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领土一被吞并,苏联政府就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政府的首脑传召到莫斯科,将“互助条约”强加于他们。根据这些条约,他们“邀请”苏联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紧接着,25,000名苏联士兵进驻爱沙尼亚,3万名进驻拉脱维亚,2万名进驻立陶宛。这些军队人数远远超过了每个理论上独立的国家的常备军。1939年10月苏联军队的进驻,标志着波罗的海诸国独立的真正终结。10月11日,贝利亚下令在这些国家“消灭反苏和反社会主义的分子”。之后,苏联宪兵队开始逮捕军官、公务员以及被认为不值得信赖的知识分子。
1940年6月,德国在法国成功发起攻势后不久,苏联政府根据1939年8月23日秘密协议中包含的条款采取行动。6月14日,它藉口存在“对苏联驻军进行的挑衅行为”,向波罗的海诸国领导人发出最后通牒,命令他们组建“愿意保证诚信地实施互助条约,并采取措施惩罚该条约所有反对者”的政府。接下来几天,又有数十万人的苏联军队进驻波罗的海诸国。斯大林向首都城市派出代表:派维辛斯基赴里加,日丹诺夫赴塔林,苏联秘密警察头目兼副外长弗拉基米尔.迪卡诺索夫(Vladimir Dekanozov)赴考纳斯。他们的任务是对这三个共和国进行苏维埃化。议会和所有地方机构都被解散,大部分成员被捕。只有共产党被授权为1940年7月14日至15日的选举推荐候选人。
在这些选举闹剧之后的几周里,NKVD在伊万.谢罗夫(Ivan Serov)将军的领导下,逮捕了15,000至20,000名“敌对分子”。仅在拉脱维亚,7月初就有1,480人被就地处决。新“选出”的议会要求他们的国家被纳入苏联。这一要求于8月初获最高苏维埃批准。然后,它宣布三个新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了。尽管《真理报》写道“伟大的斯大林宪法的阳光,今后将向新的领土和新的人民放射出令人愉悦的光芒”,但波罗的海诸国的实际开端却是长期的逮捕、放逐和处决。
苏联档案还包含5月13~14日的夜间,根据谢罗夫将军的命令所实施的大型放逐行动的细节。当时,来自波罗的海地区、摩尔达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部的“社会敌对”分子遭到围捕。这项行动在数周前就已策划。1941年5月16日,贝利亚就最新的项目写信给斯大林。该项目是关于“清理近来并入苏联的地区,并除掉所有犯罪的、社会外来的和反苏的分子”。1941年6月,共有85,716人被放逐,其中包括波罗的海诸国的25,711人。NKVD的二把手弗谢沃洛德.梅尔库洛夫(Vsevolod Merkulov),在1941年7月17日的一份报告中,把这场在波罗的海国家的行动之结果列成表格。6月13~14日的夜间,“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家庭的11,038名成员、前警察家庭的3,240名成员、地主、工业家和公务员家庭的7,124名成员、前军官家庭的1,649名成员,以及2,907个“其他人”都遭到放逐。该文件显示,这些家庭的一家之主之前就遭到逮捕,并且很可能已被处决。6月13日进行的行动,专门针对此前被视为“社会外来”者的剩馀家庭成员。
每户被放逐的家庭获准携带100公斤行李,应该可容纳足以维持一个月的食物。在整个放逐过程中,NKVD并不承担提供食物的责任。这些车队于1941年7月底抵达目的地,其中大多数去了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一些直到9月中旬才抵达其在阿尔泰地区(Altai region)的目的地。无任何资料显示,途中有多少被放逐者死亡,但可以想见数字非常之高。这趟行程耗时6至12周。运输被放逐者的牲畜运输车每节车厢50人,他们与其食品及行李共处一处。贝利亚策划了一场类似的大规模行动,定于1941年6月27~28日的夜晚进行。这一日期的选择可被视为,进一步证明了苏联最高指挥部未准备好应对德国定于6月22日发动的袭击。巴巴罗萨行动(Operation Barbarossa,译者注: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进攻行动的代号)将NKVD对波罗的海诸国的“清洗”推迟了好几年。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几天后,苏联政府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归还苏联──1939年8月23日德苏秘密条约的另一条款。被德国人抛弃后,罗马尼亚人立即屈服了。1940年8月2日,当局宣告,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被并入乌克兰,比萨拉比亚的其馀部分则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贝利亚的助手柯布罗夫当天签署了驱逐令,驱逐住在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31,699名“反苏分子”,以及被并入乌克兰的罗马尼亚地区的另12,191人。几个月内,以当时已经过反覆测试的方式,所有这些“分子”都被分类和归档。前一晚,1940年8月1日,莫洛托夫就德苏条约向最高苏维埃发表胜利演说。该条约已经给苏联带来2,300万新居民。 (待续)
(编者按:《共产主义黑皮书》依据原始档案资料,系统地详述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制造的“罪行、恐怖和镇压”。本书1997年在法国首度出版后,震撼欧美,被誉为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专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总结”。大纪元和博大出版社获得本书原着出版方签约授权,翻译和发行中文全译本。大纪元网站率先连载,以飨读者。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转自《大纪元》译者:言纯均
