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速逃離中國 東南亞成新寵

2023年12月25日財經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25日訊】外資正在加速逃離「不可投資」的中國大陸,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與此同時,東南亞取代中國成為外資新寵,2022年吸引的外國投資創歷史紀錄,高達2,220億美元。

外資持續撤離中國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8月訪華時說,中共沒有任何解釋的巨額罰款、修訂內容不明確的《反間諜法》,給美國商界帶來了衝擊,許多美國企業告訴她,中國已經「不適合投資,因為風險變得太大了」。
日益惡化的營商環境以及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促使越來越多的外企撤離中國大陸。據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11月3日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在華外商直接投資(FDI)減少118億美元,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值,今年前三季外商直接投資累計總共流出1220億美元。
彭博社根據中共商務部12月21日公布的數據計算得出,11月中國新增實際利用外資為533億元人民幣(約合75億美元),同比下降19.5%。這是自2020年2月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差數字。
而中共商務部的聲明稱,今年1-11月實際外資金額1.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比彭博社得出的數據相差近一倍。
另外,根據中共央行的外商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來看,早自2017年3月起,外商直接投資就連續80個月淨流出,表明外資出逃不僅與美中貿易戰有關,也和中國的勞動力等營商成本升高與競爭愈趨激烈有關係。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11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華跨國企業的CEO對中國的信心正在減弱。對35位來自歐美駐華外企的首席執行官待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中國的信心指數從6個月前的72下降到今年下半年的54。
另外,40%的CEO預計對華投資將減少,並且預計在未來6個月內裁員,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僅為9%。
中國吸引力下降的另一個表現是,境外資金也在加緊撤離中國股市。據《金融時報》報導,今年前七個月,流入中國股市的境外資金已有超過四分之三離場。
報導說,自8月份以來,全球投資者通過中國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和「深港通」拋售了價值逾250億美元的中國A股股票。這是自「滬港通」2014年11月開通以來發生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資金外流。

東南亞取代中國 成為外資新寵

外資撤離中國的同時,東南亞正取代中國成為外資投資新寵,2022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創歷史新高,達2,220億美元,而美國是全球投資的領頭羊。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數據顯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2017年至2022年期間,東南亞11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40%,超過了外資對中國、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投資增幅。
另外,據英國《金融時報》外國直接投資跨國界追蹤系統的記錄,美國企業2018至2022年間,在東南亞投資了743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的半導體相關產業。
美國國務院在拜登總統9月訪問越南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越南有望成為確保半導體供應鏈多樣化和彈性的合作夥伴。」隨後,Marvell Technology和Synopsys等美國公司都表示迫切希望在越南投資。
不只美國,中國企業對東南亞的投資也在增加。在2018至2022年間,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高達685億美元,緊隨美國之後。在中共政府於西方國家關係持續緊張與惡化的情況下,中國公司希望通過藉助東南亞國家的工廠,繼續維持對美國及歐洲的出口。
此外,台灣在東南亞的投資也爆發性增長。據台灣經濟部統計,2022年對東南亞投資與2016相比增長了120%,首次超過對中國投資。貿易則突破1800億美元,增加80%。
「我們認為,由於受到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的影響,這種趨勢只會持續下去。」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接受《日經亞洲評論》專訪時說,今年這一趨勢變得更加明顯。
王美花表示,2023年前9個月,台灣企業在東南亞和印度的投資達到43億美元,而同期對中國的投資僅12.6億美元。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