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手唐太宗李世民與唐朝射禮

2019年02月27日文化漫步
作為千古一帝,文武全才、智慧超群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僅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其在位二十三年,打造了輝映古今的「貞觀之治」:國政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武功興盛;文化藝術、詩詞歌賦璀璨輝煌;世人仰慕,萬國來朝。可以說,唐帝國乃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富強繁榮的國家。
或許是唐太宗有太多可書寫的地方,其高超的箭術並不為太多人所知。史載,受父親影響,李世民自幼喜好射箭,「自謂能盡其妙」。由於他臂力驚人,一般的弓矢滿足不了他的要求,所以他讓人特意打造了四羽大號白色長箭,比普通的箭長一扶(註:「扶」為古代長度計算單位,一扶相當於正常成人四指並列的寬度)。據說,這四支號為「大白羽」的箭的力道能射穿幾寸厚的實心門板。

沙場征戰 李世民神箭發威

在一些民間演義中,為了突出其他英雄好漢救主的事蹟,李世民的武功常常被弱化,但事實上,李世民手中的神箭,威力巨大。
據《酉陽雜俎》記載,一次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一起去偵察敵情,結果碰到王世充的猛將單雄信。武功高強的單雄信驅動方天畫戟殺了過來。這柄方天畫戟的杆是用單雄信從小種下的一棵棗樹杆製成的,長一丈七尺(大約五米多),要用兩隻手才能握合,僅槊刃就達七十斤之重,號為「寒骨白」。面對如此武器和猛將,李世民挽弓搭箭,遠遠地向單雄信射去,正中方天畫戟的刃心。
在一些民間演義中,為了突出其他英雄好漢救主的事蹟,李世民的武功常常被弱化,但事實上,李世民手中的神箭,威力巨大。(曹醉夢繪圖/大紀元)
隨後,單雄信與舞槊(類似長矛)的尉遲敬德戰到一處,兩家兵器相撞,已中過一箭的方天畫戟質地變脆,竟然讓尉遲敬德生生給弄折了。折了兵刃的單雄信被尉遲敬德挑於馬下。李世民跟尉遲敬德虎口脫險,順利回營。
還有一次在與竇建德的作戰中,李世民為引誘竇建德的大軍進入埋伏圈,親自率少量隨從到其大營外叫陣,只見他「親挾弓,令敬德執槊」。起初,竇建德的軍隊並未在意,李世民於是大聲喊:「 我,大唐秦王也,誰敢出來跟我單挑?」話音剛落,一支利箭已經射出,竇建德軍中的一名將領應聲斃命。
很快,五六千騎兵從竇建德的營帳中殺出,向李世民等衝過來。李世民讓隨從先走,他和尉遲敬德殿後。二人「按轡徐行」,敵軍稍微靠近,李世民張弓就是一箭,殺一個;剩下的人嚇得不敢再追,可是隨後止而復追;稍稍靠近,又是一箭,又死一人;追得再近一點的,立刻有尉遲敬德的槊迎敵。在殺死數十人後,終於將敵軍引入埋伏圈,唐軍大獲全勝。李世民的英勇善戰可見一斑。
事實上,沙場征戰,李世民多次遭遇類似險情,但均化險為夷。比如在攻打宋金剛之戰時,就遭遇敵軍圍攻,剛從睡夢中驚醒的李世民臨危不懼,也是一箭射死敵軍將領而成功脫逃。
不過,李世民並非逞匹夫之勇,他善於發揮自己神箭力道大、距離遠、精確度高的威力,遠遠地就將對方幹掉。如果敵軍到了身邊,則有貼身護衛尉遲敬德。李世民曾說:「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李世民高超的箭法源於家傳。他的父親李淵善射,經常在戰場上以箭法折服對手,幾乎是箭不虛發。據說他的夫人竇皇後就是靠自己的箭術贏來的。

親自指點禁軍箭術

626年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太宗皇帝。即位剛一個月,他就駕臨顯德殿,對禁軍訓話:「戎狄侵盜,自古有之,患在邊境少安,則人主逸游忘戰,是以寇來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築苑,專習弓矢,居閒無事,則為汝師,突厥入寇,則為汝將,庶幾中國之民可以少安乎!」唐太宗的核心意思是鼓勵禁軍們專心練習箭術,提高技能,以備將來保家衛國之用。
唐太宗還表示,自己如果有空閒時間,一定會親自去教授他們箭術。禁軍們聽後都非常高興。唐太宗果然說到做到,利用閒暇時間,每天召集數百名士兵在顯德殿前的空地上練箭術。他不僅親自講授射箭的技巧,而且還對眾將士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定,凡射中靶心較多者,便會賞賜給他們弓、刀、帛等物,同時也會將他們長官的考績列為上等。如此一來,禁軍們更加努力地習練。
明 戴進《試射》。(公有領域)
不過,大臣們認為唐太宗在宮殿中教授士兵射箭這種事,具有很大的風險性,便進諫道:「陛下親在其間,萬一有狂夫竊發,出於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唐太宗卻不以為意,認為大臣們多慮了,他說道:「凡我大唐國中的百姓,均是對朕赤膽忠心的子民,朕今日跟他們推心置腹、互無猜忌,將士們感激之餘,怎麼會對朕心生猜忌、謀害之心呢?」(原文:「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禁軍們聽說後非常感動,更加賣力習練,僅用了幾年時間,便全部變成射術嫻熟、無往不勝的精銳將卒。後來還發生了有人策劃謀反但卻無人響應,反而將其告發的事情。

