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牧青:清明的另一重含義

2013年04月02日評論
【新唐人2013年4月2日訊】清明來臨,除了節氣含義外,人們或祭奠故人,或野外踏青,便成一種民間的風俗。

上述所說的這種「清明」是清明時節的自然含義。

還有一種「清明」,往往被人所忽視,那就是社會的「清明」即清明政治。

何謂社會清明?宋代大作家范仲淹《嶽陽樓記》有句言簡意賅的話最能概括,那就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其文章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句子,就是對社會清明的最好詮釋。

這種「清明」,是一種政體的包容開放的社會寬鬆,是「君主」虛心接受、容納各階層的不同意見甚至反對意見;是「臣民」敢於諫言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致遭受打擊報復。

這種「清明」,是剛正不阿的比干、屈原、鄒忌、司馬遷、包拯、魏征和海瑞們的揚眉吐氣,是兩面三刀的趙高、李林甫、秦檜、魏忠賢、和珅之流的喪魂落魄。

這種「清明」,是公僕的廉政和慎獨、不與民爭利的小心翼翼;是民眾的知情和監督、依法維權的理直氣壯。

這種「清明」,是朝野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共識前提下的強國富民願望,是良性對立碰撞中折射的殊途同歸的憂國憂民的循環。

…… ……

一個政治清明的社會必然是國泰民安的和諧穩定社會。社會清明不是自詡自吹而是自然呈現的。這種社會絕不是「真話不敢講,真相難知情,謊言滿天飛,假貨遍地跑」的虛偽蠻橫,也不是像生活在套子裡戴面具的唯利是圖人際交易,更不是官場貪腐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精神頹喪、人性變異矛盾四起的混沌無序。

自然節氣的「清明」與社會政體的「清明」一般沒有必然聯繫,但前者卻是檢驗後者「清明」的風向標。比如持續到清明時節沒完沒了的特大旱災和特大礦難,在有客觀天災因素情況下,是否有經久不斷的「不清明」人禍因素呢?

由此看來,政治上社會上的「清明」,遠比自然的清明要重要的多。

2010年4月4日晚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