(责任编辑:刘明湘)
1940年6月,德国在法国成功发起攻势后不久,苏联政府根据1939年8月23日秘密协议中包含的条款采取行动。6月14日,它藉口存在“对苏联驻军进行的挑衅行为”,向波罗的海诸国领导人发出最后通牒,命令他们组建“愿意保证诚信地实施互助条约,并采取措施惩罚该条约所有反对者”的政府。接下来几天,又有数十万人的苏联军队进驻波罗的海诸国。斯大林向首都城市派出代表:派维辛斯基赴里加,日丹诺夫赴塔林,苏联秘密警察头目兼副外长弗拉基米尔.迪卡诺索夫(Vladimir Dekanozov)赴考纳斯。他们的任务是对这三个共和国进行苏维埃化。议会和所有地方机构都被解散,大部分成员被捕。只有共产党被授权为1940年7月14日至15日的选举推荐候选人。
在这些选举闹剧之后的几周里,NKVD在伊万.谢罗夫(Ivan Serov)将军的领导下,逮捕了15,000至20,000名“敌对分子”。仅在拉脱维亚,7月初就有1,480人被就地处决。新“选出”的议会要求他们的国家被纳入苏联。这一要求于8月初获最高苏维埃批准。然后,它宣布三个新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了。尽管《真理报》写道“伟大的斯大林宪法的阳光,今后将向新的领土和新的人民放射出令人愉悦的光芒”,但波罗的海诸国的实际开端却是长期的逮捕、放逐和处决。
苏联档案还包含5月13~14日的夜间,根据谢罗夫将军的命令所实施的大型放逐行动的细节。当时,来自波罗的海地区、摩尔达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部的“社会敌对”分子遭到围捕。这项行动在数周前就已策划。1941年5月16日,贝利亚就最新的项目写信给斯大林。该项目是关于“清理近来并入苏联的地区,并除掉所有犯罪的、社会外来的和反苏的分子”。1941年6月,共有85,716人被放逐,其中包括波罗的海诸国的25,711人。NKVD的二把手弗谢沃洛德.梅尔库洛夫(Vsevolod Merkulov),在1941年7月17日的一份报告中,把这场在波罗的海国家的行动之结果列成表格。6月13~14日的夜间,“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家庭的11,038名成员、前警察家庭的3,240名成员、地主、工业家和公务员家庭的7,124名成员、前军官家庭的1,649名成员,以及2,907个“其他人”都遭到放逐。该文件显示,这些家庭的一家之主之前就遭到逮捕,并且很可能已被处决。6月13日进行的行动,专门针对此前被视为“社会外来”者的剩馀家庭成员。
每户被放逐的家庭获准携带100公斤行李,应该可容纳足以维持一个月的食物。在整个放逐过程中,NKVD并不承担提供食物的责任。这些车队于1941年7月底抵达目的地,其中大多数去了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一些直到9月中旬才抵达其在阿尔泰地区(Altai region)的目的地。无任何资料显示,途中有多少被放逐者死亡,但可以想见数字非常之高。这趟行程耗时6至12周。运输被放逐者的牲畜运输车每节车厢50人,他们与其食品及行李共处一处。贝利亚策划了一场类似的大规模行动,定于1941年6月27~28日的夜晚进行。这一日期的选择可被视为,进一步证明了苏联最高指挥部未准备好应对德国定于6月22日发动的袭击。巴巴罗萨行动(Operation Barbarossa,译者注: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进攻行动的代号)将NKVD对波罗的海诸国的“清洗”推迟了好几年。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几天后,苏联政府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归还苏联──1939年8月23日德苏秘密条约的另一条款。被德国人抛弃后,罗马尼亚人立即屈服了。1940年8月2日,当局宣告,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被并入乌克兰,比萨拉比亚的其馀部分则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贝利亚的助手柯布罗夫当天签署了驱逐令,驱逐住在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31,699名“反苏分子”,以及被并入乌克兰的罗马尼亚地区的另12,191人。几个月内,以当时已经过反覆测试的方式,所有这些“分子”都被分类和归档。前一晚,1940年8月1日,莫洛托夫就德苏条约向最高苏维埃发表胜利演说。该条约已经给苏联带来2,300万新居民。 (待续)
(编者按:《共产主义黑皮书》依据原始档案资料,系统地详述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制造的“罪行、恐怖和镇压”。本书1997年在法国首度出版后,震撼欧美,被誉为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专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总结”。大纪元和博大出版社获得本书原着出版方签约授权,翻译和发行中文全译本。大纪元网站率先连载,以飨读者。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转自《大纪元》译者:言纯均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