唐太宗與唐代射禮

源自上古時期的射禮,是一項古老的禮制活動。大家按照規程奏樂、射箭、飲酒、賞罰,以此來激勵人們居安思危,不忘武備。唐朝開國之後,全社會習武風氣濃厚,加之唐高祖、唐太宗都是神箭手,所以朝廷也非常重視射禮。平時不定期舉行,但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必定要「賜群臣大射」,規模最大的當屬九月九日重陽節的射禮。唐《通典》卷七七《軍禮‧天子諸侯大射鄉射》作:「大唐之制,(中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賜百僚射。」
唐高祖時舉行過兩次大射禮。唐太宗時,射禮進入了高峰期,而且從貞觀五年(631)起,大射禮呈現出常態化,即連續堅持於每年三月、九月進行射禮。這樣的堅持,有唐一朝只見於唐太宗時期,足見唐太宗對射禮的重視。
清朝《欽定大清會典圖》插圖。(公有領域)
根據唐太宗時期編纂的《貞觀禮》,唐禮在北周、隋禮的基礎上增加多達二十九條,其中軍禮增加的有「天子大射、合朔陳五兵於太社、農隙講武」三項。關於大射禮,《周禮》記載:「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這裡的「侯」指的是箭靶,當時的箭靶不是現在那種一圈一圈的圓形靶,而是用各種動物皮毛做的。等級不同,用的動物也不一樣。唐朝的規定是皇帝射箭用的靶子是熊皮。
貞觀年間大射禮主要在武德殿前、儀鳳殿前、觀德殿前、玄武門前等處舉行。皇帝要站在殿前正中的位置射箭,在其西面則是陪射的大臣們的位置,而東邊階下陳設賞物,用來賞賜射術高超的大臣,西邊階下則設置罰酒的器具。
射禮程序分為:準備階段、宴會階段、射禮進行階段及賞罰階段。比如在九月九日這一天,唐朝皇帝穿著特製的禮服,先舉行儀式接受大臣們的覲見,然後帶著大家來到射禮舉行的地方。樂工奏樂,行酒兩遍。一位侍中奏稱:「有司謹具,請射。」就是一切都準備好了,請開始射禮。另一位侍中趨近聽皇帝的回答,聽完後宣布「制曰可」,就是說可以開始了。
首先開始射箭的是皇帝。皇帝的近身侍衛進呈天子的弓箭。樂隊奏樂,當演奏到樂曲《騶虞》第五節時,皇帝開始拉弓,他發出的第一箭與樂曲的第六節相應,第二箭與第七節相應,這樣連發四箭,奏樂奏到第九節,音樂和射箭同時停止。皇帝射完後,貼身侍衛要去查看射箭成績。如果中了靶心,就說「此箭獲」;箭射得靠下了,就說「此箭留」;射得靠上了,就說「此箭揚」等等。
皇帝親射後,接下來則為「侍射者」射。《開元禮》此處記載雲:「其射人多少,臨時聽進止,若九品以上俱蒙賜射,則六品以下後日引射,所司監之。」顯然,「侍射者」皆由臣子組成,且不分文武。品級從九品起。若想成為「侍射者」,需有皇帝的恩賜。六品以下官員在皇帝親射之日沒有資格成為「侍射者」。即使他們獲得賜射,也需要在後日由六品官員引射。
唐代射禮主要集中於前期,自玄宗朝天寶年間起便銷聲匿跡,原因在於射禮早已不復唐代前期的禮儀性及嚴肅性,更多的則是充滿遊戲性質的活動而已。

由良弓感悟政務

《貞觀政要》卷一《論政體》開篇就講到,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朕從小就喜歡弓箭,得到十多具良弓,自以為沒有更好的了。最近拿出來給弓匠看,弓匠說:『都不是好材料。』朕詢問緣故,弓匠說:『木心不直,所以紋理全都斜了,弓力雖強,但射出去的箭卻飛不直。朕才明白以前自己都沒有搞懂。朕以弓箭平定天下,都沒能真正明白,何況天下的事務呢,哪兒能夠全懂啊。」於是諭令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輪流在中書省值夜班,太宗還多次召見他們,告訴他們在外巡訪時,務必要了解民間疾苦和政令的得失。
唐太宗能通過與弓匠的對話而聯想到政務,不愧是一代明君。@*#
參考資料: 1.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紀八》 2. 《唐會要》卷三七《五禮篇目》 3. 《貞觀政要》 4. 《舊唐書》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