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非常道】大勢所趨?硅谷大佬紛紛向右轉

2025年01月10日財經非常道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11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財經非常道」。
今天焦點:震驚:研究表明廉價商品政策會帶來更多貧窮!川普去監管信號,美聯儲副主席辭職!小札宣布要捍衛言論自由,硅谷大佬紛紛向右轉!美12月ADP就業數據意外大幅放緩!

川普去監管信號?美聯儲副主席辭職

放鬆對企業的監管,是川普最重要的經濟政策之一,而去監管可不僅僅是對各類民間企業放鬆監管,對美聯儲也是一樣。
就在川普即將就任總統的前夕,美聯儲宣布,主管金融的副主席邁克爾‧巴爾(Michael Barr)將在川普上任後不久辭職。
1月6日週一,美聯儲在官網上發布了這則聲明,表示巴爾將卸下主管監管的副主席一職,並將於2025年2月28日生效。但巴爾將繼續擔任美聯儲理事。
巴爾是從2022年7月,即拜登擔任總統一年半之後開始擔任主管金融監管的美聯儲副主席,美聯儲的聲明稱,他已經向拜登總統遞交了辭呈。巴爾在辭呈中暗示,辭職是為了避免未來可能同川普政府發生的法律糾紛。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川普團隊已經對美聯儲在監管銀行方面的激進立場提出了批評,巴爾一直是加強監管的主要支持者,雙方的不同立場讓外界猜測,川普上台後很可能會罷免巴爾。所以巴爾才提前提出辭職,而這個決定並不意味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會提前卸下美聯儲主席一職。
巴爾的辭職也意味著,川普可以再提名一位新人選擔任聯儲局的金融監管負責人,這樣他就有了可以干預美聯儲金融監管的影響力。
同時坊間普遍認為,鮑威爾最終的結果很可能也會選擇主動辭職下台,因為美聯儲對川普未來的施政至關重要,川普一定會想辦法換上一個和他志同道合的美聯儲主席人選。

美12月ADP就業人數 意外大幅放緩

就在美國12月非農就業數據即將公布的前夕,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數據」公布了,數據顯示美國12月的就業人數意外大幅放緩,創下今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
1月8日,ADP Research Institute與斯坦福數字經濟實驗室合作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ADP就業人數增加12.2萬人,低於預期的14萬人,而前值是14.6萬人。
ADP首席經濟學家內拉‧理查森(Nela Richardson)表示:勞動力市場在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下降到更溫和的增長速度,招聘和加薪均有所放緩。
分析認為,ADP數據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在2024年逐漸疲軟,並持續到年底。美聯儲官員在決定2025年的降息路徑時,必須平衡這一趨勢與新一輪通脹的擔憂。
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短線波動不大,現報收為109.2。美股期貨短線波動也不大,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有0.1%左右的跌幅,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722%,現貨黃金的價格為2657.24美元/盎司。
報告顯示,各行業的就業增長喜憂參半。教育和衛生服務、建築以及休閒和酒店業的增幅最大。製造業、自然資源和採礦業以及專業和商業服務業的員工人數有所下降。
按地區看,西部地區的就業增長增幅最大,且絕大部分來自擁有500名員工以上的公司。
在ADP數據公布稍早前,美聯儲理事克裡斯托弗‧沃勒表示他支持進一步降息,稱降息的速度取決於通貨膨脹的進展和就業市場。
沃勒說:勞動力市場現在接近美聯儲的最大就業目標,沒有跡象表明就業市場很快會大幅趨弱。預計關稅不會對通脹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前景符合預期,他支持2025年繼續降息。

再解僱百人 《華郵》忍受「轉向」陣痛

美國老牌左派媒體《華盛頓郵報》在2024美國大選年突然轉身向右,並因此流失了近25萬讀者,致使訂閱量大幅下降,財務亮起紅燈。本週《華郵》又宣布裁員近百人,不過,財力雄厚的大老闆貝索斯對此並不介意。
週二,《華盛頓郵報》裁掉了其業務部門約100名員工,這是這家老牌大報陷入財務困境的最近跡象。《華郵》發言人表示,本次裁員數量占該報員工總數的4%,不會影響到新聞編輯部門。
去年大選前,《華郵》在老闆貝索斯的授意下,突然打破數十年來為民主黨候選人背書的傳統,以中立姿態向川普示好,引發傳媒界巨大震動。這一舉動也讓《華郵》流失了近25萬訂戶,占該報數字訂閱量的10%,導致財務狀況突然亮起紅燈。不僅如此,《華郵》還在過去幾個月裡流失了多名知名記者和高級編輯,加上這次裁員,不少人認為《華郵》是因為政治轉向而傷筋動骨。
不過如果將視線放得再遠些,結論或許就會有所不同。事實上《華盛頓郵報》陷入財務困境並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早在兩年前,《華郵》就已經因訂閱人數下降和成本高昂而陷入財政困窘,2023年全年虧損了7700萬美元。因此,貝索斯在大選前突然宣布轉向,對於年老體衰的《華郵》來說,究竟是「毒藥」還是「良藥」真的還不好說。
到目前為止,貝索斯似乎一直堅信轉變立場支持川普是正確的決定,且毫不擔心《華郵》的未來,因為錢不是問題。他去年底在紐約的「交易錄峰會」上直言:我給《華盛頓郵報》帶來的優勢就是,當他們需要財政資源時,我會隨時待命。在這方面,我就像個溺愛孩子的家長。嗯,果然有錢就是任性啊!

