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眉眼盈盈处 看取词家匠心

2022年01月22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1月22日讯】大概是读了太多眼如秋水、眉若远山的章句,面对山明水秀的景致时,他很自然地把它想像成一位眉目如画的妙龄佳人。而且这位佳人,如书中的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眉弯似蹙非蹙,笼着丝丝轻雾;眼波似喜非喜,凝着款款深情。
暮春的一天,他为友人送行。友人远行,亦是还乡,目的地是一个山水绝佳的江南胜地。在这个刚刚告别春天的时刻,他又要目送友人离去,不知何日才能重逢;而他自己,不也是漂泊在外,归期不定?
三分惜春意,三分别离苦,三分羁旅愁,再添上一分文人诗兴,一首十分佳作《卜算子》从他口中吟唱出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词作者名叫王观,字通叟,是北宋时期一个声名不算显赫的文人。不过这首《卜算子》,设喻新巧,妙趣横生,是他的成名作,更让他在宋代词坛拥有一席之地。

词境赏析

《卜算子》题为“送鲍浩然之浙东”,人物已不可考,浙东即宋朝的浙江东路。这首词的题目,已经交待了词作的主题内容,即一首送别词,表达词人在送行过程中的思绪和情感。自古送别,大多渲染伤感无奈的氛围,催人泪下。王观的这场离别,却从两个别开生面的比喻展开,不仅豁达洒脱,更具抚慰人心的美感。
【品读宋词】眉眼盈盈处 看取词家匠心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的《卜算子》将山水比作美人的眉眼,构思新巧别致。图为元人绘《梅花仕女图》局部。(公有领域)<br/>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开篇即是警句,奠定词作的艺术成就。碧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转迷离,青山上就像美人的眉峰攒蹙绵延。本体、喻体皆是常见事物,以山水形容人之眉眼更是常见手法,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眉眼反喻山水,寻常处更见功力。
两个比喻同时具有拟人效果,将无情山水化作有情众生。而这眼波横而未流,秀眉微蹙含愁,表现出极力克制的情绪。词人惜别,又不忍心加重友人的离愁,他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藉由无声的山水委婉传递。
这眉眼般的山光水色是何处胜地?词人采用设问方式作答:“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想问友人要去哪里?正是那眉目一样明丽的山水之地。一句平淡的发问,只为引出“眉眼盈盈”,这是对前文的山水做进一步描写。盈盈,既有清澈晶莹,又有仪态优美之意,在词中有双关效果,同时写出山水和佳人之美。
这双眉眼,或许也是家乡亲友盼望他归去的殷切目光?词人也在安慰友人,他的家乡还有一双双默默期待的眉眼,那么他的离去实际上为了团聚。欲问行人,是令人伤感的分离场面,紧接着却是望眼欲穿的归家之旅。词人设身处地为友人着想,化悲为喜,也表现出词人情思百转的心理,足见两人情深意厚。
词的下阕,在离情之外加入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不舍之情,将情感描写得更为丰富感人。“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我才刚刚送走了春天,此刻又要送君远行归家。伤春悲秋是文人的典型心理,词人在这个本就多愁善感的时节,和好友送别,伤春之愁,再添别恨,双重惜别变成双重感伤,让幽幽离情的分量更加沉重。
在情感最浓郁、最悲伤的时刻,词人妙笔一转,在结尾处翻出心新意。“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南方的季节,总是比北方来得迟,词人遂将春天想像成一位自北而南远去的天涯行客,恰好和友人出行的路线相同。既然自己舍不得离开春天,那么友人此番辞行,不正好可以代替自己追逐春天的脚步吗?
在最后,词人满怀期盼地对朋友说,如果你追上了春天,就代替我好好珍惜大好春光,多挽留她一段时日吧!这是词人的惜春之心,也是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全词读来,新奇清丽,活泼生动,有别于传统送别词的悲悲切切,反而洋溢着哀而不伤、满含祝愿的豁达情感,留给读者无穷的艺术享受。

词人背后的故事

王观的《卜算子》,写得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展现出超越一般词家的创作理念和乐观胸怀。这有点像薛宝钗填《柳絮词》,旁人都从漂泊无系、离情别意的角度着手,唯独宝钗反其意,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词句。或许这未必是最佳作品,但是在立意方面一定高出他人许多。
【品读宋词】眉眼盈盈处 看取词家匠心
王观的送别词,从两个别开生面的比喻展开,不仅豁达洒脱,更具抚慰人心的美感。图为明 仇英 《浔阳送别图》局部。(示意图,公有领域)
有趣的是,王观其人的性格和行事,也有些不拘一格和出人意表之处。首先他自幼便才华横溢,文名远播。《嘉靖惟扬志》说他:“天资英迈,洽闻强记,善属文,下笔累百千言不复润色而华藻粲然。”王观天分高、能力强,写文章一气呵成而无须修改,典型的少年才子。
他二十多岁就考中进士,步入官场,凭藉一篇《扬州赋》得到天子赏识,获得“绯衣银章”的特权。但是好景不长,王观后来做了一首应制词《清平乐》,当时的高太后认为这首词有亵渎神宗之罪,第二天就罢免了他的官职。背后的内情大概是,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王观又是王安石的门生,这才被寻了错处赶出朝廷。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王观的人生就这样突然从云端跌落谷底,从庙堂走进了江湖。他索性以“逐客”为号,彻底放下功名之心,布衣终老。他甚至把自己的词集取名《冠柳集》,表示“高出柳永”之意。
他的经历,的确和柳永非常相似。两人都是桀骜不驯的才子,都因诗词获罪,断送仕途。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王观也自嘲逐客,不过王观不仅和皇室“叫板”,还要和前辈“挑战”,自许诗词成就更胜于柳永,他的狂态大概称得上宋人第一了。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极言柳永词传唱之广。那么王观在宋词的造诣上又如何呢?王观与秦观合称“二观”,可见时人对他词作的肯定。王观的词大多失传,从现存的十几首作品来看,他的长处在于构思新颖,语言佻丽,善于另辟蹊径。《碧鸡漫志》评价他:“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轻狂处,皆足惊人。”
他有一首极富个性的《红芍药》,上阕是:“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用浅显的语言和独特的算法,把生命长度一次次分割,表达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主题。
再如《雨中花令》写夏季乘凉:“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敧寒玉。”全无夏日的炎热难耐,反而写出身心清爽的愉悦感受。《蓼园词选》评价此词:“清气满纸,夏日展读,如饮一服清凉散也。”
还有《天香》写寒冬景致:“呵梅弄妆试巧,绣罗衣、瑞云芝草。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已被金尊劝倒,又唱个新词故相恼。尽道穷冬,元来恁好。”竟然处处透着温馨祥和、其乐融融的气氛。《古今词话》也评价它:“无一不是严冬萧索之境,但仔细详味之,略无半点寒酸憔悴之意。”王观词心别裁,可见一斑。
作为士人,王观或许是不幸的;作为词家,王观却在绝境中活出全新的风雅人生。那一首首清新别致、不落窠臼的词章,恰恰向世人证明了他随遇而安的乐观精神和穷且益坚的不屈灵魂。(品读宋词系列二完结)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