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世事如梦 几度秋凉

2021年07月26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7月26日讯】每逢中秋佳节,有人欢聚有人愁,不少文人墨客都藉此节日抒怀,北宋着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也是如此。提及苏轼笔下的中秋,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水调歌头》,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悟既饱含哲理,亦鼓励后世读者看淡离合。然而看淡与放下执着怎会易如反掌?苏轼一生百经挫折,心情载浮载沉,纵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之愿,有时也难抵世事无常之凄凉。本文将带您走近这位豪放词人笔下的另一个中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感受风叶秋凉,品读超凡哲思。
原词: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纵然全词充满孤寂悲情,我们也能从首句文势看出东坡的风格——即使悲,也是大丈夫不拐弯抹角的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使悲凉气氛笼罩全词。“一场”与“几度”对仗工整,凸显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以梦喻世事,暗示自己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也饱含佛道两家红尘若梦的哲理;以“几度秋凉”反问,引人联想到人生似乎已短至经不起折磨的地步。“秋凉”二字奠定全词悲凉基调,也与当时所处的季节呼应,引出下文令人惆怅的秋景。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前句“秋凉”,藉典型秋景抒发时光易逝、容颜将老之叹:到了夜晚,秋风吹落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再看看镜中的自己,眉头鬓上又添白发,真令人怅惘!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之景自然而然地引出逝水年华人易老的感慨。
整个上阕重在“感伤”:感人生之短促,伤韶华之易逝;而下阕重在“悲愤”之情:悲人生之寥落,愤奸臣之险恶。“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的表面意思是:酒非好酒,自然要为客人少而发愁;月虽明亮,却总被云遮挡。然而此句表达的不仅是表面意,而且借物喻人——“酒贱”暗指东坡自己不仅年华已去还被贬官的悲惨处境,“客少”指因东坡地位降低,官场中的某些势利小人为明哲保身而远离了他,看似是酒的质量不够好导致来客稀少,实则描述作者被贬官后旁人避之如避火的情形;“月明”隐喻作者本人,自己如明月般才华横溢、人品正直,却不幸遭乌云般的奸臣小人排挤,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愤慨,亦与首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相呼应。
东坡在被贬至黄州的第二年中秋节时写下了这阕词,此前不久在他身上发生了“乌台诗案”,是其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引发他哀叹酒贱客少、云妨明月的原因之一。当时李定、何正臣、舒亶、李宜之等人在几天之内连番向皇帝宋神宗上奏弹劾苏东坡,对东坡滥加罪名,欲置其于死地,所幸东坡后经多方力保,改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经历此番挫折后,东坡便生出“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的感慨,又恰逢中秋佳节,本是欢喜之日却难以开颜,再加上思念亲人(尤其思念弟弟子由),更添“客少”之悲凉。
尾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表现词人孤寂思亲之情:中秋本是团聚的节日,可当夜没有一人与东坡共同欣赏美丽的月光,因此这中秋的月光不再显得美丽,而是显得孤单寒冷。此时他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至于为何望向北方,历代都有争议。一种解释是出于兄弟之情而望向弟弟子由所在的方向,此时两人相隔甚远,只能在北望时藉明月遥寄思念;另一种解释是北方是京城(汴京)所在的方向,东坡在想起自己受排挤的往事后,期待有朝一日还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品读宋词】世事如梦 几度秋凉
(志清/大纪元)
虽然如今的我们难以知晓苏轼当时北望的确切原因,但“凄然”一词却是实实在在的。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东坡许多词都以豁达作结,或先抑后扬,或哀中取乐,例如《水调歌头》一词便是由抑转扬,而《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全词一凉到底,以孤光、凄然收尾,可见他所受打击之重及内心悲苦之深。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这阕凄凉之词中看到在尽力挣扎与超脱的东坡:“世事一场大梦”不正是他在饱经苦难后悟到的超凡哲理?既知人生苦短如幻,他已不是在滚滚红尘中迷失的平庸之辈。
笔者在先前的文章中曾表达过这一观点,即:苏轼的一生其实是修行的一生。修行注定艰苦,倘若每件悲痛之事都能轻易看淡,便不是修行。苏轼有过“诗酒趁年华”的豁达,有过“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潇洒,有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释怀,而他的每一次超然背后或许都有无尽辛酸。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恰是这些辛酸事促使他的心境步步昇华,更加超然。“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看似至简至易、老调重弹之理,却是历经磨炼后凝成的智慧结晶,唯亲身体验百般秋凉者方能悟到。
读完《西江月》这阕词后,笔者对东坡其人的了解更进了一层: 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勇士是他,低吟“把盏凄然北望”的饮酒人也是他——一位努力走出苦难梦境的修行人。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