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09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唐青看時事》。今天,我們來談今年2月爆發的新一輪美中關稅戰,看看川普如何用一套「太極拳」式的戰略,讓中共步步陷入困境。
一、川普的「太極戰法」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川普的策略,那就是:「拳不出手,已成殺招。」太極講求「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步步為營。而川普這次的關稅戰,正是運用了這種「四兩撥千斤」的策略。我們拆解成三個關鍵步驟。
1. 一記「重拳」開局:10%關稅只是開始
首先,川普直接甩出一記重拳——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注意,他特意強調:「這只是個開始,真正的大招還在後頭!」這招妙就妙在,它製造了不確定性。
你知道嗎?在博弈中,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損失,而是你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根據福克斯商業頻道報導,美國副總統萬斯透露,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更進一步的強硬措施,包括將中國股票從美國交易所下架。這一舉措不僅會打擊中共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更可能引發中國經濟的連鎖震盪。
萬斯還強調,政府將全面評估各項可能的措施,從加強關稅、限制中國證券交易,到打擊知識產權盜竊,甚至考慮驅逐某些利用美國社會開放性來謀取不當利益的中國公民。
這不只是經濟上的「重拳」,更是對金融市場和心理層面的多重打擊。
這10%的關稅就像太極拳的起手式,看似輕柔,實則暗藏殺機,讓中共始終處於焦慮和不安中。
2. 精準打擊:取消「低價免稅」政策,直戳軟肋
接著,川普又出了一招「精準打擊」——取消「低價免稅」政策。中國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外貿增長的支柱,以前一些小額商品進入美國可以免稅,這讓中國的跨境電商撿了不少便宜。現在川普這項政策變動,將直接影響數百億美元的交易,讓中國出口企業陷入困境。
這就像太極裡的「寸勁」——表面輕描淡寫,實際上直擊要害。雖然川普日前推遲了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小包裹免稅」(De minimis)禁令。
3. 巧妙布局:穩住盟友,孤立中共
川普在打擊中共的同時,還巧妙地「穩住盟友」。他先跟加拿大、墨西哥達成協議,推遲對它們加徵關稅,等於在全球範圍內擺了個「太極推手」——穩住北美經濟圈,確保後方無憂;同時孤立中共,把戰火精準鎖定在北京身上。
二、強硬表態:川普的輿論戰
當然,光靠政策還不夠,川普是深諳輿論戰的高手。在太極拳裡,有一個核心理念叫「以意領勁」,意思是思想引導力量,川普同樣懂得如何用話術製造心理優勢。1. 「黃金時代」的自信宣言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霸氣發文:「這將是美國的黃金時代!」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對,就是川普式的標誌性豪言,簡單、直接、有力,專治一切焦慮。
而且,他還毫不避諱地告訴美國民眾:「可能會有一些痛苦,但這值得。」
什麼意思?就是在告訴美國民眾:短期的經濟陣痛不可避免,但為了長期利益,這一仗必須打。這既是給市場打預防針,也是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
2. 談判桌上的「心理戰」
最有意思的是,川普還放話:「如果無法達成協議,關稅將會非常、非常高。」這就是典型的川普式談判風格,先把話說得足夠硬,讓對手知道,談判桌上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接受我的條件,要麼迎接更糟糕的結果。
這種風格看似魯莽,但背後其實是一種心理博弈的精髓。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再在行動上穩操勝券。
三、真正的「太極智慧」藏在細節裡
我們再來分析川普的戰略,他還學會了和習近平打太極,慢悠悠,對習愛理不理了。1. 掌控主動權:談判節奏由我說了算
比如,中共本來想安排一次與川普通話,希望緩解局勢。結果川普淡定回應:「不著急,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與他(習近平)交談。」一句簡單的話,把主動權牢牢握在了自己手裡。你想談?可以,但得看我心情。節奏由我定,時間由我選。你急得團團轉?那就繼續急著吧,我這邊不慌。2. 輕描淡寫:中共反制?That’s fine!
