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4日訊】中國經濟大環境持續惡化,而隨著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許多傳統崗位正在消失,使得本就困難的就業環境,變得更加雪上加霜。
在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高漲的背景下,許多年輕人面臨就業困難,近期,知名博主「人性思維」在視頻中表示,2025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艱難之年。引發討論。
經濟學家李恆青:「所以現在這個就是中國的現狀,所以你說現在你能讓他怎麼辦?讓他回家去啃老,那只有啃什麼樣的老呢?就是原來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他們有固定的收入,有固定的退休金,這一批人,他們呢是可以維持的,而其他的人沒有機會呀,中國14億人口,絕大多數都沒有生活在這種狀態下,而且呢自己手上的有的原來有的那點財產,僅有的那點財產還在不斷的縮水,不斷的貶值,所以我看今年,我就用那個詞,我是叫做無奈。這些人都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就鋌而走險了。」
有網友直言:「沒有最難熬,只有更難熬。」對於低收入及低學歷勞工而言,就業前景更顯嚴峻。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中國農民工的平均年齡大概已經超過40歲了。所以說他們的技能培訓,適應這個變化的社會,對他們來說難度是很大的。那麼他們只有城市裡找個工作,像過去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搞建築,現在房地產不行了,這方面大量的失業,他們只能回農村,農村經濟又比較衰敗,又容納不了他們,所以他們的生存是個很大的問題。」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秦悅、邱越紐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