推進「右轉」進程 Meta取消「事實核查」

貝索斯並不是唯一轉變立場並決意支持川普的科技巨頭。本週二,臉書的母公司Meta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也再次以實際行動表明心跡,他宣布取消專為支持川普的保守派所設立的言論審查機制,並高調宣布要捍衛「言論自由」。
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大家好。今天我想談一些重要的事情,因為現在是時候讓臉書和Instagram回歸言論自由的本源了。」
扎克伯格承認,過去幾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政府和傳統媒體都在進行越來越多的言論審查,其中很多都是政治性的。
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我們因此建立了許多複雜的系統來審核內容,但複雜系統的問題在於它們會犯錯,即使他們不小心禁了1%的帖子,那也是數百萬人,我們已經到了錯誤太多、禁言太多的地步。最近的選舉讓人感覺像是一個文化轉折點,再次優先考慮言論。所以我們將回到我們的本源,專注於減少錯誤,簡化政策,並恢復我們平台上的言論自由。」
他說,2016年川普首次當選後,一些傳統媒體開始持續發表所謂「虛假信息有害民主」的言論,臉書也因此推出了「事實核查」功能來審查言論。
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但這些事實核查員的政治偏見太嚴重,他們破壞的信任比他們創造的要多得多,尤其是在美國。」
扎克伯格宣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Meta將做出一系列調整,包括取消事實核查計劃、調整內容過濾器,修改涉及移民、性別等有爭議話題的留言政策等。
這一系列舉措是扎克伯格從反對川普到支持川普的一連串動作中的最新一波,也意味著Meta將從內容把控上更靠近保守派。
為了表明決心,扎克伯格還宣布將Meta的內容審核團隊從左派大本營加州,搬到共和黨的「堡壘」德州。
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我們將把我們的信任和安全以及內容審核團隊遷出加利福尼亞,我們在美國的內容審查部門將設在德克薩斯州,在我們努力促進言論自由的同時,此舉將有助於我們在不必擔心團隊會有偏見的地方重新建立起信任。」

政治投機還是大勢所趨?Meta轉向影響全球

臉書在全球擁有數十億用戶,可以說是全球社交媒體的領軍人物,扎克伯格取消針對保守派的「事實核查」,不但符合川普及其支持者的願望,更將以一種對MAGA友好的方式重塑整個互聯網行業,影響力應該說是不容小覷的。
「美國原則項目」政策主管喬恩‧施韋普(Jon Schweppe):「這是言論自由的一次重大勝利,保守派已經為此鬥爭了六年,當時大型科技審查制度剛剛開始的時候,Meta是其中最嚴重的違規者之一。現實情況是,回顧2020年的選舉,我認為最突出、最臭名昭著的例子之一就是《紐約郵報》關於亨特‧拜登的報導被臉書和推特審查,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幾乎所有觀察人士都認為,這是Meta近年來在管理政治內容方面的最大變革,說明扎克伯格急於與川普新政府修復關係,同時,恢復言論自由也已是全球範圍的訴求,扎克伯格此舉也是大勢所趨。
「電子前言基金會」國際言論自由主任朱利安‧約克(Jullian York):「我覺得這裡面存在一些政治動機,但同時全球也都在大力推動這種變化的出現。」
保守派組織「美國原則項目」的政策主管喬恩‧施韋普認為,社交媒體本應促進溝通而不是限制對話,理應緩和矛盾而不是強化對立。
「美國原則項目」政策主管喬恩‧施韋普:「總的來說,我認為這對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當一些極端觀點受到公眾駁斥時,人們就不太可能繼續持有那些極端看法了。所以我們必須相互溝通,必須進行對話,這樣對雙方來說可以產生自然的緩和作用。
不過,Meta關閉「事實核查」機制,雖然在政治上讓保守派獲得了應有的言論自由,但也令一些觀察人士增加了對虛假信息和網絡安全的擔憂。
「電子前言基金會」國際言論自由主任朱利安‧約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好事。我認為臉書和Meta多年來一直存在過度審查的問題,但與此同時,有目的的虛假信息仍是個隱患,因為全球性事實核查的一個關鍵用途,就是可以用於地緣政治衝突、戰爭局勢和突發新聞的信息核實。我認為在這些情況下,事實核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功能。」
Meta解禁言論限制迎來一片叫好之聲,但這是否會為中共、俄羅斯等慣於散布虛假信息、搞輿論戰的政權開放更多綠燈,就要看扎克伯格接下來如何應對了。

