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肝」是時下最流行的健康概念之一。在西醫眼中,肝臟是身體主要儲存營養和排解毒素的器官;在中醫眼裡,肝負責疏通和宣泄全身氣血。把肝臟養好,不僅利於體內營養的積蓄和廢物的排出,也能連帶著使人的氣色變好,心情舒暢。
肝臟同時也是「沈默的器官」。肝病往往可以在人的體內潛伏數十年,沒有任何明顯症狀。等到埋藏的肝病爆發,往往已經嚴重惡化,甚至已到肝癌末期,再難治癒。
在日常生活中養護肝臟,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做到以下九點,就能輕鬆護肝、減少肝病的發生。
美國針灸藥物集團董事長、中醫師劉彥珠說,保持排便順暢是他護肝的基本要訣。
乍一聽「排便」和「護肝」關聯不大,實則不然。肝臟是身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肝臟代謝的毒素需要通過糞便來排出體內。如果不及時排便,毒素累積在腸道裡,越積越多,就會影響肝臟的排毒功能。因此,及時清空腸道、養成良好的定時排便習慣是很重要的。平日裡規律運動,多吃香蕉、木瓜等潤腸的食物,都能保持通便順暢。
「酸入肝」,多吃酸味食物能夠促進肝臟功能。(pixabay.com)
在日常飲食中養肝,是最細水長流的做法。
中醫講,酸甜苦辣鹹「五味」對應人的「五臟」,其中「酸入肝」,多吃酸味食物能夠促進肝臟功能,起到保養肝臟的作用。檸檬、山楂、食醋、酸奶等都是健康的酸味食物。酸味食物通過肝臟的代謝後變成鹼性,在人體內形成鹼性環境,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劉彥珠強調,吃酸養肝也要分時節,春天是肝氣生發的時候,再養則過猶不及,所以在春天要相對少吃酸食。
從食物的顏色角度來說,肝臟對應「青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食物。黃瓜、苦瓜、芥菜、海藻等食物,都有良好的護肝功用。
按摩穴位是簡單有效的護肝方法,以下三個穴位,可以幫助快速疏肝解鬱,以及長期的肝臟調理。
太衝穴以「泄」為主,能解決肝氣鬱結的問題。當心情抑鬱、焦躁或血壓上升的時候,都可以通過按壓太衝穴來疏通鬱結。
在腳背上拇趾和第二趾之間向上推,可以摸到一個凹陷處,按壓起來比其它地方敏感,這就是太衝穴。按摩時,可以一邊點一邊揉按,通常在5∼10分鐘後,煩躁的情緒就會變得平和舒緩,血壓也會降下來。
膻中穴也是紓解肝鬱很有效的穴位。膻中穴位於兩乳頭中間的按壓敏感處。當人在情緒氣憤、抑鬱的時候,膻中穴尤為敏感。劉彥珠說:「很多(肝氣鬱結的)人,在針灸之前我按一下他的膻中穴,病人可能眼淚就掉下來了,就說明他的氣『鬱』得太厲害了。」
膻中穴的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壓,一邊按一邊深呼吸,按壓兩分鐘,手指鬆一下,再繼續按壓。直到感覺穴位沒有那麼敏感了,就表示症狀減輕了。
劉彥珠說,結合膻中穴與太衝穴按摩,效果會更好。但因膻中穴位於胸骨的地方,按壓時要稍微輕一些。而且這兩個穴位主要是用於「疏泄」,不必經常按壓,在鬱結時按摩就足夠了。
與前面提到的兩處穴位不同,三陰交穴屬於補穴,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
三陰交穴位於內腳踝上三寸(約四並指)、脛骨內側後方的凹陷處。用大拇指揉按兩分鐘,停頓3∼5秒,再繼續揉按,一般按5∼10分鐘就可以了。因為三陰交穴是保健穴位,可以經常按摩。
無論是中藥、西藥、維生素,錯誤服用或用量不對,都可能影響肝功能。(pixabay.com)
藥畢竟是藥,不能亂吃,無論是中藥、西藥、維生素,都要在徵得醫生的同意後再服用。錯誤服用或用量不對,都可能影響肝功能,甚至造成肝細胞壞死。
紐約衛理醫院亞裔健康中心醫學主任張維健說,很多退燒藥、止痛藥都會隊肝功能造成影響。比如止痛藥Tylenol(泰諾林),服用過量可能使肝功能衰退,尤其是對於肝病病人,若泰諾林服用不當導致肝病惡化,嚴重者可能需要換肝。因此這類藥物越少吃越好。
多數西藥都會註明服用注意事項,但在服用前也需要和醫生確認,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劉彥珠說,他在看診時遇到很多年輕人,因為壓力大而偏頭痛,一看就是肝經、膽經受影響。他就讓這些年輕人回家「吃蘋果」。一段時間後,這些年輕人都感覺情況好轉很多。
因為蘋果不僅屬於酸味食物,而且含有醣類,能夠為身體補充能量、調理肝臟。蘋果中豐富的纖維質也對肝臟有好處。有些人沒什麼肝病症狀,體檢時卻發現轉氨酶增加,這常常是肝細胞受損的標誌。這種情況為了保護肝細胞,多吃蘋果也很有幫助。
劉彥珠建議,蘋果選在早晨吃比較好,利於身體吸收。
以健康舒壓方式來排解鬱結、平撫情緒。(pixabay.com)
工作、學習、婚姻、家庭,都可能造成人的壓力。長期受壓力影響,容易導致免疫力退化、血壓病、糖尿病、高膽固醇,進而影響肝、腎功能;另一方面,壓力大導致荷爾蒙不平衡,會影響肝臟排泄廢物和毒素,讓身體出狀況,造成惡性循環。
