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國一對夫婦出版《靈魂轉生:一位二戰飛行員的前世今生》,記述兒子詹姆斯·萊寧傑從兩歲起,一再提起他的前生事,經過專家多方驗證,確認他即1945年被日本軍機擊落太平洋的詹姆斯·休斯頓。在現代科學發達的美國,對於生命輪迴,人們多數持否定或存疑態度,詹姆斯的故事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話題。
在中國古籍中,這類故事不勝枚舉。清朝《虞初新志》的《再來詩讖記》記述主人翁精勤治學,著書立說,卻時運不濟,未獲功名,默默授徒,心情鬱悶而終,未料來生卻因而大放異彩,輝煌騰達。情節玄妙,引人入勝。今稍作刪節,文字淺白化,分享如下。
明朝弘治年間,在閩地侯官縣,有位老儒博學善文,卻屢試落榜,性情古板耿介,生活貧困,其獨子因非讀書料而務農。老儒鬱鬱寡歡,享年七十,臨終前,取出生平著作,題詩於後,囑其妻妥善收藏。門生四五人湊錢辦喪事,其一富有門生時時回來周濟老儒之子。
天縱英才 賀客祝壽不絕
嘉靖年間,江南某公自幼聰慧靈敏,十五歲考中舉人,十六歲中進士,從翰林院短期見習性質的庶吉士做起,不出五年,就出任閩地主考官,舉才公正清明,文思敏捷,為文一氣呵成,佳作傳誦閩地。逢九月十五誕辰日,相關單位莫不備酒為其祝壽,盛況空前。眾人豔羨,視其為神仙中人,即使達官貴人也自歎弗如,咸認其傑出罕見。
因賀客盈門,到傍晚公已酩酊大醉,而訪客仍絡繹不絕,只好躱進船艙酣睡,酒醒已是半夜時分,而盈月照耀,宛如白晝。環顧岸崖,一時興起,換裝並呼一童僕伴隨,漫步於月光下,不覺走了好幾裡路,所見山川林壑,彷彿舊遊,頗為訝異。
酒醒漫步 遇老婦祭亡夫
忽聞哀痛哭聲由村內傳出,令人淒然心動,尋聲而去,來到偏僻小村落簡陋茅屋前,令童僕推門入內視察。但見約八十齡白髮老婦點燃紙燈,以野蔬麥粥,涕泣祭拜,言辭悲惋。公作揖問老婦,夫人為誰如此悲傷?
老婦請公坐一破繩床上,哭曰,本打算白天祭亡夫,兒子出遠門遲遲未歸,料是不回來了,不得已只好夜祭,卻又找不著杯酒,感傷不已,以至違反不夜哭之戒。公曰,賢夫為何人?去世多久?既然未備好祭品,何不等到天亮?
老婦曰,夫為侯官縣老儒,才豐命薄,於弘治某某年去世,今天是忌日。過去伉儷情深,等不及天亮,即使沒有椒酒,也不忍不祭。公大吃一驚,亡者的忌日正好是自己的生日,而以歲數計之,正好是二十一。公見老婦容貎憔悴,而吐詞溫雅,有儒家風,感到既驚且憐,因而問曰,賢夫既是碩儒,著述必豐,若有遺留者,可得見乎?
老婦流淚點頭,沉思後曰,妾事奉先夫五十年,見其精勤好學,寒暑不輟,家中清貧,而著述頗豐,自成一家。六十以後,夫每取而讀之,感歎淚流不已。逝前一月,忽點火誓將焚之,繼而展玩再三,徘徊不忍,囑妾將其收藏於棺中,以為陪葬,夫言罷欷歔不已。
山陰書箑圖
臨終當晚,夫再取而觀之,並題詩其後,語妾曰,妥善收藏,來日當有識者。繼而笑曰,文義高深,恐非吾再來,安能識得其中神妙?吾生平無愧怍,死後當乘願再來,大興吾宗,令天下寒儒揚眉吐氣!說罷,大笑而絕。迄今二十年,唯有門生數人抄而讀之,再也無人問津。
陰錯陽差 隔世夫妻重逢
公急索取而觀之,驚見開卷首篇即自己中舉之作,又從頭到尾一字不差,更為驚訝。細加翻閱,則自應試秀才,直到廷試、館選,乃至閩闈任主考官,一切文墨皆在其中。最後一詩乃臨終絕筆:「拙守窮廬七十春,重來不複老儒身。煩君盡展生平志,還向遺編悟夙因。」公讀之,恍然大悟,點首浩歎。
公仰視破屋頹垣,彷如故居,因而問老婦,賢夫從前的臥榻而今安在?老婦點燈引公入內,則是布滿塵土的破舊竹席與被褥,老婦擁著破席,臥草墊中。公對之嘆息淚下。老婦訝異道,公君子,對著貧居而飲泣,難道與先夫有師友淵源?公曰,非也。賢夫所謂再來人,即我是也。今日之會,豈非天意?
老婦曰,先夫之亡,令妾柔腸寸斷,因聞夫再來之語,於是私下啃夫之屍股,刺指以血塗之,以便將來驗證,君子有此特徵乎?公解靴露出大腿,齒痕宛然,作血紅色。老婦大哭,公亦悲不自勝。
乘願再來 大興前生之門
公安慰老婦,夫人請勿憂傷,賢夫讀書七十年,至老都未獲報償,而由我來受償。吾今生之安逸,即為賢夫辛勞所饋贈。未知宿世前因,本以為年少獲榮竉,皆出於僥倖。吾當大興前生之門,以酬夙願,使天下老儒俱感振奮,而不只為夫人溫飽打算。老婦收淚而謝。
公又問,令子呢?老婦曰,先夫歿後,妾母子無以為生,所幸幾位門生,仍遵古禮,每當忌日,必來祭拜周濟。今日因某生剛中舉,無暇親至,而令兒子去他那兒,不知何以至今未回來?公問某生姓名,原來是這科某公選中的解元(註:中舉的榜首)某某,其餘四五人也都是登科新貴,公又慨然不已。
天漸亮,老婦之子終於到來,身後有僕役背負酒米錢物跟從。其子頭髮蓬亂,身著布衣,一副莊稼漢模樣。老婦命其與公相見,問他何以歸遲,兒子回答,某某解元因主考官壽誕,率領同榜及第者同來舉杯慶賀,可是前往官署和碼頭兩地都沒見著,他等候主考老師,而我則等候他,所以回來晚了。公問了一下,知道背米者是某某解元的僕役,於是叫他回去稟告主人,速來此相會,僕役飛奔而去。
二世師生 殊勝不可思議
老婦告訴兒子其父今生再來的緣由,其子欲以父禮相待。公曰,不可!此乃隔世之事。不久,某某解元及同榜數人到來,聽公解說後,皆頓首曰,兩世師生,古所未聞也!不多久,縣令來,過不久,太守至。公對眾官員講述轉生之事,大家無不愕然稱奇。
公於是領著大家祭拜老儒之墓,追加封號。集合親族,皆予饋贈,對有恩老婦母子者加倍酬謝。為老婦兒子買田宅奴婢,贈予無數錢財。上自省級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下至公所錄取之士,皆有所饋贈。老婦母子成為富人,公又為其子娶媳婦。數日間,此事傳遍閩地,自江以南,廣傳為美談。老生宿儒聞之,有泣下者。
公以歸期急,不能久留,辭老婦母子而去,終其身往返不絕。後其子生子女各五,某解元者為他們安排婚姻。五子讀書,其中三人考中進士,最少者也能以鄉貢(註:由州縣推薦參加科考)起家,功名利祿綿綿不絕,成為閩中豪門貴族。@*#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