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07日訊】俄烏戰火紛飛,這壬寅年開春襲來的動盪煞氣,令人聯想到上個世紀的四個虎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50年的朝鮮半島戰爭,差點引發美蘇核戰的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怪不得有「虎年多戰亂」的說法。
人間吉凶跟天象變化是對應的。古人觀天象,通過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預知未來。「五星合聚」(五大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中一個小範圍內)常被視為改朝換代的徵兆,「熒惑守心」(火星在心宿內滯留的現象)則是大凶。星象學是古代兵家的必修課,「故上將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淮南子》)秦漢時期軍隊出征前,都要舉行祭祀北斗的儀式,藉助北斗七星的神力鼓舞士氣,祈願天意護佑,克敵制勝。傳說北斗叢星中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常與二十八星宿聯手降妖伏魔。
中國古代把天空的恆星劃分為「三垣」「四象」七大星區。環繞北極星的「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外圍是形如動物的星群——「四象」:東蒼(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這四方神獸各自下轄七個星宿,分布於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環天一周,總共為「二十八宿」。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有五十四個星座,七百多顆星,組成了虎的圖案。在五行中,西方屬金,色白,故稱白虎。
瓦當上的白虎圖案。(用心閣/Wikimedia Commons)
白虎是司掌兵戈的戰神,象徵著威武和軍隊,迅猛如雷,「氣吞萬裡如虎」,迎風招展的虎旗,調兵遣將的虎符,鋒銳無比的虎頭湛金槍,繪製的虎頭盾牌······人稱特別勇猛善戰的將領為「虎將」,《三國演義》中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是威震八方的五虎上將。
更厲害的是天宮神將。《西遊記》第28至31回,黃袍怪把唐僧變成老虎,孫悟空與黃袍怪廝殺了五六十回合都不分勝負,於是上天界求助,一查方知是二十八宿中的奎星下凡,黃袍怪原是西方白虎星區的頭目——奎木狼。第55回,孫悟空打不過蠍子精,請來了昴日星官(白虎七宿之昴星),其現形為大公雞,高鳴兩聲,蠍子精頓時一命嗚呼。
在民間,百獸之王的威儀雄風、驅邪噬鬼的護衛作用深入人心,「鎮宅神虎圖」和武財神趙公明騎虎送寶的年畫廣受歡迎。長輩們給小孩子穿虎頭鞋、戴虎頭帽,希望兒孫像小老虎一樣茁壯成長,充滿活力。
「左青龍,右白虎」,「龍盤虎踞帝王州」,龍吟虎嘯,龍騰虎躍,喻為風水寶地,英傑輩出,人才濟濟,政通人和,實力強盛。龍與虎可做好搭檔,也可能變成死對頭。
《推背圖》第一象頌曰:「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到末世最後的虛寂,龍爭虎鬥,相生相剋,興衰分合,因果循環的戲碼在期間輪番上演。
青龍四轉世 白虎三投唐
在隋唐系列小說以及評書、戲曲中,「青龍四轉世,白虎三投唐」的故事生動傳奇,引人入勝。第一世——單雄信VS羅成
星宿臨凡 神州戲台
從南北朝後期到隋朝年間,天上眾星宿紛紛下凡,因為得知紫微星君(紫微大帝)要來人間開創盛世。李淵、李密、宇文化及、王世充、竇建德、朱粲、孟海公、高談聖、劉黑闥等人都是二十八宿臨凡,三十六天罡也下界轉生成三十六位猛將,早早為這場大戲做鋪墊,在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繁重而無休止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廢,加之災年饑饉,民不聊生。在揭竿而起的隋末百餘支起義軍中,多次打敗官兵主力的河南瓦崗軍是實力最強的。鼎盛期擁有30萬人馬、戰將千員,成為中原首屈一指的割據勢力。其骨幹班底——結拜兄弟的瓦崗寨四十六友中,就有左相星、右相星、左天蓬大將、土德星君轉世的魏徵、徐茂功(原名徐世勣,又名李勣)、秦瓊(字叔寶)、程咬金。還有青龍星、白虎星下凡的單雄信和羅成。
