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以舊換新賣房效果不彰 中產階級不想背債

2024年06月22日房地產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3日訊】為了刺激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中共當局推出新政策,鼓勵民眾以支付差價的方式賣掉現有房產換購新房。然而,有住房以舊換新的物質條件及支付能力的中產階級,對此項政策反應冷淡,受訪者共同的顧慮是,換購新房後必將承擔新的債務風險。
近期,中共當局正在加大力度推行住房「以舊換新」,主要方式是由地方政府指定的機構、國企或房地產開發商出面,通過收購、置換、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幫助已有住房的居民賣掉舊房以後,再補上差價置換成新的房產。由政府指定機構或企業購買的舊房,則通常會經過一定的改造後轉變為公租房。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70個城市推出了住房「以舊換新」的具體計劃。
然而,各地相關政策出台以後,民間的反應卻很冷淡,並未出現當局預期的快速提振房地產市場的效應。媒體採訪發現,受訪者對以舊換新不積極的最大原因,是在整體經濟不景氣、個人職業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不願意再去負擔換購住房所帶來的債務風險。
香港英文報刊《南華早報》日前就住房以舊換新的話題,採訪了多名中國的中產人士。其中一名受訪者表示,她曾毫不猶豫地賣掉自己開了七年的奔馳汽車,再花28萬元(人民幣,下同)換購了一輛豪華版的品牌電動車。但是她沒有意願賣掉現有住房、再拿政府補貼購買新屋。
這位女士給出的理由很簡單:舊車換新車「至少可享受新技術設計體驗」,但住房以舊換新結果就是面對新的債務。而她的餐廳近年一直虧損,在這種情況下,負擔新的債務絕不會是她的選擇。
一名在外企擔任高階主管的人士受訪時表示,他曾考慮過把自己位於市中心價值400萬元的房產賣給政府,但換購新房的選擇有限,而且至少還要再多承擔100萬元的貸款,最終他放棄了這個想法。
這位受訪者坦言,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推動住房以舊換新,官方可趁機收回市中心土地資源,銀行可獲得新的貸款業務,國有企業或房地產開發商可以減少房地產庫存,但是對於購房者而言,以舊換新的結果就是增加了自己的債務和相應的風險。
事實上,有這樣顧慮的人不在少數。早在今年4月中旬,廣東省深圳市核心地段的「綠景白石洲」項目宣布啟動「以舊換新」計劃。這個項目緊靠當地傳統豪宅和購物街,頗具地理優勢,但當地居民對此計劃仍然反應冷淡。
當時,深圳市民吳先生(化名)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像他這樣40多歲的中產階級,大多已習慣了居家周邊的生活環境,在缺乏明顯價格優勢的情形下,只是有建商出面幫忙處理舊房子,很難讓他們提起花錢買房搬家的興致。
吳先生說:「如果說我賣100平米的舊房,能去白石洲換一個150平米的新屋,還有可能會想做這件事,若還要加錢,就懶得折騰了。」
美國華府「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家李恆青則分析說,地方政府本身財政就已經很吃緊了,就算對方政府願意拿錢出來補貼購房者刺激消費,「也不見得說到做到」。之前在山東淄博、臨沂以及河南的商丘、新鄭等地,都發生了地方政府未能兌現購房補貼的承諾、導致民眾公開抗議的事件。而當局這些已經出台的刺激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
「以舊換新邏輯很通,可是跟實際(情形)不一樣,是天方夜譚式的邏輯」, 李恆青說,「錢呢?誰給錢啊?我現在連工作都沒有了,投資股市的錢都已經被洗劫一空,在這種情況下我拿什麼去實現你的以舊換新?」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