研究表明 沃爾瑪帶來的不僅是低價還有貧窮

羅傑‧卡瑪(Rogé Karma)是《大西洋月刊》的一名專欄作家,去年底他發表了一篇名為「沃爾瑪效應」(The Walmart Effect)的文章,文章表達的一個驚人的研究結果:沃爾瑪所到之處會變得更加貧窮。
他說:沒有哪家公司像沃爾瑪一樣在美國經濟中占據如此重要的位置,它既是美國最大的私人雇主,且以低工資著稱;也是最大的零售商,也以低價格而聞名。從這個意義上說,沃爾瑪的主導地位,體現了一種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主導美國政策制定的理念:低廉的消費價格是衡量經濟健康的首要標準,比低失業率和高工資更重要。
羅傑通過調查發現,沃爾瑪不僅會導致社區平均收入降低,還增加了社區範圍內的失業率,這些成本都超過了它所謂低價商品為消費者們節省的資金。羅傑通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總體而言,沃爾瑪讓所在地區變得更加貧困。
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有過關於沃爾瑪的熱烈討論,相關的紀錄片和書籍層出不窮,例如:《沃爾瑪:低價的高成本》和《沃爾瑪如何摧毀美國》等。
但隨著左派思潮的洶湧,經濟學界對沃爾瑪的支持也隨之而來。2005年,左派經濟學者賈森‧弗曼(Jason Furman),他後來成了奧巴馬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發表了一篇題為「沃爾瑪:一個進步的成功故事」的論文,他在文中辯稱,儘管沃爾瑪給員工的工資相對較低,貨品價格更低廉,但其潛在危害的規模與其為消費者節省下來的錢相比,微不足道。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這種觀點成了許多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們的主流看法。但是人們似乎忽略了這種低價模式對社會長遠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發現,沃爾瑪的到來會對當地經濟產生連鎖反應,消費者會改變購物習慣,員工更換工作更勤,競爭對手也不得不開始打價格戰,供應商也不得不改變商業模式等。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沃爾瑪的影響並不像「進步的成功故事」裡說的那樣樂觀。
一個由經濟學家和社會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追蹤了1968年以來,1.8萬名美國人的各類經濟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研究,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在沃爾瑪開業10年後,其所在社區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下降了6%,其中低收入、年輕族群和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家庭遭受的損失最大。而且,這些人在收入上損失遠遠超過了在沃爾瑪購物所節省的金額。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沃爾瑪會對收入和財富產生如此廣泛的負面影響呢?
學者們分析認為,當一家沃爾瑪進入一個社區時,他會通過更低的價格擊敗競爭對手,迅速成為該地區的零售主導者,並迫使當地的小型雜貨店和連鎖店削減成本,甚至關門。
結果,原本向這些零售商供應商品的本地農民、麵包師、小手工業者以及各類製造商們,逐漸被沃爾瑪所擁有的國際供應商取代,他們要麼失業,要麼被收購,要麼只好另尋出路,而且據估算,沃爾瑪60%—80%的商品是從中國採購的。因此,在沃爾瑪進入一個地區五年內,其總就業人數會會下降大約3%。
一旦沃爾瑪成為該地區的主要雇主,就會產生經濟學中所謂的「買方壟斷權」,買方壟斷指的是一家公司因為工人幾乎沒有其它就業選擇,而可以支付更低的工資。這也解釋了為何沃爾瑪的工資水平一直低於競爭對手,比如:塔吉特和Costco,以及其它地區性的連鎖超市。
另外,因為沃爾瑪巨大的規模,自然會對供應商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眾所周知,沃爾瑪以壓榨供應商而聞名,這些供應商因為害怕失去這家最大的客戶而幾乎別無選擇,只能順從。為了能繼續以更低的價格向沃爾瑪供貨,他們只好通過裁員,或降低員工工資的辦法來維持生存。
而且還有一個很無奈的事實,那就是,大部分民眾是很難明白上述這些經濟學的研究結果,他們中很多人只要能買到廉價商品,他們寧願貧窮,寧願從政府那領福利拿補助,他們也不願意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境遇。他們不希望看到更多競爭、更多通脹、更多工作機會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說,因為低價格更容易活下去,所以他們變得更懶惰了。而民眾的這種態度又會讓政策制定者將低價格放在首位,並從政策上支持那些能夠提供廉價商品的公司,比如沃爾瑪。
如果說沃爾瑪的案例揭示了什麼的話,那就是從長期來看,低價格本身會帶來巨大代價。
好的,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非常感謝您的收看。「財經非常道」,咱們下次見。
《財經非常道》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