有些人喜歡吃東西舒壓,但吃的往往是甜品、薯片等高糖分、高脂肪食物,反而對肝臟負擔更大。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出自己獨特的健康舒壓方式,譬如唱歌、打球、冥想,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排解鬱結、平撫情緒,不僅利於肝臟的保護,或許也能幫助解開造成壓力的困擾。
長時間熬夜、或工作時間過長,都會消耗肝臟,使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體重增加、激素紊亂。在11點或12點前入睡,是符合自然界規律的作息方式,不僅養肝,對其它臟腑也有好處。
肝臟負責處理人體攝取的一切食物和飲料,包括酒精。然而,肝臟在一定時間內只能處理一定份量的酒精,當肝臟被迫處理過量酒精時,就會影響正常的肝功能。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破壞或改變,造成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甚至發展成肝癌。因此應避免過量飲酒,
華人是罹患肝炎的高危群體,而乙肝和丙肝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因素。肝炎病毒慢慢破壞肝細胞,造成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
然而,肝炎病毒卻可以在人體內默默潛伏數十年。張維健說,有些年輕人突然得肝病過世,因為他們從來沒體檢過,不知道自己得了肝炎病。一些孩子在出生時就被被母親傳染了肝炎病毒,卻從未做過肝功能檢查,有些人得肝炎四十多年,卻一直不知道。
好在乙肝、丙肝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很有效。在體檢時,一定要讓醫生檢查肝功能。如果未感染肝炎,但體內也沒有乙肝病毒抗體,則需要通過注射疫苗產生抗體,來預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雖然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但一旦發現,通常可以用藥物治癒。
即便成功注射乙肝疫苗,也要在十年左右後再做肝功能檢查,因為乙肝抗體可能會在十年左右消失。若在檢查時發現抗體消失,就要重新打疫苗。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曉玉)
肝臟同時也是「沈默的器官」。肝病往往可以在人的體內潛伏數十年,沒有任何明顯症狀。等到埋藏的肝病爆發,往往已經嚴重惡化,甚至已到肝癌末期,再難治癒。
在日常生活中養護肝臟,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做到以下九點,就能輕鬆護肝、減少肝病的發生。
一、按時排便
美國針灸藥物集團董事長、中醫師劉彥珠說,保持排便順暢是他護肝的基本要訣。
乍一聽「排便」和「護肝」關聯不大,實則不然。肝臟是身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肝臟代謝的毒素需要通過糞便來排出體內。如果不及時排便,毒素累積在腸道裡,越積越多,就會影響肝臟的排毒功能。因此,及時清空腸道、養成良好的定時排便習慣是很重要的。平日裡規律運動,多吃香蕉、木瓜等潤腸的食物,都能保持通便順暢。
二、多吃酸味食物、綠色食物
「酸入肝」,多吃酸味食物能夠促進肝臟功能。(pixabay.com)
在日常飲食中養肝,是最細水長流的做法。
中醫講,酸甜苦辣鹹「五味」對應人的「五臟」,其中「酸入肝」,多吃酸味食物能夠促進肝臟功能,起到保養肝臟的作用。檸檬、山楂、食醋、酸奶等都是健康的酸味食物。酸味食物通過肝臟的代謝後變成鹼性,在人體內形成鹼性環境,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劉彥珠強調,吃酸養肝也要分時節,春天是肝氣生發的時候,再養則過猶不及,所以在春天要相對少吃酸食。
從食物的顏色角度來說,肝臟對應「青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食物。黃瓜、苦瓜、芥菜、海藻等食物,都有良好的護肝功用。
三、三個穴位護肝解鬱
按摩穴位是簡單有效的護肝方法,以下三個穴位,可以幫助快速疏肝解鬱,以及長期的肝臟調理。
太衝穴
太衝穴以「泄」為主,能解決肝氣鬱結的問題。當心情抑鬱、焦躁或血壓上升的時候,都可以通過按壓太衝穴來疏通鬱結。
在腳背上拇趾和第二趾之間向上推,可以摸到一個凹陷處,按壓起來比其它地方敏感,這就是太衝穴。按摩時,可以一邊點一邊揉按,通常在5∼10分鐘後,煩躁的情緒就會變得平和舒緩,血壓也會降下來。
膻中穴
膻中穴也是紓解肝鬱很有效的穴位。膻中穴位於兩乳頭中間的按壓敏感處。當人在情緒氣憤、抑鬱的時候,膻中穴尤為敏感。劉彥珠說:「很多(肝氣鬱結的)人,在針灸之前我按一下他的膻中穴,病人可能眼淚就掉下來了,就說明他的氣『鬱』得太厲害了。」
