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27日訊】上海11•15大火之後的“頭七”哀悼日,有超過20萬人湧往現場祭奠。膠州路被警方圍得像鐵桶似的,但附近的餘姚路、延平路都灑滿了白菊花,事實上成了祭奠現場。
上海被看作陰柔的城市,上海市民常常被稱作小市民。然而,當上海公民以自發悼念的鮮花鋪滿長街的時候,無數人改變了看法。
有朋友寫道:今天的上海,讓我改變對上海的印象;今天的上海,讓我看到公民意識的覺醒;今天的上海,讓我看到了希望。你覺得這座城市是陰柔的,她今天展現出正大卻克制的陽剛和大勇;你覺得這座城市是商業和順服的奴僕,她今天給你看到不計利害和獨立的品格;你覺得這是一個冷酷不在乎的生死場,她今天告訴你,這座城市珍愛每一個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有微小卻洪亮的聲音。
由此,人們的眼光更多地投注於上海,也更多注意到了上海公民維權運動的特點。在進京上訪的各地訪民中,上海的訪民是其中數量龐大的一支,而且是群體性最強的一支。多年來上海訪民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個月最後一個週五進京,於是每月的月底總有一大批上海訪民到達北京。今年的普法日北京抓了五千名訪民,其中有近千名是上海的。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上海有約600名訪民進京向聯合國人權組織申述冤情,這是繼12月4日上海近千訪民到《央視》抗議之後的又一次大型維權活動。有150多位上海民在10日當晚被遣返上海。
上海訪民丁菊英說:“這裡的訪民現在大概還有三、四百吧。這次我們到人權組織的人很多,有300多人吧,我們要維護自己的人權。”
訪民說: “我們今天的訴求,就是希望我們中國的老百姓能從苦難中掙扎出來,就是想有一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公民的權益和權力。從街道到中央,沒有一個官員關注我們公民的遭遇,我們現在不是簡簡單單地被侵害,我們受到了他們的踐踏。在我們這一代中沒有自由、沒有人權,我不想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走我們同樣的路。”
上海訪民還慷慨激昂的說:“我們希望在世界人權日,我們每個人像一顆石子一樣鋪出一條人權路,不惜付出血與汗,甚至是生命。”
我們看到,上海公民會奮起保護自己的利益,但他們同時很清楚,這也是維護所有人的、甚至是子孫後代的基本人權和尊嚴,為此甘願做鋪路石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許許多多的上海訪民是真正的維權人士。 “向上海公民致敬!”就變成了最自然、最簡捷的語言表達。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上海被看作陰柔的城市,上海市民常常被稱作小市民。然而,當上海公民以自發悼念的鮮花鋪滿長街的時候,無數人改變了看法。
有朋友寫道:今天的上海,讓我改變對上海的印象;今天的上海,讓我看到公民意識的覺醒;今天的上海,讓我看到了希望。你覺得這座城市是陰柔的,她今天展現出正大卻克制的陽剛和大勇;你覺得這座城市是商業和順服的奴僕,她今天給你看到不計利害和獨立的品格;你覺得這是一個冷酷不在乎的生死場,她今天告訴你,這座城市珍愛每一個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有微小卻洪亮的聲音。
由此,人們的眼光更多地投注於上海,也更多注意到了上海公民維權運動的特點。在進京上訪的各地訪民中,上海的訪民是其中數量龐大的一支,而且是群體性最強的一支。多年來上海訪民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個月最後一個週五進京,於是每月的月底總有一大批上海訪民到達北京。今年的普法日北京抓了五千名訪民,其中有近千名是上海的。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上海有約600名訪民進京向聯合國人權組織申述冤情,這是繼12月4日上海近千訪民到《央視》抗議之後的又一次大型維權活動。有150多位上海民在10日當晚被遣返上海。
上海訪民丁菊英說:“這裡的訪民現在大概還有三、四百吧。這次我們到人權組織的人很多,有300多人吧,我們要維護自己的人權。”
訪民說: “我們今天的訴求,就是希望我們中國的老百姓能從苦難中掙扎出來,就是想有一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公民的權益和權力。從街道到中央,沒有一個官員關注我們公民的遭遇,我們現在不是簡簡單單地被侵害,我們受到了他們的踐踏。在我們這一代中沒有自由、沒有人權,我不想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走我們同樣的路。”
上海訪民還慷慨激昂的說:“我們希望在世界人權日,我們每個人像一顆石子一樣鋪出一條人權路,不惜付出血與汗,甚至是生命。”
我們看到,上海公民會奮起保護自己的利益,但他們同時很清楚,這也是維護所有人的、甚至是子孫後代的基本人權和尊嚴,為此甘願做鋪路石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許許多多的上海訪民是真正的維權人士。 “向上海公民致敬!”就變成了最自然、最簡捷的語言表達。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