曾對梁啟超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當王五勸說他離開時,譚嗣同為了警示眾人自願下獄,拒絕了王五的好意。譚嗣同死後,很多人害怕受到牽連,不敢為他收屍。譚嗣同的家鄉是湖南瀏陽,王五冒著風險將他的遺體送回老家安葬。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爆發了庚子之亂,也稱義和拳之亂。在這場庚子國變中,一代俠客也沒能逃脫亂世浩劫,被八國聯軍槍殺。王五一生行俠仗義,支持循吏和言官。在時代的風雲中,這位豪俠靖赴國難,在青史一隅灑下片片萇弘碧血。

注釋:

[1]盜泉:《屍子》記載:「(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有一次,孔子路過「盜泉」,雖然口很渴,但因泉水名含「盜」字,守禮的孔子厭惡其名,於是強忍乾渴,不飲盜泉水。《淮南子》中有:「曾子立廉,不飲盜泉。」後人將不義之財稱為「盜泉」,以不飲盜泉表示清廉自守,不苟取也不苟得他人財物。
參考資料: 《清稗類鈔》卷53 《清史稿‧安維峻傳》 《譚嗣同集‧譚嗣同傳》 《譚嗣同集‧譚嗣同就義軼聞》 《外交小史‧安維峻劾李文忠疏》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