當中共宣布反制措施,比如對美國商品加稅、調查谷歌、列出不可靠實體清單。結果川普怎麼看?輕描淡寫一句:「沒關係,That’s fine。」就這麼簡單五個字,直接把中共「整破防」了。
3. 巧用籌碼:武漢病毒溯源報告
最後再看看川普的「隱藏殺招」——CIA(中情局)發布的武漢病毒溯源報告。這個話題堪稱「殺手鐧」,不光給中共施加了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也讓美國在貿易談判桌上多了一張「王牌」。
在太極拳裡,這叫「蓄力待發」,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實則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一旦出手,直擊要害。
中共的困獸猶鬥
那麼面對川普這波步步緊逼,中共又是怎麼回應的呢?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困獸猶鬥。聽上去好像氣勢洶洶,但仔細一看,很多反制措施其實像「打空氣」,花裡胡哨,表演給外界看。四項反制措施:
中共的反制措施可以說是「拼湊版」的組合拳,看似動作不少,但實質效果有限,更多是為了表現出「我們沒有坐以待斃」。對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加稅
問題是,美國能源出口全球搶手,中國不買,歐洲、印度照樣接手,這一招根本沒傷到美國。倒楣的是中國自己的企業,進口成本蹭蹭上漲。對美國農機、汽車加稅
這反而是懲罰自己,因為中國無法自行生產高端設備,只能提高自己企業的進口成本。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將部分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谷歌2010年就退出中國市場,現在調查?這就像和已搬走的鄰居打官司,沒有太大影響。
而且這些美企影響微乎其微,這些企業的主要市場根本不在中國。
對關鍵金屬實施出口管制
看似狠招,但全球供應鏈靈活,美國早就開始尋找替代來源,北京等於斷了自己的「財路」。這些反制措施,看似動作頻頻,實際上大多是「自損八百,不傷敵人一分」。
官方強硬辯護:
面對川普的步步緊逼,中共的官媒和外交部當然不能沉默,於是老套路上線——強硬表態+甩鍋外交。稱美國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
這話聽著耳熟嗎?每次遇到麻煩,標準操作就是甩鍋美國,彷彿全世界的問題都能怪到美國頭上。但問題是,中共自己可是「破壞國際秩序」的專業戶啊。從南海擴張到網路間諜,哪個不算破壞規則?
指責美方將芬太尼問題政治化。
中共還批評美國把芬太尼問題和關稅戰捆綁,說這是一種「霸凌行為」。可是,芬太尼危機是真實存在的,而它的原料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共不反思自身責任,反而大喊「政治化」?這不就是轉移焦點的典型套路嗎?
揚言美國「終將自食苦果」。
每次遇到壓力,中共官媒都會喊:「美國終將自食苦果!」但問題是,歷史告訴我們,喊得越響,吃苦果的往往不是美國,反倒是中共自己。
外交部呼籲「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對話」,表面上中共在喊「平等對話」,可背後的焦慮根本藏不住。
看似熱鬧的反制措施背後,是中共無法迴避的經濟困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中共在這場關稅戰中註定會損失更多?
中共為何會損失更多
貿易結構失衡:首先,咱們來看看最直觀的數據。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是從美國進口的三倍以上!這意味著什麼?美國可以對中國產品瘋狂加稅,牌多得打不完;而中共想反制?能加稅的美國產品就那麼點,沒得選。
具體數字更扎心:中共的反制關稅,最多只能覆蓋14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而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規模,高達5250億美元。這不是差一點半點,而是差了好幾個量級。
專業機構怎麼說?
咱們不光憑感覺說,專業機構早就給出預測了。
1. 高盛的預測:中共GDP下滑不可避免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美國新增的10%關稅,預計會讓中國GDP減少50個基點。別小看這50個基點,對於本就疲軟的中國經濟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2. 麥格理集團:中共「註定會損失更多」
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直接了當地說,「中共會損失更多。」為什麼?因為中美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不平衡,再加上中共內部經濟結構的脆弱性,導致它在這場關稅戰中根本沒有多少反制牌可打。
3. 摩根士丹利和牛津經濟研究院:未來可能更糟
這些頂級機構一致認為,中美關稅戰遠未結束,未來很可能出現更多輪的關稅措施。換句話說,川普這邊「彈藥充足」,隨時可以加碼;而中共已經「彈盡糧絕」,再打下去,只會越來越被動。
就連中共自己內部的經濟學家也承認,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中共迴旋的餘地越來越小。
國內經濟困境:
除了外部的壓力,中共內部經濟的困境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1. 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經濟「半邊天」塌了。
2. 金融風險加劇:債務像雪球越滾越大。
3. 經濟刺激政策效果遞減:投資者信心不足,企業不敢擴張,消費者不敢消費。
4. 通貨緊縮和失業率上升:社會不滿情緒擠壓,可能隨時爆發。
你可能會問:「中共自己不知道這些問題嗎?」
當然知道!但問題是,體制決定了它不能承認失敗。
市場反應與全球影響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美國國內和國際上的反應。儘管川普總統在對中共的策略上非常堅定,但在美國國內,關於加徵關稅的討論卻非常熱鬧,支持的反對的都有。
不同群體有不同感受,依賴進口的企業主和消費者:他們擔心成本上升,尤其是電子產品、服裝、家居等行業,「錢包壓力山大」。製造業工人和本土企業:他們反而拍手叫好,覺得關稅政策有助於重振美國製造業,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預測,普通美國家庭的年支出可能增加1000到1200美元,主要體現在食品、家電、服裝等日常消費品上。
此外,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預測,關稅可能推高美國通脹率約0.4個百分點。
川普對此態度明確,他說:「或許會有一些痛苦,但這是值得的,因為這將開啟美國的黃金時代。」
