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3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蔡沛琪台北28日電)明星咖啡廳、林三益筆墨專家、三秀打鐵店、劉家造船廠,台北市府今天舉行史實紀錄片首映會,描繪這11家老商號的風華。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上午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舉辦「台北技藝、記憶台北」首映會,影片紀錄11家老商號的身影,涵蓋文學地標明星咖啡廳、童書先驅東方出版社、日星鑄字行、林三益筆墨專家、三秀打鐵店、劉家造船廠等。
劉家造船廠從清代就傍水維生,年逾7旬的「阿正師」劉清正受訪說,古早曾做行駛淡水河畔的紅頭船,現在全職做龍舟,「我做了很多北台灣的龍舟」,從7對槳到16對槳都有,還接過來自歐美的海外訂單,希望未來能做到「做不動為止」,和徒弟一起守護世代傳承的工藝。
老明玉香舖位於艋舺,第4代傳人黃條原說,先人從台南沿街叫賣到遷居台北,目前以半手工、半機器方式製香,有沉香、壇香等,由於信仰觀念變遷,香的生意不如從前。
從傳統繡莊、香舖、打鐵店、蒸籠、文房毛筆、造龍舟、鉛字房、製茶莊、咖啡館到老書局等行業,紀錄片描繪庶民生活點滴。北市教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葉鍵得說,這部片能協助建構台北市集體記憶,豐富台灣社會的國民記憶資料庫。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上午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舉辦「台北技藝、記憶台北」首映會,影片紀錄11家老商號的身影,涵蓋文學地標明星咖啡廳、童書先驅東方出版社、日星鑄字行、林三益筆墨專家、三秀打鐵店、劉家造船廠等。
劉家造船廠從清代就傍水維生,年逾7旬的「阿正師」劉清正受訪說,古早曾做行駛淡水河畔的紅頭船,現在全職做龍舟,「我做了很多北台灣的龍舟」,從7對槳到16對槳都有,還接過來自歐美的海外訂單,希望未來能做到「做不動為止」,和徒弟一起守護世代傳承的工藝。
老明玉香舖位於艋舺,第4代傳人黃條原說,先人從台南沿街叫賣到遷居台北,目前以半手工、半機器方式製香,有沉香、壇香等,由於信仰觀念變遷,香的生意不如從前。
從傳統繡莊、香舖、打鐵店、蒸籠、文房毛筆、造龍舟、鉛字房、製茶莊、咖啡館到老書局等行業,紀錄片描繪庶民生活點滴。北市教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葉鍵得說,這部片能協助建構台北市集體記憶,豐富台灣社會的國民記憶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