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稱消費增長民無感 分析:中國經濟面臨4重威脅

2025年02月12日商家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2日訊】中共官方媒體近日大力宣傳中國消費回溫,但普通民眾卻表示「消費降級」更貼近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外媒分析指出,雖然中國的假日消費有些微增長,但中國經濟仍面臨四重威脅。
近幾天,中共官方媒體大力宣稱中國傳統新年期間的消費如何「火熱」,並羅列出一系列看上去比較「亮眼」的數據來渲染「消費回暖」的主題。例如,官媒宣稱過年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年增5.4%;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過23億人次;電影總觀影人次突破1.8億次等等。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內地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然而,中國普通民眾的實際感受與官方宣傳的氛圍卻大相徑庭。
有港媒日前發表署名專欄文章稱,在中國房地產一再走低,企業裁員減薪、失業率升高等背景下,一般的中國民眾對於官方所宣稱的消費增長「實感不強」,過年期間親友飯局上,不少人雖然表達了消費慾望,同時也表示信心欠佳。
文章講述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其中,一名生活在東北小城的女士坦言,自己和丈夫現在還不上外債,老房子降價10萬元還是賣不出去「都急死了」,也不敢外出吃喝了。一位深圳的公務員則抱怨,現在工作強度愈來愈大,績效獎金卻減了,薪資少了四分之一,生活消費只能降級。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2月10日也發表文章,討論了官媒所宣揚的中國傳統新年假日期間消費支出增長的話題。
文章表示,儘管近日中國的節假日期間消費支出有所回升,但經濟實際上仍處於嚴峻困境之中,仍然面臨著通縮、國內消費低迷、工業生產放緩、美國關稅這四重威脅。
首先是消費疲軟。自從新冠疫情(即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國內就一直面臨著消費疲軟的問題,所有普通的家庭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疲軟以及房地產行業近乎崩潰,加劇了消費下滑的態勢。世界銀行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國內的消費在國民生產總值(GDP)中的占比,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
其次是工業生產速度放緩,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報導引述官方數據指出,2024 年中國工業企業的收益預估將下降 3.3%;製造業活動也有所放緩,今年1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已跌至49.1,處於萎縮區間;
其三,中國經濟還面臨著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的威脅。考慮到北京方面對出口的歷史性依賴,再加上國內消費疲軟,在關稅增長的威脅下,中國經濟未來將面臨更加艱難的時期;
其四,國外專家們對中國經濟前景並不樂觀。
據法新社報導,高盛分析師陳新泉在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直言,中國1月份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黃曆新年的假期比往常提前。但隨著季節性需求減弱,這種短暫的消費提振「很可能在2月成為拖累」。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