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8月15日訊】餘音繞樑,形容歌聲優美,餘音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典故說的是歌者韓娥離去三日後,其歌聲仍繞樑不絕,這已經不是現代聲學能解釋的問題了。我們看看《列子.湯問》是怎麼講的這個故事。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未學完秦青唱歌的技巧,就以為自己完全學會了,便告辭回家。
秦青也不挽留。在城外的大路旁為他餞行,席間秦青敲起拍板,慷慨悲歌,嘹亮的歌聲振動林木,響徹雲霄,連飄動的浮雲都停了下來。
薛譚聽了,便向秦青認錯,請求回到他身邊重新學習,從此再也不敢提回家的事了。
秦青看著他的朋友說:「從前韓娥東去齊國,路上糧食吃完了,路過雍門時,就靠賣唱換取食物。她走了以後,歌聲的餘音還在棟樑上久久縈繞,三天不斷,附近的居民還以為她沒有離開。」
秦青接著說,「她又經過一家旅店,旅店裡的人侮辱她。韓娥便拖長聲音,哀哭不止,鄰裡的男女老少無不為之悲傷,相對流淚,三天吃不下東西。急忙去追趕她。韓娥回來後,又為大家放聲高歌,全鄉的男女老少無不歡天喜地鼓掌舞蹈,都忘掉了先前的悲哀。於是大家贈給她許多財物,送她離開。所以齊國雍門一帶的人至今還擅長唱歌和悲哭,就是仿效了韓娥流傳下來的聲音啊。」
選自《列子.湯問》,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未學完秦青唱歌的技巧,就以為自己完全學會了,便告辭回家。
秦青也不挽留。在城外的大路旁為他餞行,席間秦青敲起拍板,慷慨悲歌,嘹亮的歌聲振動林木,響徹雲霄,連飄動的浮雲都停了下來。
薛譚聽了,便向秦青認錯,請求回到他身邊重新學習,從此再也不敢提回家的事了。
秦青看著他的朋友說:「從前韓娥東去齊國,路上糧食吃完了,路過雍門時,就靠賣唱換取食物。她走了以後,歌聲的餘音還在棟樑上久久縈繞,三天不斷,附近的居民還以為她沒有離開。」
秦青接著說,「她又經過一家旅店,旅店裡的人侮辱她。韓娥便拖長聲音,哀哭不止,鄰裡的男女老少無不為之悲傷,相對流淚,三天吃不下東西。急忙去追趕她。韓娥回來後,又為大家放聲高歌,全鄉的男女老少無不歡天喜地鼓掌舞蹈,都忘掉了先前的悲哀。於是大家贈給她許多財物,送她離開。所以齊國雍門一帶的人至今還擅長唱歌和悲哭,就是仿效了韓娥流傳下來的聲音啊。」
選自《列子.湯問》,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