另外,國際社會也在密切關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中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透明政策和不公平貿易行為,已經對全球投資環境構成了威脅。而美國採取的關稅措施,正是為了糾正這種長期存在的不平等,推動全球貿易更加公平和透明。
換句話說,川普的「貿易戰」不僅是為了美國自身利益,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清理」全球市場的規則。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申訴機制,近年來陷入了停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共濫用全球貿易規則,搞「小動作」,破壞了公平性。
北京官場的憂慮
答案是:表面鎮定,內心慌成一鍋粥。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中共高層背後的那些「小劇場」,看看這場貿易戰到底戳中了他們哪些「痛點」。
在這盤棋裡,川普的姿態一直很有意思。美國新一輪對華關稅剛一落地,很多人都以為中美會馬上開談,結果川普的回應是:「不著急,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與他(習近平)通話。」川普又耍了一回太極,慢悠悠,不著急。
北京本來想營造一種「中美仍在溝通」的假象,結果川普一句話就讓這場戲沒法演了。
外交部趕緊上場,擺出一副「中方始終保持理性」的姿態,背地裡卻焦頭爛額,急得團團轉。
據袁紅冰披露的內部消息,北京官場內部普遍質疑習近平的決策,有人甚至嘲諷他在中美關係上的策略就是「做春秋大夢」,完全脫離現實。
美國的制勝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共會這麼焦慮?不是說中共也有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嗎?不是號稱「厲害了我的國」嗎?那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心裡發慌呢?下面,我們就來拆解一下,美國在這場大國博弈中,到底握著哪些中共無法匹敵的制勝優勢。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總結了美國有7大王牌。
1. 技術創新:甩中共幾條街的領先優勢
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現代競爭的核心。雖然中共天天吹自己「科技強國」,但實際上,美國在關鍵領域依然遙遙領先。尤其是半導體、高端製造、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科技這些領域,美國幾乎壟斷了最前沿的技術。
中共再怎麼「造芯」,也繞不開美國的技術壁壘。正如約瑟夫‧奈教授分析的那樣:「美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優勢,短期內無法被追趕。」
而且中共所謂的「科技進步」背後有多少是靠竊取知識產權和技術模仿堆出來的?技術不是靠堆錢砸出來的,更不是抄作業能抄到世界第一的。
2. 金融霸權:美元的威力,全球都得買單
作為全球的主導性儲備貨幣,美元在全球央行儲備中占比高達60%,賦予了美國無與倫比的金融制裁能力。簡單來說,美國只需要在金融系統動動手指,就能讓你的經濟「斷氣」。
更別提,美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能源與金融雙管齊下,美元霸權更是穩得不行。
3. 人口結構與創新力:年輕、開放,活力無限
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紅利早就消失了。而美國呢?移民政策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年輕的勞動力和開放的創新環境,讓美國始終保持著活力。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硅谷永遠熱火朝天,而中共卻只能靠「複製粘貼」來跟風。
4. 地理優勢:兩洋環繞,安全無憂
美國的地理位置也是它的天然護城河。東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北邊是加拿大,南邊是墨西哥——鄰居都挺友好,沒啥邊境衝突。再看看中共,和一堆鄰國有領土爭議,光是搞定周邊外交就夠頭疼的了。
這意味著什麼?美國可以放心搞全球戰略,中共卻得時刻提防「家門口」的麻煩。
5. 民主國家聯盟:朋友多,路好走
中共總喜歡搞「朋友圈外交」,但真正的全球朋友圈,其實在美國這邊。美國與歐洲、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民主國家的聯盟,經濟總量占據全球一半以上。
而中共那邊,所謂的「戰略夥伴」是誰?俄羅斯、朝鮮、伊朗……這組合,怎麼看都像是「孤獨聯盟」、邪惡軸心。
6. 自由開放的社會:吸引全球頂尖人才
中共老愛吹什麼「人才強國」,但現實很打臉。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者,都想去的是美國,而不是去北京中關村。為什麼?自由的學術環境,開放的創業氛圍,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這些才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而不是一紙戶口本或者所謂的「補貼政策」。
7. 國際話語權:誰在定義全球規則?
當全球發生重大事件時,大家第一時間看的是什麼?美國的大媒體。美國主導著全球的話語體系,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中共再怎麼搞「大外宣」,砸再多的錢,換來的不過是更多的質疑和抵制。
這場仗啊,可不只是關稅和外交戰那麼簡單!這是一場全方位的較量——經濟、科技、金融、話語權,美國每個領域都拿著王炸,中共手裡頂多攥著幾張小牌。你說,這還能打贏?
聊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已經看得很清楚了?表面上是中美關稅的較量,實際上,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略博弈。
川普總統在這場博弈中,沒有一上來就硬碰硬,而是像打太極拳一樣,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看似不急不躁,實際上步步為營,每一次出招都精準打在中共的痛點上。
你以為貿易戰只是「徵關稅、搞反制」那麼簡單嗎?其實遠不止於此。川普的策略避免了直接衝突的高風險,反而通過靈活多變的戰術,讓中共陷入了內外交困、進退兩難的局面。
可以說,在擁有多重優勢的情況下,美國完全有能力在這場持久戰中掌握戰略主動權。
說到這裡,我也很好奇:你怎麼看待川普的「太極拳」策略?
你覺得中共還有沒有什麼迴旋餘地?或者,這場博弈未來會怎麼發展?
歡迎在評論區大膽分享你的觀點,我們一起探討!別忘了,點讚、訂閱、轉發,我們下期再見!
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video/1h7cmir87an6gVuDkE3irNj3417t1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