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再曝利空 企業家:最大的雷還在路上

2025年02月03日房地產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3日訊】今年1月份中國房價和銷售額繼續下跌,房地產市場觸底反彈的希望仍然渺茫。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房市將進一步下滑。更有企業家警告:中國房市的危機必然威脅到金融系統,「最大一個雷」還在路上。
據獨立房地產研究公司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月度報告,對中國前100個城市市場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現有住宅物業每平方米的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7%;前100家房地產開發商的房地產銷售額同比下降近17%。
2024年的9月下旬以後,為提振市場情緒促進新房購買,北京當局曾出台系列措施,包括降低現有抵押貸款的借貸成本、放寬大城市的購房限制以及降低購房稅,以及向消費者提供補貼和為國有企業提供融資等。這些刺激性措施雖然讓中國房地產市場銷售額及價格下降的幅度有所收縮,但仍然未能達成阻止房地產市場繼續下滑。
路透社參與市場調查的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和價格將進一步下跌,跌幅則可能低於2024年。報導表示,中國的住宅房地產市場在2021年的峰值時期曾占到經濟產出的25%,但現在已成為拖累中國經濟的主要因素,令家庭、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深為擔憂。
「2025年,新房銷售可能仍將面臨挑戰,」中國指數控股研究員Cao Jingjing對陸媒表示,「購房者的收入預期並未有實質性改善,二手房市場的銷售也擠壓了新房市場。」
在中國國內需求疲軟和就業形勢惡化的背景下,分析師們對中國房地產市場今年能否出現轉機仍持懷疑態度。惠譽評級估計,中國2025年房價將下跌5%,新房銷售面積將下降1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訊息顯示,中國2024年掛牌的法拍屋數量為 370,000套,遠高於2023年的364,000套。而這些法拍房屋中,僅有約117,000套法拍住宅屋成功出售,其交易價值為163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1.9%,大多數法拍房則都以流拍收場。
中指研究院的調查還顯示,2024年包括商業、住宅和工業物業、土地、車庫和停車位在內的止贖屋(被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總數為高達768,000套。報告表示,中國的法拍屋數量自2020年以來一直在逐漸上升,2024年繼續了這一趨勢。
對此,美國華盛頓的民間機構信息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坦言,在中國整體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必然會發生購房者斷供房貸的情況,而且隨著中國經濟持續惡化,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法拍屋出現。他表示,中國現在的樓市是「幾百萬億的盤子」,而中國的房市還遠未觸底,隨著房價不斷下降,房貸壞帳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也指出,當前北京當局所採取的政策仍然是傾向於救企業和救市場,而忽視了消費者和民眾所面臨的困境,其社會治理邏輯也是「強調社會管理而不強調社會救濟和保障」,而這種做法只會形成惡性循環,並推高銀行的系統性風險。
他表示,法拍房的增加意味著銀行貸款的不良率在上升,在中國法拍屋增加的情況下一些銀行為減少不良資產,甚至還要貸款人補拍賣價與貸款時的差價。他說:「這會有一個社會示範效應,更多的準備購房者會擔心,畏首畏尾去購買(新房)」 。
旅居美國的原中國民營企業家胡力任則警告說:中國金融面臨的最大困局還不是居住房的法拍量,而是真正的工業用房,也就是工業產權房。隨著整個中國經濟、製造業的崩潰,這部分是沒有人托盤的,「這才是中國金融面臨的最大一個雷」。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