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公司盜竊技術又一例 誘台高管涉案

2019年01月08日中國禁聞
【新唐人2019年01月08日訊】臺灣刑事局日前破獲一起電子級化學品技術遭竊案。中國大陸電子材料大廠「江化微」,重金利誘德國「巴斯夫」在臺灣分公司的6名現任和離職的高階主管,竊取製造電子級氨水技術的機密,並轉移到中國,這項技術的市值,估計高達新台幣36億元。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總部在德國,技術獨步全球,能製造符合12吋晶圓所需的高純度硫酸、氨水等電子級化學品,再銷售給半導體大廠,如:臺積電、美光公司等。
 
而在中國的江蘇江陰,與「巴斯夫」競爭的同業「江化微電子材料公司」在高純度的清洗化學品技術上,還停留在4吋和6吋晶圓廠階段。
 
臺灣企業家高為邦:「電子級的,就是99點9999的這樣高的純度。在清洗的過程,最要緊的就是你清洗的這些酸、鹼或水,都必須是高純度的,因為奈米級的產品,如果有塵埃留在裡面,做出來成品就變成一個廢品。」
 
臺灣警方蒐證後發現,江化微公司為搶食半導體生意,計劃在江蘇鎮江市設立一家與巴斯夫同等級的電子級化學工廠,以利中國生產12吋晶圓,於是先在2017年以月薪9萬元人民幣吸收巴斯夫臺灣桃園觀音廠的56歲林姓退休廠長,再由他陸續挖角4名巴斯夫工程師,這些人與仍任職巴斯夫並負責建廠的黃姓高階主管裡應外合,透過成立紙上子公司的方式,陸續盜取巴斯夫電子級化學品的關鍵技術與製程,謀取不法利益。
 
時事評論員田園博士表示,中共盜竊技術不僅僅針對芯片等高科技產品或軍事國防用品,它的盜竊技術其實涵蓋了各個產業、各個行業和各個層級。
 
時事評論員田園博士:「這次傳出來,中共在臺灣通過商業間諜試圖盜竊巴斯夫公司的電子級化學品的這個事件,其實一點都不讓人驚奇,這就是中共盜竊西方還有其他國家知識產權和技術的一部份。」
 
去年10月和11月,警方確切掌握事證,查獲涉案6人的境外帳戶,內有江化微支付的新臺幣4200萬元款項,全案事成酬勞高達新臺幣2億元。
 
日前,警方趁5名涉案工程師跨年返臺的時候,逮捕他們和黃姓高階主管。不過,巴斯夫電子級化學品的關鍵技術與製程設計圖已交給江化微,據估計,這起洩密案恐讓巴斯夫損失8億人民幣(約36億新台幣)。
 
高為邦:「6個人就把臺灣的這一個廠整個copy,在中國那邊生產,人家付你台幣2億,這個價值可能是36億,付你百分之5的錢就獲得這個技術,這個就是一直被美國詬病,中國的崛起是靠這種很不道德而且是非法的竊取行為而得到的。」
 
桃園地檢署認為這6個人涉嫌違反《營業祕密法》,予以起訴,其中5人已被收押禁見。
 
田園博士指出,臺灣政府用營業祕密法起訴這些涉嫌為中共充當經濟間諜的人,這個力度遠遠不夠。他說,臺灣有很多行業的技術相當高超,中共對這個垂涎已久。他以臺積電為例說,如果臺積電最先進的技術被盜走,除了對臺灣的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也會危害國家安全。
 
田園博士:「它可以用台積電的技術去製造間諜衛星,監控臺灣的一舉一動,監聽臺灣的各種各樣通信,共軍的各種各樣的裝備給它升級,壓倒臺灣的軍事裝備,對於臺灣的打擊都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臺灣企業家高為邦也指出,臺灣這次破獲的這個案件,其實只是九牛一毛,這種事情可能每天都在發生。
 
高為邦:「我們有那麼多的技術人員,我們有70多萬的,中間有大概50多萬的技術人員在中國嘛。中國為什麼要高薪挖臺灣的技術人員,當然就是因為你擁有一些技術,而這個技術是長期的研發而成功的。」
 
高為邦表示,能夠破獲案件,當然是件好事,但臺灣政府還是應該想想,怎樣阻止這種事情再度發生。
 
採訪/陳漢 編輯/陳潔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