膻中穴的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壓,一邊按一邊深呼吸,按壓兩分鐘,手指鬆一下,再繼續按壓。直到感覺穴位沒有那麼敏感了,就表示症狀減輕了。
劉彥珠說,結合膻中穴與太衝穴按摩,效果會更好。但因膻中穴位於胸骨的地方,按壓時要稍微輕一些。而且這兩個穴位主要是用於「疏泄」,不必經常按壓,在鬱結時按摩就足夠了。
三陰交穴
與前面提到的兩處穴位不同,三陰交穴屬於補穴,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
三陰交穴位於內腳踝上三寸(約四並指)、脛骨內側後方的凹陷處。用大拇指揉按兩分鐘,停頓3∼5秒,再繼續揉按,一般按5∼10分鐘就可以了。因為三陰交穴是保健穴位,可以經常按摩。
四、止痛藥、維生素不可亂吃
無論是中藥、西藥、維生素,錯誤服用或用量不對,都可能影響肝功能。(pixabay.com)
藥畢竟是藥,不能亂吃,無論是中藥、西藥、維生素,都要在徵得醫生的同意後再服用。錯誤服用或用量不對,都可能影響肝功能,甚至造成肝細胞壞死。
紐約衛理醫院亞裔健康中心醫學主任張維健說,很多退燒藥、止痛藥都會隊肝功能造成影響。比如止痛藥Tylenol(泰諾林),服用過量可能使肝功能衰退,尤其是對於肝病病人,若泰諾林服用不當導致肝病惡化,嚴重者可能需要換肝。因此這類藥物越少吃越好。
多數西藥都會註明服用注意事項,但在服用前也需要和醫生確認,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五、每天吃一個蘋果
劉彥珠說,他在看診時遇到很多年輕人,因為壓力大而偏頭痛,一看就是肝經、膽經受影響。他就讓這些年輕人回家「吃蘋果」。一段時間後,這些年輕人都感覺情況好轉很多。
因為蘋果不僅屬於酸味食物,而且含有醣類,能夠為身體補充能量、調理肝臟。蘋果中豐富的纖維質也對肝臟有好處。有些人沒什麼肝病症狀,體檢時卻發現轉氨酶增加,這常常是肝細胞受損的標誌。這種情況為了保護肝細胞,多吃蘋果也很有幫助。
劉彥珠建議,蘋果選在早晨吃比較好,利於身體吸收。
六、用健康的方式舒壓
以健康舒壓方式來排解鬱結、平撫情緒。(pixabay.com)
工作、學習、婚姻、家庭,都可能造成人的壓力。長期受壓力影響,容易導致免疫力退化、血壓病、糖尿病、高膽固醇,進而影響肝、腎功能;另一方面,壓力大導致荷爾蒙不平衡,會影響肝臟排泄廢物和毒素,讓身體出狀況,造成惡性循環。
有些人喜歡吃東西舒壓,但吃的往往是甜品、薯片等高糖分、高脂肪食物,反而對肝臟負擔更大。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出自己獨特的健康舒壓方式,譬如唱歌、打球、冥想,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排解鬱結、平撫情緒,不僅利於肝臟的保護,或許也能幫助解開造成壓力的困擾。
七、11點前上床睡覺
長時間熬夜、或工作時間過長,都會消耗肝臟,使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體重增加、激素紊亂。在11點或12點前入睡,是符合自然界規律的作息方式,不僅養肝,對其它臟腑也有好處。
八、少喝酒
肝臟負責處理人體攝取的一切食物和飲料,包括酒精。然而,肝臟在一定時間內只能處理一定份量的酒精,當肝臟被迫處理過量酒精時,就會影響正常的肝功能。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破壞或改變,造成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甚至發展成肝癌。因此應避免過量飲酒,
九、定期做肝功能檢查
華人是罹患肝炎的高危群體,而乙肝和丙肝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因素。肝炎病毒慢慢破壞肝細胞,造成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
然而,肝炎病毒卻可以在人體內默默潛伏數十年。張維健說,有些年輕人突然得肝病過世,因為他們從來沒體檢過,不知道自己得了肝炎病。一些孩子在出生時就被被母親傳染了肝炎病毒,卻從未做過肝功能檢查,有些人得肝炎四十多年,卻一直不知道。
好在乙肝、丙肝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很有效。在體檢時,一定要讓醫生檢查肝功能。如果未感染肝炎,但體內也沒有乙肝病毒抗體,則需要通過注射疫苗產生抗體,來預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雖然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但一旦發現,通常可以用藥物治癒。
即便成功注射乙肝疫苗,也要在十年左右後再做肝功能檢查,因為乙肝抗體可能會在十年左右消失。若在檢查時發現抗體消失,就要重新打疫苗。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