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著急 李克強揪心 都為同一件事

2015年10月06日財經
【新唐人2015年10月06日訊】(新唐人記者李靜報導)GDP增長去年失速,今年上半年又倒數,東北這個曾經的中共「長子」讓習李「操碎了心」。面對東北經濟的沉痾,習近平和李克強都毫不掩飾自己的焦慮。習近平半年之內兩度「過問」東北經濟,甚至還專門去東北調研座談。李克強今年4月份在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更是毫不客氣地表達痛心之情說:「你們的數據的確讓我感到『揪心』啊!」習近平和李克強為提振東北經濟開出了相同的藥方,即「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但學者並不看好。那麼,怎麼樣的改革才能真正的破除體制障礙呢?

今年一季度,遼寧經濟增速僅為1.9%,黑龍江和吉林分別為4.8%和5.8%,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去甚遠。為此,李克強發出「揪心」的感嘆。

1月份,英國《經濟學人》就以「The North-east: Back in the cold」(東北經濟再告急)為標題,敲響了危急鐘聲。

4月10日,李克強在長春召開的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說:「我在東北工作過,算是半個東北人,講話也就不客氣了:你們的數據的確讓我感到『揪心』啊!」前一天,李克強考察了當地一些重點基礎建設項目和製造業企業。

李克強在會議上說,從全國四大板塊看,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經濟總體指標最低的就是東北。李克強說,「東北振興」要上一個新台階,關鍵還是要打破體制機制束縛,必須下決心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

儘管,李克強在這次會上要求年底東北三省必須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完成,但形勢顯示非常不樂觀。

「東北經濟去年下半年比較嚴峻,今年上半年還是沒有太大好轉,工業經濟情況比較糟糕。」中國社科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陳耀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今年中共兩會上,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也曾提出了東北經濟存在的問題是「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

李克強赴吉林後僅3個月,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又在吉林調研並專門召開座談會強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習近平還開出藥方: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是東北振興的治本之策,工業結構單一狀況改變得越快越主動。

8月31日,中共國家發改委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下一步準備從解決體制機制問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等六個方面加強東北工業振興。

外界都注意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是以上開出的提振東北經濟的最關鍵「藥方」。《鏡報》認為,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個重要突破口,決定東北經濟突圍戰的成敗。國企不真刀實槍的改革,市場體系建立就是紙上談兵。

眾所周知,東北最早進入計劃經濟,最晚退出,計劃經濟給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東北是全球蘇聯式經濟的最佳典範,在這裡,「很多人仍不理解或不相信市場的作用」。

9月13日中共國務院出台的《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依然確認了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但這份姍姍來遲的方案讓外界有些失望。

9月24日,中共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界面新聞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本輪國企改革的重頭戲之一,也是中央高層關注的焦點。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真正盤活國企呢?是否能真正的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了呢?

美國俄亥俄州退休政治學者、中國問題專家冉伯恭教授則認為,實際中要看「混改」的程度,如果程度很大,中國的經濟制度就可能發生重要改變。

有中國學者提出,中共國資委和組織部必須在管物和管人上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才有可能達到混改的目標。如果政府的思維方式、管理方式不改變,相關的制度不做調整,國有資本主導下的國有企業仍然不會有新的起色。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意義的改革呢?

前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曾疾呼:改革就是要打破「黨國大公司」,不改革死路一條!

吳敬璉說,改革就是要打破列寧所說的「國家辛迪加」,所謂「國家辛迪加」問題,不是一個國企的問題,是體制的問題。他坦言,中國的體制就是列寧斯大林體制,東歐的改革派經濟學家用了更加現代的說法,叫做「黨國大公司」。

他認為,中國現在的發展,就是列寧在1921年所說的特殊的國家資本主義。它的特點是:一方面有市場,另一方面,政府掌握著所有的「制高點」,即「命脈」,而這個東西是要改的。

吳敬璉說,政治改革直接關係到權力和利益,既然叫做「黨國大公司」,「黨國」的代表者當然有很大的利益在裡面。利用權力得到財富的人,他們當然要反對改革。

他提出,中國現在有兩個問題繞不開:一是舊的增長模式繞不開。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十幾、二十幾年了,問題愈演愈烈。從淺的方面來說,就是造成了資源短缺、環境破壞;從更深層面說,造成了勞動者的收入提高緩慢。靠大發鈔票來支撐增長,造成了房地產泡沫的形成。通貨膨脹壓力正在持續走高,現在的貨幣流通量馬上就要到GDP的200%了,而世界上超過100%的國家都很少。二是權力介入經濟領域以後,腐敗愈演愈烈,現在已經深入骨髓。

吳敬璉認為,這兩個問題不解決,中國經濟很可能發生很大的問題,中國社會也很可能發生很大的問題。

吳敬璉表示,他作為一個研究工作者,研究事情發展的規律性,順應歷史潮流,能夠做多少做多少。他沒有估量可能成功還是不能成功,但是可以很清楚地認識到,不改革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