手持金釘棗陽槊,胯下閃電烏龍駒,濃密的栗色鬚髮在陽光下帶點棕紅,外號「赤髮靈官」的單雄信魁梧彪悍,迅猛矯捷,人稱「飛將」。他是瓦崗軍五虎將之首,九省綠林總瓢把子,寨主翟讓和軍師徐茂功都是他的同鄉老友,豪爽仗義的單雄信多次救助落魄的秦瓊,因緣際會結識了秦叔寶的表弟——四十六友中年紀最小的羅成。
羅成跟隨父親——北平王羅藝習武征戰,不僅槍法精妙,而且諳熟韜略。這位稚氣未脫的白馬少年,一上陣就英銳逼人,神勇異常,揮舞著五鉤神飛亮銀槍所向披靡。因其白皙俊秀且不苟言笑,故有「冷面寒槍俏羅成」的綽號。
羅成看不上單雄信咋咋呼呼的綠林草莽做派,單雄信也跟這位心氣高傲的名門公子不大對付。當瓦崗寨被楊林的官兵圍困,羅成應邀從北平趕來破陣摧堅,他調兵遣將,指揮若定,大破一字長蛇陣,隨後又裡應外合破了銅旗陣。在揚州比武大會上,羅成勇奪狀元魁,一個翻身回馬槍刺中了靠山王楊林的咽喉。在隋唐英雄排行榜上,天賦異稟兼具將帥之才的羅成名列第七。
《桃李子》童謠 李密的成敗
瓦崗軍連打勝仗,聲威大震;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後來居上的首領李密頗有才略和感召力,曾是參與禮部尚書楊玄感兵變的謀士,也是有望成就霸業的梟雄之一。慕名投靠的不僅有大批民眾、小股義軍,還有隋官和降將。「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當時民間傳唱著《桃李子》的童謠,「楊氏將滅,李氏將興」、「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傳播,其潛移默化的顛覆力量,成了隋煬帝楊廣的心頭大患。
隋煬帝盯上了關隴貴族集團的李氏後裔,藉機處死大臣李渾、李敏家族的32人,對姨表兄弟、太原留守李淵的猜忌也很深,一直派人監視、拿捏他。
當隋末第一悍將張須陀被李密打敗陣亡的消息傳來,隋煬帝一下子癱倒在龍椅上,大勢已去的惶恐使他寢食難安,長噓短嘆,繼而捶胸頓足,咬牙切齒。李密是關隴集團八大柱國李弼的曾孫,是因眼神顧盼不同尋常而被隋煬帝辭退的宮中宿衛,是勤學典故——「牛角掛書」(李密騎著牛慢悠悠地前行,專心入迷地看著掛在牛角上的《漢書》)的勵志少年,他不僅得到越國公楊素的賞識,還跟著楊素的兒子楊玄感造反,兵敗逃亡的李密在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開創了事業第二春,成了隋王朝的頭號威脅。隋煬帝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地調集兵力圍剿瓦崗軍,派王世充的江淮勁旅增援洛陽。
就在官兵主力與瓦崗軍纏鬥、無暇他顧之際,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渡黃河,扼守潼關,攻取長安,坐擁地利天險,靜觀時變。如日中天的瓦崗軍卻突爆內訌,李密殺害了瓦崗舊主翟讓,令諸多將士心寒,隔閡嫌隙加深,凝聚力下降。
618年4月,隋煬帝在江都(揚州)為叛將宇文化及所縊弒。同年6月18日,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王世充等隋臣在東都洛陽城擁皇孫楊侗為帝。彼時,欲回關中、率軍北上的宇文化及已到達洛陽郊外,虎視眈眈地盯著瓦崗軍占據的糧倉。
形勢危急,傀儡小皇帝提出與瓦崗軍停戰,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為避免腹背受敵,這位反隋義軍盟主竟接受招安,奉旨全力抵抗宇文化及的十餘萬驍果軍。驍果軍是隋朝驍衛御林軍,多是在關中募兵選拔的優異者,歷經嚴酷的體能和技能特訓,武器裝備都是當時最好的,堪稱戰力強悍的一流精銳。雙方在酷暑中鏖戰對決,李密引以自豪的八千驃騎精兵折損殆盡,瓦崗將卒慘勝,元氣大傷,疲憊不堪,隨即又被以逸待勞的老對手王世充趁虛攻潰。
這一蹶不振的潰敗,是長期淤積的矛盾大爆發。內部不和,戰略失誤(魏徵等人的建議不被採納),身處四戰之地,長期作戰的艱辛,加上稀裡糊塗的招安和死磕,又落入陷阱遭暴擊。更要命的是鎮守洛口倉的邴元真與王世充暗中勾結,把瓦崗軍賴以生存的糧倉拱手獻出。秦瓊、程咬金、羅成再怎麼勇猛,也無法挽回頹勢。負傷掛彩、精疲力竭的將士們厭倦又失望,他們的首領並不是能駕御雄才虎將以制天下的人主,天命不在他這邊。久懷不滿的單雄信率眾投降。李密領著殘部突圍,投奔長安李淵,後又叛唐被誅。
名震天下的瓦崗軍分崩離析。秦瓊、程咬金、羅成、劉黑闥等大將被王世充收編。不久,劉黑闥跟隨了兒時同鄉好友——河北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待續)
參考資料:
《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
《資治通鑑》
《隋唐演義》
《說唐全傳》
《興唐傳》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